法院審理超期
㈠ 行政訴訟法院審理超期,已經快六個月了就是不判,了解也沒有向上級法院申請延期,我該怎麼辦謝謝!
1、你的情形確實屬於超過審查期限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專十七條人民法屬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但是你沒什麼法定的救濟途徑了。
3、現在你能做的就是把這個案子的詳細情況寫成書面形式,分別給該院院長和上級法院寄去,請求他們幫你督促下。
㈡ 法院審理民事訴訟案件超過時間限制該怎麼辦啊
法院審理民事訴訟案件超過時間限制的,可以向原審法院、上級法院、檢察院投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 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主要有以下來源:
(一)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訴的;
(二)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轉辦的;
(三)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
(四)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的。
(2)法院審理超期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 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在時效期間內或者時效期間屆滿後,
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償請求的,時效期間為九十日,自追償請求人解決原賠償請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對其本人提起訴訟的法院的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條 有關海上拖航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有關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理算結束之日起計算。
㈢ 法院超出審理期限怎麼辦
法院在規定的限期沒有審結案件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反映:
1、向同級檢察院反回映。
2、向本法答院監察室反映。
3、向上級法院反映。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第八十四條:因過失導致所辦案件嚴重超出規定辦理期限,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3)法院審理超期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㈣ 法院超期不判決和處理怎麼辦
這要看具體情況,抄一般來說,法院審理的案件,要在六個月內審結,但是,如果案子特別復雜,還是可以延期的,無故延期就是違法了,可以向其上級法院紀檢部門或者檢察院投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誰
㈤ 二審法院超期也沒有審理完案件,我該怎麼辦
二審法院超期也沒有審理完案件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沒有公告、鑒定等特殊情回況可以扣除審理期限的話,答就是案件承辦法官拖延辦案,當事人可以向該院監察室反映,要求盡快結案,並對案件承辦法官予以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審判人員故意拖延移送案件材料,或者接受委託送達後,故意拖延不予送達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㈥ 民事起訴審理期限超期
對於民事訴來訟審理期限,民自訴法有相應的規定,超期未審結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投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㈦ 法院超期不下判決書是否屬於違法
是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條 第三款 【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7)法院審理超期擴展閱讀
行政判決書有:第一審程序的行政判決書,第二審程序的行政判決書和再審程序的行政判決書等幾種類型。關於行政判決書的寫作是法律寫作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應用寫作的研究內容之一。
1、一審判決書
第一審程序的行政判決書是指第一審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後,按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程序審理終結,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參照行政規章,就案件實體問題作出的書面處理決定。
2、二審判決書
第二審行政判決書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的行政案件,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終結,就實體問題依法作出書面處理決定製作的法律文書。
3、再審判決書
再審程序的行政判決書,是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發現違反法律、法規的的規定,經依法在身終結,就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處理的書面決定。再審行政判決書,由首部、事實、理由、判決結果和結尾組成。
㈧ 法院審理刑事案件超期咋辦咋不告訴我
根據《最高人來民法院關源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八條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公訴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刑事自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
㈨ 法院超期不判決怎麼辦
當前,法院超過審理時限仍然不出判決已經成為常態化。由於法院案件數量逐漸上升,法院超期結案非常常見,而部分人為因素的影響,更是加重了這種現象的發生。
就筆者所辦理的案件,也經常遭遇法院超過時限遲遲不出判決的情況,超期審理不但浪費了當事人的精力,還給其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而律師在此事中往往也只能經常跟法官溝通,督促盡快結案,給其正常工作帶來困擾。那就「法院超過時限不出判決」這個問題,相關法律又是如何規定,以及當遭遇「法院超過時限不出判決」時應當怎麼處理?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普通程序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再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但對於再延長多少期限《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最高院2000年9月22日下發的《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對審理期限則作出了更具體的規定,其第二條: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同時,最高院於2009年12月31日印發實施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第八十四條: 因過失導致所辦案件嚴重超出規定辦理期限,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但是這些規定的出台並沒有很好的限制這種現象的發生。
按照通常的救濟渠道,法院在規定的限期沒有審結案件,通常首先選擇和法院溝通解決,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口頭或書面,溝通無效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反映:1、向同級檢察院反映。2、向本法院監察室反映。3、向上級法院反映。4、撥打12368熱線留言投訴,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全國法院系統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
㈩ 有事去法院上訴,請問下法院超期怎麼辦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度,也就是說,一般的案件(特別程序除外)一個版案件經過兩級法院權審判,就發生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實行一審終審,財產糾紛案件是看你起訴的一審法院是什麼法院,基層法院的話上訴就到中級法院,一審法院是中級法院的話上訴審理案件就是高級法院,同理,一審高級二審就是最高院,因此,最高上訴法院為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