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離婚後孩子怎麼判

法院判離婚後孩子怎麼判

發布時間: 2020-12-26 04:07:47

㈠ 如果離婚了,法院會怎麼判孩子給誰

主要還是徵求孩子的意願 但是離婚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心裏面的創傷 能不離婚盡量不要離

㈡ 孩子才幾個月,如果離婚法院一般會怎麼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條:"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第2條:"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第3條:"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第4條:"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你小孩子才幾個月,如果你們離婚時夫妻雙方協商一致,約定孩子隨你共同生活,是可以被准許的,但如果都搶孩子,協商不成,一般是判給母親的,除非有規定上的例外情形. 孩子不滿一周歲,男方不能提起離婚訴訟,女方要離婚的話是可以的.女方起訴,男方不想離,就要看女方能否提供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證據,(參考婚姻法第32條),如果符合婚姻法32條的規定,法院能夠認定夫妻感情已經破裂,那麼會判離婚.如果證據不是很充分,那麼法院從社會穩定的角度考慮,可以判決不準離婚.調解也同樣可以從離和不離兩個方面進行調解,只要雙方能達成一致,調解離婚也可以,調解不離婚也可以. 如果男方把孩子帶走,法院判了也不給女方,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法院雖然不能以孩子為執行標的來執行孩子,但可以對你拒不履行的行為進行處罰,處罰的方式可以是罰款、拘留,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話,也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即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罪。

㈢ 法院判離婚孩子一般怎麼判

孩子的年抄齡以及目前跟隨哪方共同生襲活,對撫養權的歸屬具有較大的影響。具體來說:(1) 兩周歲以下孩子的撫養權,一般都是歸母親的;(2) 兩周歲到八周歲孩子的撫養權,法院主要參考平時誰照顧孩子更多,目前隨哪方共同生活,其次看雙方的經濟條件,最後看雙方學歷、戶口等其他因素綜合做出判斷;(3)八周歲以上的孩子撫養權歸屬主要看孩子的意見,孩子表明願意跟誰共同生活,法院一般就會將撫養權判給誰。需要注意的是,在北京地區,對於六周歲以上的孩子,法院在判決撫養權歸屬時,也會參考孩子的意見。

㈣ 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一般法院如何判

1.婚姻法第抄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2.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3.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4.婚姻法第38條第3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利。
5.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5條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㈤ 離婚房子和孩子怎麼判

按你說的情況,對於子女的撫養,法院會根據當事人的情況和法律規定進行判決專的;對於安置房屬,如果安置房是在男方名下的話,而女方沒有加名字的,這套安置房就屬於男方的,離婚時,就可以夫妻共同出的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要求分割。

㈥ 離婚後孩子一般怎麼判

夫妻離婚後,孩子會判給誰並沒有硬性規定。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很小,會判給女方,但也不一定。總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6)法院判離婚後孩子怎麼判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㈦ 離婚孩子如何判決

在哺乳期之內的孩子由母親撫養;哺乳期後的子女撫養權由父母雙方協議,達不成協議的由法院判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7)法院判離婚後孩子怎麼判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22 發布:2025-08-23 21:35:57 瀏覽:317
法治法治先鋒 發布:2025-08-23 21:23:19 瀏覽: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2015 發布:2025-08-23 21:18:45 瀏覽:359
濟民法師圖片 發布:2025-08-23 21:05:56 瀏覽:166
道德與法治強奸 發布:2025-08-23 20:40:49 瀏覽:957
合同法的解釋第16條 發布:2025-08-23 20:37:05 瀏覽:71
合同法違法分包獲利 發布:2025-08-23 20:36:31 瀏覽: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20:36:29 瀏覽:432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旅行中如果應按照 發布:2025-08-23 20:36:28 瀏覽:795
色達縣司法局 發布:2025-08-23 20:20:46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