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道德的書
法官職業道德 法官是社會正義的化身,是人民平安、國家穩定的守護神,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關口,「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法官是唯一僅存的介於人與神之間的職業」。法官是多麼庄嚴而神聖,但你可知道,法官的庄嚴和神聖是以法官的良好職業道德為保障的。正如一位學者所言:「雖有完美的保障審判獨立之制度,有徹底的法學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誘,物慾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則反而以其法學知識為其作姦犯科之工具,有如為虎傅翼,助紂為虐,是以法學修養雖為切要,而品格修養尤為重要」。
為了提高法官的素質,約束法官的言行,最高法院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公正、廉潔、文明、忠誠、獨立、嚴謹、勤奮等等,也就成為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但在日漸浮躁和功利化的當今社會里,面對滿目奢華,面對種種誘惑,要做到這些亦不容易。作為一名法官,經常會遇到阻力和壓力,還會面臨各種「盛情」的侵襲。在財情面前能否清心寡慾,在色情面前能否坐懷不亂,在人情面前能否公私分明,在友情面前能否大義滅親,往往是對法官最為嚴峻的考驗。在法官群體中,有象王永強、姚小紅、焦玫瑰等少數人,面對誘惑,喪失了自己起碼的警惕和做人的原則,物慾層層加砝,貪婪得寸進尺,最後走入罪惡的深淵。而更多的是象譚彥、羅東川、廖威、孫即華、劉茂峰等人,他們面對誘惑,時刻把握好心中的那道防線,甘於清貧,耐得寂寞,超然物外,一塵不染,他們才是當代法官的典範和代表。
做一名法官應具有堅定的法律信仰。信仰是一種力量,正因為有信仰,屈原把社稷、蒼生化作汩羅江邊的千古絕唱;正因為有信仰,岳飛把「精忠報國」的信念常常刻進歷史的肩膀。在這喧囂的時代,我們經受著各種腐朽文化思想和不正之風的沖擊,金錢象個「寵兒」游盪在我們周圍,它可以買走飛機、大廈,也可以買走貪圖私利和安於享樂者的靈魂,但它買不走的是一種精神和責任。作為法官,正是因為有對法律的信仰,才能時刻保持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正象青年法官宋魚水所講:在危險面前,我不是天生的無所畏懼,而是我有追求正義的信仰,這種信仰給了我勇氣和戰勝邪惡的信心。
做一名法官應耐得寂寞和孤獨。法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面對滿目奢華,難免不受誘惑,這是人之常情,本無可厚非。但是你既然選擇了法官,就是選擇了責任和使命,選擇了神聖和崇高,這要求法官應遠離喧鬧的人群,遠離鮮花和掌聲,遠離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清心寡慾,心如止水,不為官職所誘,不為榮譽所迷,不為金錢所惑,不為威脅所屈,堂堂正正辦鐵案,清清白白當法官。閑遐時,望望天,看看雲,聽聽松濤,享受一份恬然忘我;或讀讀書,寫寫文章,思考些問題,靜心探尋司法和人生的真諦¨¨¨。正如那首歌,「為了理想,我寧願忍受寂寞,飲進那份孤獨。」
做一名法官還應淡泊名利和物慾。「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種淡泊是克制自身慾望,將自己全部熱血投入工作中的淡泊和不被世俗所干擾的坦然面對時事的淡泊。喧囂的時代對我們既是一種恩賜,更是一種考驗。在誘惑面前,特別是金錢和美色面前,有些人輕易的被打倒了,打倒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自己,是他們的非分之想和貪婪之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面對繁雜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凈化自己的心靈,盡可能排除靈魂中自私的成分,消除非分的慾望,讓自己活的更加晶瑩、灑脫,只有讓報警鍾時刻敲響在心坎里,才能仰不愧於黨,俯不愧於人民。
最高法院祝銘山副院長在領到頒發的一級大法官證書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法官是一項特殊的神聖職業,它需要忠誠,拒絕見異思遷;需要奉獻,拒絕沽名釣譽;需要勤奮,拒絕虛華浮躁;需要進取,拒絕墨守成規;需要勇氣,拒絕怯懦畏縮。要成為真正合格的法官——人民利益的守護神,必須付出長期的乃至終生的不懈努力和代價」。法官,為了這個庄嚴和神聖的名字,讓我們拒絕蒙蔽和誘惑,固守清廉和淡泊,甘耐孤獨和寂寞,用自己的一生鍾情於這個事業。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感悟奮斗,用火熱的情,去揮灑拼搏,用高昂的鬥志,去塑造法官的職業道德吧!
B. 淺談如何加強基層法官的職業道德建設
2007年年末,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代表和大法官、大檢察官座談會代表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明確了新時期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的政治方向和職責要求。特別是「三個至上」的科學論斷,高屋建瓴、寓意深刻,澄清了當前政法戰線思想意識領域中的一些錯誤認識,已成為各級司法機關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的指導思想。結合工作實際,筆者認為基層法院法官要做「三個至上」的實踐者,必須具有六種職業品格。 一、對黨忠誠。司法權是執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工作性質決定了擔負眾多糾紛處理職責的基層法官必須對黨忠誠,維護黨的權威和執政地位。 一是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法官講中立,只能講裁判中立,而不能在政治上中立,一個法官如果沒有正確的信仰,那麼在裁判上也沒有正確的尺度,司法活動階級性的本質特徵也就無法體現。 二是要服務黨和國家的大局,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捍衛者。一些法官總是認為法官只能服從法律,服務大局與嚴格執法相沖撞,簡單辦案、機械辦案、孤立辦案,案結事不了,工作被動,群眾不滿意,黨委、上級政府、單位領導不滿意。實踐告訴我們,基層法官只有把嚴格依法辦案統一到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的整體要求上來,司法工作才有強大的權威性和生命力。 三是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穿到司法活動中。中國共產黨沒有特殊的利益,其利益是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相一致的,黨制定的路線和方針政策也是人民意志的體現,雖然有些政策沒有通過法律的形式反映出來,但是司法活動也必須堅決參照執行。 二、情系民生。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是法院工作的風向標。人民群眾的評判是檢驗法院工作的重要標准,改善民生,化解民憂是法院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標。作為與人民群眾相處最前沿的基層法院法官,一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樹立正確的群眾利益觀。二是必須創新司法為民舉措,在方便當事人訴訟上下功夫,讓當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的高效便捷。三是必須確保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線,這是法院工作內在要求,也只有通過司法活動,弘揚了正氣,懲治了邪惡,法律的權威才能樹立,人民群眾運用法律武器解決矛盾的意識才能增強。四是必須真正做到案結事了,當前,價值觀念多元化和司法裁判一元化的沖突,直接影響了人民群眾對法院裁判的判斷。這就要求基層法官面對大量的社會矛盾時,不僅需要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需要嫻熟的司法技巧和化解糾紛的能力,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促進社會和諧。 三、篤信法律。「風可進,雨可進,皇帝不能進。」一句古老的法諺,很好地闡釋了人們對法律的敬仰。法官被人們比喻成會說話的法律、正義的化身,更應做做法律虔誠的信徒。當前,在少數地方,權大於法、肆意踐踏法律現象屢見不鮮,我們基層法官更應肩負起弘揚法治的歷史使命。 一是要始終不一地堅定對法律的信仰。當權力與法律相沖突時,權力應讓位於法律,當道德風俗與法律相悖時,應以法律為准,當法律無明文規定時,不得違反法律精神。 二是要肩負起培養民眾法律信仰的責任。當社會民眾對法律失去信仰後,這個社會將會處在崩潰的邊緣,同時,法律失去了人們對它的信仰,法律也就失去了依託。只有當我們這些職業法律人在執行法律過程中讓民眾感受到法律的權威和法律的作用時,人們對法律的信仰才會逐漸培養起來,我們的社會才會得到長久的安寧。 三是要正確地實施法律。法律能否經常得到公正的執行,是人們是否信仰法律的重要因素。法官作為重要的法律實施者,應在正確理解法律精神的基礎上,自覺維護司法公正,確保裁判尺度的統一,讓人們對法律責任有明確的預期。正如培根所講「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比多次不平舉動為禍尤烈,不平舉動只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卻把水源敗壞了。」可見,裁判不公對人們法律信仰是致命的打擊。 四、正直善良。法官的良心是法官辦案最基本的標尺,正直善良是法官最基本的品行,因為法官是正義的化身和體現。一個正義的法官是決不會做出任何不公平的事。 一是必須做到心智純正,心正才人正。作為一名基層法官,要從思想深處弄清「為誰當官,為誰審判,為誰掌權」這個基本道理,潔身自好,不為名利所累,不為權利所縛,不為私慾所動,努力維護好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二是必須做到愛憎分明,沒有愛憎分明,就沒有正義感。只有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才能使善良的人得到保護,邪惡的人受到懲罰,才能為人民群眾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評判標准。 三是必須做到愛崗敬業。法官的責任是與他對社會的作用聯系在一起的,責任越重,他對社會的作用越大。法官所辦每一件案件的處理結果,都可能成為人們今後遵循的行為規范,可見法官的社會責任之重大。 五、甘於寂寞。甘於寂寞是法官真正做到行使正義和公平、固守良知的重要保障。一名優秀的法官,只具有較強的政治素質和高超的業務能力是不夠的,是否耐得寂寞對一位法官而言極其重要。 一是寂寞使人廉潔。如果不能耐住孤獨和寂寞,任憑靈魂流浪慾海之中,沉迷於燈紅酒綠,必然財迷心竅,利令智昏,腐化墮落,玷污了法律的尊嚴和法官這一稱號的神聖。 二是寂寞使人專注。面對紛紜雜沓的紅塵世界,一名法官只有甘於寂寞,讓浮噪的心情平靜下來,不為外來干擾所動,才能專注於法律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三是寂寞使人公正。正義必須來源於信任,不安分的「外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法官的裁判。當人們根據存在偏袒的現實可能性而認為「法官偏袒」時,信任即遭到破壞,公正受到懷疑。所以法官在現實生活中,必須做到慎言、慎行、慎交,遠離喧嘩,遠離塵囂,做一個公正而又可信的寂寞人。 六、守廉克欲。「公生明,廉生威」。守廉克欲不僅是《法官法》對法官的基本要求,更是守住公正底線的重要保障。基層法官每天都要接觸到大量糾紛,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各種糖衣炮彈的侵襲,不少法官沒有經受起金錢、美色、人情的考驗,被不良用心者成功俘虜,走向沉淪,成為階下囚,其教訓深刻,發人深省,人民法院的形象也屢次受到重創。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因此,要樹立法官是廉潔自律的主體意識,法官自身廉政建設是反腐敗的內因。這就需要法官做到,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權力觀,要有權力在手,重任在肩,如履薄冰的審慎態度。每個法官手中都有裁判權,只能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大眾服務,絕不能把權力私有化、商品化,為個人、家庭謀取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 三是要修身養性,清心寡慾。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大千世界,燈紅酒綠,無不充滿了誘惑,一個法官如果整天沉醉於紙醉金迷的生活,熱衷於推杯換盞,與大款稱兄道弟,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遲早會陷入違法犯罪的泥潭。所以,基層法官必須學習古人「一日三省其身」的精神,加強自身修養,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風尚怎樣,自覺脫離低級趣味,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和情操去贏得榮譽,去影響社會,為打造一個充滿文明、禮儀、崇尚美德,追求信仰的理想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C. 法官職業道德的依據
法官職業道德的依據是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專通過、根據屬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年10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以下簡稱《基本准則》)。
我國法官法第3條規定,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法官法第7條規定,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惜守職業道德;
(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這些義務都與法官職業道德有關。
《基本准則》除序言和附則外,分為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加強自身修養、約束業外活動六個部分,共50條,對法官的職業道德作了全面具體的規定。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准則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保證法官正確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和其他相關規定,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潔、為民。基本要求是忠誠司法事業、保證司法公正、確保司法廉潔、堅持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形象。
第三條法官應當自覺遵守法官職業道德,在本職工作和業外活動中嚴格要求自己,維護人民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第二章忠誠司法事業
第四條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
第五條堅持和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尊崇和信仰法律,模範遵守法律,嚴格執行法律,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第六條熱愛司法事業,珍惜法官榮譽,堅持職業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樹立司法核心價值觀,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己任,認真履行法官職責。
第七條維護國家利益,遵守政治紀律,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不從事或參與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活動,不發表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言論。
第三章保證司法公正
第八條堅持和維護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客觀公正審理案件,在審判活動中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敢於堅持原則,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受權勢、人情等因素的影響。
第九條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努力查明案件事實,准確把握法律精神,正確適用法律,合理行使裁量權,避免主觀臆斷、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確保案件裁判結果公平公正。
第十條牢固樹立程序意識,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執法辦案,充分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避免執法辦案中的隨意行為。
第十一條嚴格遵守法定辦案時限,提高審判執行效率,及時化解糾紛,注重節約司法資源,杜絕玩忽職守、拖延辦案等行為。
第十二條認真貫徹司法公開原則,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同時避免司法審判受到外界的不當影響。
第十三條自覺遵守司法迴避制度,審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場,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偏袒或歧視任何一方當事人,不私自單獨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
第十四條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職責或者通過正當程序外,不過問、不幹預、不評論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
第四章確保司法廉潔
第十五條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廉潔底線,依法正確行使審判權、執行權,杜絕以權謀私、貪贓枉法行為。
第十六條嚴格遵守廉潔司法規定,不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不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不違反規定與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不正當交往,不在執法辦案中徇私舞弊。
第十七條不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不在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就未決案件或者再審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意見。
第十八條妥善處理個人和家庭事務,不利用法官身份尋求特殊利益。按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教育督促家庭成員不利用法官的職權、地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五章堅持司法為民
第十九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司法為民的理念,強化群眾觀念,重視群眾訴求,關注群眾感受,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條注重發揮司法的能動作用,積極尋求有利於案結事了的糾紛解決辦法,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第二十一條認真執行司法便民規定,努力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必要的訴訟便利,盡可能降低其訴訟成本。
第二十二條尊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格尊嚴,避免盛氣凌人、「冷硬橫推」等不良作風;尊重律師,依法保障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
第六章維護司法形象
第二十三條堅持學習,精研業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懲惡揚善,弘揚正義,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職業操守。
第二十四條堅持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禮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行為規范、著裝得體、語言文明、態度平和,保持良好的職業修養和司法作風。
第二十五條加強自身修養,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杜絕與法官職業形象不相稱、與法官職業道德相違背的不良嗜好和行為,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維護良好的個人聲譽。
第二十六條法官退休後應當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條件過問、干預執法辦案,避免因個人不當言行對法官職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行審判職責期間,應當遵守本准則。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參照執行本准則。
第二十八條各級人民法院負責督促實施本准則,對於違反本准則的行為,視情節後果予以誡勉談話、批評通報;情節嚴重構成違紀違法的,依照相關紀律和法律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第二十九條本准則由最高人民法院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准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同時廢止。
E.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文件通知
最高人復民法院關於印發《中制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重新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F. 哪一選項屬於違反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情形
根據《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第14條的規定,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依法行使,除回履行工答作職責或者通過正當程序外,不過問、不幹預、不評論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故B項違反了法官職業道德規范。根據《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第17條的規定,不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不在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就未決案件或者再審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意見。故CD項涉及的兼職都不違反法官職業道德規范。
G.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偏激,但是這件事確實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彭宇案」在審理期間就出現了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輿情,但辦案單位並沒有足夠重視並對此進行正確引導,對判決之後可能出現的輿情也沒有充分的預計,當此案形成輿論熱點後,又缺乏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相關報道逐步偏離事實真相,最終形成判決結果與公眾認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要注重保障熱點案件的公眾知情權,妥善處置為當事人保密和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實現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7)法官道德的書擴展閱讀:
誤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2、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3、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H. 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有哪些
一、保障司法公正
二、提高司法效率
三、保持清正廉潔
四、遵守司法禮儀
五、加強自身修養
六、約束業外活動
I. 法官職業道德要求是什麼
法官職業道德,是法官在行使審判權、履行審判職能的過程中或者從事與之相關的活動時,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稱。法官職業道德是調節法官職業內部法官之間的關系以及法官與社會各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評價法官職業行為的善惡,榮辱的標准,對法官具有特殊的約束力,法官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於確保司法公正,維護國家法泊尊嚴至關重要。
法官職業道德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法官職業道德的主體是法官。法官職業道德是法律職業道德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它以法官為約束對象,由於法官的中立地位、裁判職責和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因而它與檢察官職業道德、律師職業道德有明顯的不同。
第二,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對象主要是法官履行司法職務的行為。法官的基本職責是審判案件.因此法官職業道德約束的范圍主要是法官的審判活動。同時,由於法官的一些非職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法官的形象,因此一些與法官的職業形象直接相關的非職業活動,也應受到法官職業道德的約束。
第三,除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外,法官的職業道德觀念也是其職業道德的重要部分。
法官職業的本質特徵在法官的職業道德中得到了體現,其中一些可以直接表現為行為准則、規范,而一些觀念性的要求則難以具體化,例如審判獨立、司法公正等,雖然一些具體的規范可以保障司法的獨立與公正,但對於法官來說,更重要的是牢固樹立獨立與公正的司法理念,並時刻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即便是最詳細的行為准則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行為方式,但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念可以使法官在任何時候都能明辨是非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