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如何生效
1. 判決書生效時間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為上訴期,這期間未上訴,十五日過後就版生效,就可以申權請法院強制執行賠償。生效後三日內是對方支付的時間,超過三日,12月24日判決生效。
12月9日拿到判決書,上訴期到12月23日,未上訴的,12月28日起的二年內都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超過二年就過期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1)法院判決如何生效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書生效時間:
1、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行政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 法院終審判決生效日期如何確定
刑事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對於刑事判決,如果是一審判決的,沒有上訴抗訴的,在上訴抗訴期滿後生效。二審判決下達以後就生效。刑事判決和裁定的生效時間,自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後開始生效。在確定的時候,判決應當公開,訴訟參與人應當享有訴訟權利。判決和裁定的生效時間不排斥法定上訴、抗訴期間。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的,如果二審法院判決維持原判,二審法院判決生效時原一審法院判決生效。
按照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判決於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後對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因此,一審法院的判決於二審法院維持原判的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後生效。
(2)法院判決如何生效擴展閱讀:
終審判決書生效時間是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的時候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執行兩審終審制。所謂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即告結束的審判制度。也就是說,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宣判的判決、裁定,尚不能立即產生法律效力,而允許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上訴或抗訴,經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後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判,立即產生法律效力,但是:
1、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執行兩審終審制,但是,依照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崔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
2、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執行兩審終審制,但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一審審判的案件,一經判決立即生效,不存在提起二審程序問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或抗訴,經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後,判決仍不能立即產生法律效力,還需報最高院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3. 如何知道判決書是否生效
民事訴訟一審判決自判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之日起超過15日上訴期雙方均沒有提出上訴,即生效。如有一方或多方上訴,應自二審判決作出之日生效。
4. 怎樣向法院申請生效判決
是向法院申請生效復判制決的執行嗎?
如果是向法院申請執行生效判決的話,首先需要根據已生效判決寫執行申請書,然後找之前判決的法官或者書記員簽移交執行的手續,再拿著規定份數的執行申請書和法院判決書到立案庭立執行案件。
執行立案以後,案件分到執行法官手裡,你就可以聯系執行法官,查詢查封對方可供執行的財產了。
具體問題可以聯系我詳細咨詢
5. 法院判決書已經下了,如何開生效書
法院不開具生效證明。判決書生效時發生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內國民事訴容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5)法院判決如何生效擴展閱讀:
法院出判決書到法院執行方法
區分以下情況處理:
1、判決生效後,被告自動履行的,履行後,判決確定的義務即完成,原告不需要到法院申請執行。這種情況下,法院不幹預。
2、被告沒有自動履行,原告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法院會依法立案執行。這期間,被告自動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的,雙方當事人告知法院後,法院會作結案處理,不需要給當事人材料。
3、法院立案執行後,被告通過法院轉交款物的,由法院接收,然後轉交原告。法院的接收手續就是法定的憑證。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6. 一審判決書下達後怎樣知道判決書生效需要到法院開生效證明嗎
一審判決書簽收後,不服的十五日內上訴,未上訴的,發生法律效力
如果是離婚的,需要辦理結婚證的,需要到法院開具生效證明
辦理房產過戶的,也是需要到法院開具生效證明。二審的就不需要,本身就是生效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