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調解書圖片
① 民事調解書格式
北京市xx區人民法院
民事調解書
(2009)x民初字第xxxx號
原告:向某某,男, 19xx年x月xx日出生,內漢族,個體工商戶,容住xx區xxxxx小鎮x號樓x單元xx室。
委託代理人:xxx,北京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女,19xx年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xxxx飲管理有限公司職員,住xx區xx庄xx號院宿舍。
委託代理人:xxx,男,19xx年x月x日出生,無業,住xx區路xx號院x號樓xxxx號。
案由:離婚糾紛
原告向某某與被告劉某某2004年經人介紹,2004年12月28日登記結婚。婚後未生育子女。結婚初期雙方感情尚好。2009年3月2日,向某某以雙方兩地分居導致感情不和為由訴至本院要求離婚,劉某某當庭表示同意離婚。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如下協議:
一、原告向某某與被告劉某某離婚。
二、其他無異議。
案件受理xxx元,由原告負擔,已交納。
上述協議,符合有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
本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北京市xx區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劉某某
二 00 九年三月二日
書 記 員 郭某
② 調解書和判決書的區別
1、解決糾紛的方式不同。民事調解書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進行調解,促成雙方當事人專自屬願、合法地達成協議的內容;民事判決書反映的則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決的形式解決糾紛的內容。
2、體現的意志不同。民事調解書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對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協議的確認;民事判決書則體現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國家的意志。
3、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不同。民事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審民事判決書只有在上訴期過後,當事人不上訴的情況下才發生法律效力。
③ 什麼是法院調解書
調解書是指依據當事人達成的協議由法院所製作的調解文書,在法律上是對當事人有約束力的文書。民事訴訟法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或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當事人雙方對解決他們之間爭議的合意,具有契約的性質,但只有經人民法院確認後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雙方當事人從此不得對此法律關系再發生爭議。這是法院調解書在實體法上的效力。依照法律規定,若調解書有給付內容的,一方當事人又不履行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調解 又稱訴訟中調解。包括調解活動、調解的原則、調解的程序、調解書和調解協議的效力等。是指在法院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就民事權益爭議自願、平等的進行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訴訟活動和結案方式。是當事人用於協商解決糾紛、結束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審結民事案件、經濟糾紛案件的制度。訴訟中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其調解協議經法院確認,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遵循查明事實,分清是非、自願與合法的原則,調解不成,應及時判決。法院調解,可以由當事人的申請開始,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開始。調解案件時,當事人應當出庭;如果當事人不出庭,可以由經過特別授權的委託代理人到場協商。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除法律規定的特殊原因外,一般應當公開調解。在法院調解中,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自願、協商達成調解協議,協議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的,應予批准。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①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②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③能夠即時履行義務的案件。④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④ 關於法院調解書
《民訴法》第八十九條第三款規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與判決相同。
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生效後,與生效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訴訟結束,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
2、一審的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發生效力後,當事人不得上訴。
3、當事人在訴訟中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的爭議歸於消滅,當事人之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依調解協議的內容予以確定。
4、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力。當負有履行調解書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按調解書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可以根據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4)法院調解書圖片擴展閱讀:
調解發生效力的時間:
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對於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而言,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蓋章後,調解即具有法律效力。
原則上,調解書應自雙方當事人簽收調解書後才發生法律效力。在調解書送達之前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反悔的或調解書送達時當事人拒絕簽收的(調解書不適用留置送達),調解不成立,法院應對案件繼續進行審理。
但是,根據《民事調解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蓋章後生效,經法院審查確認後,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協議附卷,並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請求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民事調解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對調解書的內容既不享有權利又不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不簽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⑤ 民事調解書的格式
民事調解書,有標題、編號、當事人、案由、事實、理由、協議、落款、日期、書記員等部分。格式與民事判決書基本相同,可以參閱。
⑥ 我想知道法院民事調解書的格式是怎樣的誰能附張圖給我,謝謝
法院民事調解書的格式:
1首部
1、標題:標題分兩行寫明法院名稱和文種。
2、編號:寫在標題右下方的位置。寫明:「[年度]×民×字第××號。」
3、當事人情況:如系一審的調解書,應按順序分別寫明原告、被告、第三人的自然情況。如系二審的調解書按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的順序寫。如系再審的調解書按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原審第三人的順序寫。具體寫法與一審、二審、再事判決書相同,可分別參照。
4、案由:即寫明案件的性質。如「婚姻糾紛或購銷合同糾紛或損害賠償」等。
正文
1、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案件事實。
2、寫明調解達成協議的內容。
尾部
首先寫明法院對協議內容予以確認的態度及調解書的效力:
「上述協議,符合有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本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之後由審判庭人員署名,註明製作日期,加蓋院印,書記員署名,左方打出「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校對戳。
因為調解書是由主持調解的人員作出的,因此對於當事人而言只需要大概了解一下調解書的格式就行了,不過要是對作出的調解書內容不服的話,則就要採取措施來進行維權了。此時可以不在調解書上面簽字,這樣就不會生效。
法院民事調解書的格式圖:
(6)法院調解書圖片擴展閱讀:
法院民事調解書格式正文:
1、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案件事實。如系二審或再審調解書,在其之前還應寫上訴人提起上訴的情況和再審的提起情況。
案件的事實可寫法院確認的事實。如果案件是在法院受理後,尚未開庭情況下,經審查認為法律關系明確和事實清楚,並經雙方同意而調解達成協議的,案件的事實可寫當事人爭議的事實。無論是哪種情況,事實都應當寫得簡明扼要,不必像判決書那樣寫得過細。
2、寫明調解達成協議的內容。協議內容是指在當事人自願、合法的原則下達成的解決糾紛的一致意見,它是調解書的核心內容。
在事實寫完之後,應另起一段,寫明如下一段文字:「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如下協議:」而後,用分條分項式寫明協議的具體內容。
最後,寫明訴訟費用的負擔。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後,調解書送達前,如有一部分已執行,在本協議內容中,應將已執行的那一部分也寫入調解書協議內容中,並加括弧註明(已執行)。
⑦ 法院調解的調解書及效力
調解書有關法律知識
調解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制度。《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與合法的原則。《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調解書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議而製作的法律文書,對當事人各方均有法律約束力,人民法院對調解書的製作和送達都非常重視。《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4條規定,「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
調解書送達至當事人之前,當事人可以反悔。《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5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拒絕簽收調解書的,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
但是,調解書一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底3款規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調解書不能上訴,只能有條件地申請再審。由於調解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因此當事人對生效的調解書不能上訴。但是,如果調解違反了自願與合法原則,當事人可以申請對生效調解書申請再審。《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筆者認為:無論從現行法律規定還是我國的司法實踐來看,生效的調解書和判決書、裁定書的法律效力是相同的,對當事人均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一旦簽收調解書後,就必須服從、履行該調解書,不得反悔。因此,筆者建議當事人在進行訴訟時,應認真對待調解,慎重處分自己的合法權益。
(參考律師吧資料)
⑧ 民事調解書怎樣識別真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在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則下,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採取調解方式,民事調解書
促使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議後而寫成的文書,稱為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民事調解書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的司法應用文之一,具有法律效力。它既是當事人協商結果的記錄,又是人民法院予以批準的證明,也是當事人遵照執行的根據。因此,製作好調解書,對於及時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促進安定團結,宣傳社會主義法制,預防和減少糾紛,都有重要意義。民事調解書有一審、二審、再審調解書的不同。[1]2結構編輯民事調解書的結構(1)訴訟參與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址等。(2)案由。寫明案件的性質。(3)事實。寫明標的物的名稱、數量、所在地、糾紛的原因、過程和現狀以及雙方的請求和所持的理由。(4)理由。根據法律的適用條款,針對當事人爭議的問題,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定。(5)協議內容。這是調解書的核心部分。寫明在當事人自願、合法的原則下達成的解決糾紛的一致意見。(6)註明調解書的法律效力。(7)審判庭人員簽字並加蓋院章,註明製作日期。[2]3格式編輯民事調解書,有標題、編號、當事人、案由、事實、理由、協議、落款、日期、書記員等部分。格式與民事判決書基本相同,可以參閱。4寫作方法編輯民事調解書的寫作方法與民事判決書有共同之處,下面介紹一審民事調解書的寫作方法,以供參考。1、標題和編號。標題由法院名稱和文書名稱組成。編號由年度、院名簡稱、文書簡稱和文書順序號組成。2、訴訟參與人(原告人、被告人)身份等基本情況,寫法與第一審普通程序民事判決書相同,可參照。3、案由。一審民事調解書要直接寫明案由。如「案由:離婚」。4、事實。調解書事實的寫法,應視具體案件而定:如先寫明標的物的名稱、數量、所在地,再寫明糾紛的原因、過程和現狀,以及雙方的請求和所持的理由。在寫法上,一般採取把雙方爭議的事實和法院認定的事實綜合在一起寫。它不像判決書那樣把事實寫得很詳細,而是力求高度的概括和凝練,在簡明上見功夫。5、理由。調解理由,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根據法律,針對當事人爭議的問題,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定,從而講明道理,分清是非,表明態度。案情簡單,協議達成也順利的,可以不寫理由,或者調解理由從簡,與事實寫在一段里。但是,案情比較重大復雜的,當事人要求法院明辨是非的,以及經濟糾紛案件,則應當另起一行寫明調解的理由。6、協議內容。這是指當事人在自願合法的原則下達成的解決糾紛的一致意見。有兩方面的具體內容:一是案件實體問題的解決意見,二是訴訟費用的負擔。7、註明文書效力。在訴訟費用負擔的左下一行寫明:「本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8、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審判員署名;達成協議的時間,並加畫人民法院院章;書記員署名,加蓋「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字樣的印戳。[3]⑨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標題是什麼字體,幾號
各地法院的調解書格式相似不完全相同。
最可靠的辦法是:找一個當地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就清楚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了。
⑩ 什麼是法院調解書
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內容的法律文書
調解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經過調解雙方達成的協議製作的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調解書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組成:
一、首部,依次寫明下列事項:
(一)標題和編號,標題寫明「調解書」,並在其右下方寫明文書的編號。
(二)申請人欄內寫明申請人的名稱、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寫明代理人的姓名、單位和地址等。
(三)在被申請人欄內,寫明被申請人名稱、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寫明代理人的姓名、單位和地址等。
二、正文,依次寫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之間的合同和發生的爭議事項,以及雙方當事人的仲裁或調解要求。
(二)仲裁員的選定及其工作情況和結果即「XX仲裁委員會根據合同的仲裁條款受理了本案,組成以XXX為首席仲裁員,XXX和XXX為仲裁員的仲裁庭,(或組成以XXX為獨任仲裁員的仲裁庭)經當事人雙方同意,由仲裁庭進行了庭前調解。通過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三)爭議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
(四)調解費金額的分擔。
三、尾部,依次寫明;
(一)調解書份數及分持情況;
(二)仲裁員、秘書簽名,仲裁委員會蓋章;
(三)製作調解書的日期和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