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對欠債不還
⑴ 欠錢不還也算違法嗎
屬於違法行為,違反的是民事法律。
債務糾紛屬於民事案件,欠債人一版般不承擔刑權事責任。
如果經法院判決後欠債人有能力而拒不執行判決,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法院對欠債不還擴展閱讀:
欠錢不還的採取措施:
通過法律手段合法的要回自己的合法財產。
1、對方有財產的,提供財產線索,通過訴訟,申請財產保護,然後申請強制執行,這樣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獲得自己的合法財產。
2、對方沒有財產的,對方確實沒有財產,但是可以通過訴訟明確債務關系,待對方有錢時,及時追討,追討不過,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甚至還可以按照一定的利息來獲得賠償,依然可以要回自己的錢。
⑵ 欠債不還法院怎麼辦
強制執行復的基本程序制如下:(1)申請。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2)法院受理。(3)申請復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4)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5)採取強制措施 。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以下強制執行的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等措施。
⑶ 最新法律規定欠錢不還會坐牢嗎
欠錢不還一般不會坐牢的,只有刑事犯罪才會坐牢,而欠錢屬於民間借貸是民事案件,所以一般不會坐牢。
但是以下情況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視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法律予以處罰,嚴重者或將坐牢:
1、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3)法院對欠債不還擴展閱讀:
追討債務的方法:
1、利用行政干預手段協助討債
所謂利用行政干預手段幫助實現討債,是指債權人在討債過程中,經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債務人的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情與支持,通過債務人的上級領導機關對債務人進行說明教育,勸其盡快履行債務。
需要提醒債權人注意一點,討債人在討債過程中請求債務人的上級主管機關幫助討債人實現討債目的這一手段的范圍是有限的,這是因為債務人的主管機關對債務人是否履行債務並沒有任何強制措施,就是說主管機關沒有權力命令或者裁決債務人必須履行債務。所以利用行政干預手段討債對討債人來講只能是作為其它討債手段的一種輔助手段
2、向法院起訴
在實在要不回來,而借的數量也多的情況下,建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藉助法律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債權。但是要打贏官司就有一個問題,就是證據。有借條或合同的最好了,如果沒有就可以想想其他辦法,諸如錄音、簡訊、聊天記錄等都是可以作為有力證據的。
對沒有欠條情況下證據的採集要把握時機。你可以悄悄帶一個錄音機或其他錄音設備一起去找朋友,問他還錢,然後將你們的談話錄下來。或者在電話語音聊天的時候自然引導話題將借錢這一事實記錄在錄音設備里,這是比較好的證據。
對於簡訊和聊天記錄一類的搜集,與錄音類似,都是藉助電子產品將借錢事實記錄下來用作法官參考的證據。
需要作出提醒的是,證據的搜集必須合法,凡通過違反法律規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採集的證據都是有瑕疵,並且證明力不夠。因此在搜集證據的過程中必須細心謹慎,最好能先咨詢律師,按照律師的建議搜集證據。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⑷ 對於欠錢不還的老賴,法院是通過什麼手段對付他們的
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也可以將其納入失信執行人名單中,進行信用懲戒。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2、第二百四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3、第二百四十四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4、第二百五十四條人民法院採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5、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4)法院對欠債不還擴展閱讀
近日,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充分運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用懲戒措施,成功讓一名「失蹤」了一年多的被執行人主動現身履行義務。
近日,被執行人呂某打電話給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法官符秀柏,主動要求償還其2016年未履行的欠款,希望法院能夠將其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移除。經符秀柏法官核查,呂某系2016年一宗勞務合同糾紛案的被執行人。
呂某與林某發生的勞務合同糾紛,經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呂某應向林某支付勞務款23965.5元。但呂某認為判決確認的數額有誤,遂向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經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被執行人呂某應向林某支付22485.5元。判決生效後,呂某因與申請執行人林某賭氣,一直有意拖延,拒不履行判決。
執行幹警向呂某送達傳票、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並屢次對其進行勸導、訓誡,呂某仍然賭氣拒不履行。當承辦法官再次聯系呂某時,他卻和法院玩起了「失蹤」。在未找到被執行人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下,執行法官依法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在呂某被納入失信名單後,生活和工作處處受限,無論是出行還是購物都十分不便。現在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但因其已被法院列為失信人員導致貸款處處碰壁。種種阻礙,被執行人呂某寸步難行,深刻認識到了失信的嚴重後果。呂某迫於無奈,主動聯系該案承辦法官,要求主動履行義務,了結此案。
之後,被執行人呂某來到法院歸還欠款。承辦法官當即與申請執行人林某取得聯系,但因林某在省外,有工作無法脫身,最後在法院的確認下,被執行人呂某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申請執行人林某支付了本金及遲延履行利息共計25095元。
申請執行人林某表示,自己原本已經放棄了,突然被告知執行到款項,並順利領取到欠款,無疑是喜從天降,是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讓他再一次相信法律的權威。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已將呂某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刪除。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人民網—欠款不還被納入失信名單"失蹤老賴"主動還債
⑸ 欠債不還可以依法申請刑事責任嗎
欠錢不還的情況下,屬於民事糾紛,不是刑事案件,建議盡快向法院起訴要求還款,一旦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債務承擔刑事責任的,往往是因為不願意承擔償還債務的民事責任,而且對法定義務採取躲避或者其他違法的行為。願意承擔還債的義務,但是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不會帶來法定的刑事責任。這個要區分清楚。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5)法院對欠債不還擴展閱讀:
如果欠債不還可能會造成的後果如下:
1、持有效的借款憑證等,到欠款人或者借款地的法院起訴。如果借款合同約定了管轄法院的,可以到約定的法院起訴。
2、申請保全財產,為了避免欠款人轉移財產,可以在立案後盡快申請財產保全。如果不知道對方有沒有財產,可以申請法院到銀行和房管局查詢。
3、法律訴訟階段。這一階段包括舉證、開庭等,雙方展開法庭舉證質證、辯論等環節,法院根據審理情況作出判決或者調解,調解是在雙方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進行。
4、申請強制執行,這一步驟不是必須的,如果在上一階段,雙方達成調解,並已經履行完畢,法律程序就結束了,如果在作出判決之後,對方不按照判決支付欠款,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可以拍賣保全的財產、可以限制高消費等。
⑹ 欠債不還法院強制執行怎麼弄的
(1)審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請執行書及有關法律文書後,應審查該申請執行內是否合容法適當,有關法律文書是否齊備,內容是否明確,被執行人是否有執行能力等等。
(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決定對義務人強制執行時,應當先行通知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自動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將強制執行。
(3)准備強制執行。填寫行政強制執行證;確定強制執行的計劃和方案;需要協助執行的,應書面通知有義務協助的單位和個人。
(4)實行強制執行。應當表明身份,出示執法證件和執行根據;執行結束後,應將執行情況書面通知申請執行的機關。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