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改變管轄
① 案件受理後,當事人戶口遷往別處的,還需要變更管轄法院嗎
依據地域管轄恆定原則,地域管轄按起訴時的標准確定後,不因訴訟過程中專據以確定屬管轄的因素的變動而受影響,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的變更以及起訴後行政區域的變更均不能引起管轄權的變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7條也規定:「案件受理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權不受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變更的影響。」所以說,案件受理後,當事人戶口遷往別處不影響法院的管轄,管轄權不會因此變更。
② 對於提起公訴後改變管轄的案件,原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按哪些規
《關於審查逮捕和公訴工作貫徹刑訴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對於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原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相對應的人民檢察院。接受移送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指派本院的檢察官重新對案件進行審查並出席第一審法庭。必要時,經檢察長批准,可以委託原公訴人以代理檢察員身份擔任公訴人,出席第一審法庭。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二十九條明確:對於提起公訴後改變管轄的案件,原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參照本規則第二百四十八條的規定將案件移送與審判管轄相對應的人民檢察院。移送的人民檢察院重新對案件進行審查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自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第二百四十八條明確:各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應當與人民法院審判管轄相適應。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時,應當寫出審查報告,連同案卷材料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同時通知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認為屬於同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時,應當寫出審查報告,連同案卷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報送共同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同時通知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案件,認為屬於下級人民法院管轄時,可以直接交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由下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通知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③ 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上一級法院不同意的,應當裁定發回重審,或者改變管轄按照一審程序審理。或者後面這
中院有變更管轄權,接手接一審程序自行審理。
④ 當事人變更法院管轄權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提起抄管轄權異議。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⑤ 變更被告需要改變管轄法院時怎麼辦
因被告的變更而出現的管轄法院需要改變的情形時,原先受理此案的法回院對該案就不答具有管轄權,依法應當將此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法條鏈接:《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⑥ 因上級法院決定改變管轄的公訴案件,案卷退回原公訴機關後怎麼處理
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再走一遍程序。
⑦ 改變管轄拘留期限重新計算嗎,被拘留人享有哪些權利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統計出辦案最長期限總共602天。也就是說,這個期限是最長的,司法機關只能在這個期限內結案,不得超期。如果超過這個期限繼續羈押就是違法的。犯罪嫌疑人或家屬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申請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強制措施期限 (最長羈押期37天)
傳喚、拘傳持續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第92條)
1、拘留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4日,特殊情況拘留延長至30天、審查批准不超過7天,最長37天。(第六十九條)
2、取保候審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第58條)
3、監視居住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第58條)
(二)偵查羈押期限 (最長羈押期7個月)
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偵查羈押期不得超過2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經上一級檢察院批准可以延長1個月;(第124條)
2、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經本法第124條規定的期限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可以延長2個月;(第124條)
3、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26條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決定可以再延長2個月;(第127條)
4、發現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計算期限。
(三)審查起訴期限 (最長羈押期限6個半月)
1、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時間為1個月。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第138條)
2、改變管轄的,改變後的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
3、退回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每次1個月;兩次可以2個月。 (第140條)
4、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重新計算起訴期限,兩次1個月和兩次延長半個月共3個月(第140條);
被害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在7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
5、被不起訴人對依據刑法第142條第2項做出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在7日以內提出。
(四)審判期限 (最長羈押期限5個月+10天)
1、普通程序一審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計2.5個月。(第168條)
2、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3、提起上訴或抗訴時限10日。(第138條)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4、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20日以內審結。(第178條)
5、二審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計2.5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第196條)
從上述各辦案期限統計:37天(刑拘)+210天(偵查與補充偵查)+195天(審查起訴)+160天(兩級審判)=602天。
⑧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由下列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一、在地域來管轄上
根據《行自政訴訟法》第十七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時注意第十八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級別管轄上
該法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⑨ 哪些有重大影響的案件需要改變管轄為什麼要改變管轄
1、本級法院認為需要提交上級法院審理的案件,可以申請上級法院審理。
2、上級法內院認為下級法院審容理的案件需要由上級法院審理的,可以提審下級法院一審的案件。
3管轄權法院確定不明確的,可以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你的採納答案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⑩ 行政復議決定既有維持又有改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根據《抄最高人民法院適用<中華人襲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四條 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訴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者復議機關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另一機關列為共同被告。
行政復議決定既有維持原行政行為內容,又有改變原行政行為內容或者不予受理申請內容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為共同被告
所以應當將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為共同被告
1608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