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公正的
1. 法院公正立遺囑需要什麼手續
公證遺囑是所有的遺囑形式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種,《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正因為公證的法律效力最為明顯,因此對於公證遺囑本身的要求也是嚴格的。
公證遺囑辦理手續
1、立遺囑人提出申請
立遺囑人必須親自向本人住所地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能委託他人辦理,申請遺囑公證要填寫公證申請表;申請表的內容包括:
(1)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住址等;
(2)請求公證的事項及公證書的用途;
(3)提交材料的名稱、份數及有關證人的姓名、地址;
(4)申請的時間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此外,立遺囑人應提交身份證明、遺囑所涉及財產的所有權證明及其他證明材料。
2、公證處受理
公證人員需要審查立遺囑人是否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立遺囑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對所要處分的財產是否享有處分權等內容。
公證人員認為立遺囑人的申請符合規定、決定受理申請的,發給受理通知單,並按規定標准收取公證費。立遺囑人如交納公證費有困難的,可提出書面減免申請。
3、遺囑的審查
遺囑公證應由兩名公證人員共同辦理,公證員辦理遺囑公證應當遵守迴避程序。特殊情況下由一名公證員辦理時,應至少有一名見證人在場見證,見證人應在遺囑和筆錄上簽名。
立遺囑人在公證員面前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表述遺囑內容,公證人製作出書面材料,經立遺囑人確認無誤後,由在場的公證員和立遺囑人簽名,並註明設立遺囑的年、月、日。
4、批准出證
公證人員經審查,認為可以出具公證書的,公證員草擬公證書後,連同卷宗報批;任何人不得審批自己承辦的公證事項。
審批合格後,公證處按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製作公證書,並不得塗改、挖補,必須修改的應加蓋公證處校對章。公證書應製作公證書正本和若干副本發給立遺囑人。
5、公證書生效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遺囑公證書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6、領取公證書
遺囑公證書由立遺囑人到公證處領取;必要時,也可由公證處發送。如果由公證處發送的,立遺囑人應在公證書送達回執上簽名或蓋章,並註明收到日期、份數和公證書的編號。
2. 法院公正嗎
公正不是來絕對的,沒自有絕對地公正,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雖說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但是現實的差距是很大的,你問法院公正嗎?這是毋庸置疑的:不公正!地位不平等權利就有差別,特別是行政執法案件,公平對小老百姓而言那就是空談,一般的民事案件還是算得上公正的,法官沒辦法貪,但是數額比較大的就難說了,法官和律師的立場是有問題的,法官辦案講人情、律師辦案套交情,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案件的公平公正。再者,法官手上的自由裁量權是個大問題,權力執行的空間沒有太大的限制,就有可能造成不公正。
3. 法院會不會對每個人都是公正的
不是,民事訴訟的基本特徵是: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並不是公正內性,也沒有公平性!容法院原則上是按法律規定來判決,但法律有一個主觀判決的區間,比如法律規定罰金一萬到五萬,罰一萬可以,罰五萬也可以,判決都是合法的,但一萬公平嗎?五萬又公正嗎?無法做出定論!
4. 法院是公正的嗎
不是,法院是最黑暗的,最齷齪骯臟的地方,我老婆出軌生了王法官家的孩子有DNA鑒定,起訴離內婚容十五次近十年才准離婚,天津第二中級法院王法官判決:讓沒有婚姻過錯的男方賠償給有重大過錯出軌生了王法官家孩子的女方一千萬元,至今為止還沒有解決財產問題,你看看法院是多麼的無恥。
5. 你覺得法院處理過的案件都公正嗎
如果法院處理過的案件都公正,那也不需要二審再審上訴程序了。正是因為出現過許多冤假錯案,刑訴法才一改再改,才需要法官終身負責制,才需要法院獨立辦案。當然大體上我國法院還算是公正的。
6. 去法院公證需要帶哪些材料
去法院是起訴,想辦理公證業務去公證處。
7. 法院是公平正義處理案件
法院本來就堅持公平公證的原則進行審判。因為,有檢察院的監督,還有上訴。所以要相信法官!
8. 全世界范圍之內最公平公正的法院是哪些法院
我個人覺得南昌東湖區法院最差,法院承諾都不算數,法官更別說了。
9. 法院如何公正司法
(一)實體公正,或稱為「結果公正即對案件的實體裁決應做到公正。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的處理結果應當符合案件所查明的事實,並與所適用的實體法相對應。實體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關鍵環節求得結果的公正是「打官司」的當事人追求的直接結果和最終目的,從微觀上說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從宏觀上看影響著社會的公正。因而要做到,案件事實要清楚、定案證據要確鑿、適用法律要准確、裁決結果要妥當,裁判的效果亦應體現出社會的公序良俗和社會之正義,這是實體公正兩個方面的相互統一。我們要堅持審判工作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服務的指導思想,堅持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才能准確的把握和運用法律統一的原則,從而真正做到實體公正。
(二)程序公正,也叫過程公正,即在案件的審判過程中做到公正。從案件的受理、審判到執行的全過程都要依法進行;在訴訟中要確保當事人充分地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平等地給予當事人陳述事實、理由和舉證的機會。任何案件非經法定程序審理和執行,都是違法或無效的,程序的公正是一切公正的前提要件,是確保實體公正的第一道防線。實體的公正有賴於程序的公正。兩者的公正,才能體現真正意義上的司法公正。在程序公正方面應注意一下問題:1、嚴格依法行使管轄權,它是正確行使審判權的前提。2、充分保證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3、嚴格執行迴避制度,必將有力的維護人民法院司法公正的形象。
(三)形象公正,人民法院的執法形象是人民群眾評判司法公正的重要方面,它是通過每一個法官的具體表現出來的,他所體現的不僅僅是法官本人的形象,更代表著整個法院的形象。法官無論是在法庭內外的任何場所都要保持言論和行動的公正形象,每位法官都應謹慎的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要正確的處理每一個案件,自覺的維護人民法院的整體形象,用形象公正體現程序,實體公正。
綜上,司法公正是通過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形象公正全面體現的,只有在審判實踐中,全面的堅持和樹立「三個公正」意識,將三者有機的統一起來,才能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才能有效的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方略。
10. 公正處於法院判決有什麼區別
公證機關的證明活動,就其性質來說是一種非訴訟活動,它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活動有著明顯的區別:
一、兩者的作用不同。公證機關的證明活動;一般是在發生民事糾紛之前,對法律行為或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予以確認。目的是為了預防糾紛,減少訴說維護正當的法律關系。而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活動,則是在發生民事爭議之後進行的,是為了解決民事爭議而進行的調解、審理和判決活動。
二、兩者的程序不同。公證機關的證明活動,是依照《公證暫行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的,這種程序比較簡單,是公證機關所特有的。而人民法院進行的民事訴訟活動,是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的,這種程序是人民法院進行訴訟活動所特有的。
三、兩者的法律後果不同。公證機關對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加以確認,賦予它在法律上的證明力;對於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義的,可以賦予該文書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但需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應當執行,公證機關無權直接強制執行;並且,公證活動不具有直接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強制效力。而人民法院對有糾紛的法律關系進行審理,其所製作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一經發生法律效力,就具有強制執行力,可以直接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