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法院地位
Ⅰ 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地位有多高
省高級法院(高級人民法院)為正廳級單位,院長高配為副部級。
各級法院的院長在行政級別上相當於同級政府的副職級別,也就是比同級政府小半級,省高級法院院長相當於副省級。庭長為正處級,不排除極個別年資高的副廳級庭長。

(1)提升法院地位擴展閱讀:
中國法官等級法官的等級確認,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大法官和一級、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高級人民法院及所轄法院的三級、四級高級法官和一級、二級法官,以及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四級、五級法官的等級,由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Ⅱ 法院 執行局 比法庭廳長大嗎
首先需抄要糾正一個錯誤:法庭襲負責人叫「庭長」,不是「廳長」;執行局是單位,庭長是人,所以說單位和人是無法比較的。
法院執行局是法院下設的二級單位,其前身也可以看作是執行庭。但現設的執行局正副局長均為組織部管理的實職幹部,從級別上遠高法庭,按規定執行局長應為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下設若干庭,大多數局設有執行實施庭、執行裁決庭、綜合處,有的局還設有信訪等庭室。
所以說,按目前的設置看,執行局比執行庭大的多。

(2)提升法院地位擴展閱讀:
中國的法官分為四等十二級,職務排名如下:
(一)首席大法官;
國際上認為首席大法官相當於國家元首,享受外交豁免權,接待外國首席大法官要按接待外國國家元首的規格。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相當於行政上內閣成員。中國稱副總理級、省、部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相當於行政上的地、市級。副地、市級、正縣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相當於縣級以下政府官員。
Ⅲ 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處於什麼地位
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是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要主體或主要訴訟主體。進行刑事訴訟不能沒有法院,不能沒有法院對指控犯有某種罪行的被告人的審判。
Ⅳ 如何推進以確保司法公正和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的訴訟制度改革
推進以確保司法公正和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的訴訟制度改革,其實質就是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審判是訴訟的中心環節和最後一道防線。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凸顯了審判的中心地位,抓住了保證司法公正的「牛鼻子」。
一、突出庭審中心地位。以審判為中心,關鍵在於以庭審為中心。
應通過法庭審判的程序公正,實現案件裁判的實體公正。只有堅持以庭審為中心,將訴訟各方的注意力聚集到審判法庭上來,才能為各項刑事司法理念的貫徹落實提供比較合適的載體和比較堅實的基礎,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權、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控辯平等、程序正義等理念和原則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每一個案件中。法院和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活動都要圍繞庭審進行,案件事實查明認定在法庭,訴訟證據展示質證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特別應充分尊重和保障律師依法履行職權,真正使訴訟各方在庭上舉證、在庭上說理,力戒庭審形式化、「虛化」,避免訴訟程序「空轉」。
二、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決定》強調「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
證據裁判規則,又稱證據裁判主義,它要求法官認定事實必須依據證據,沒有證據不得認定事實;作為認定事實的證據必須有證據能力,能使案件得出唯一合理的結論;證據必須在法庭上出示,經過控辯雙方的質證、認證。如此,才能使法院所確定的法律事實符合客觀事實,所作出的裁決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對證據的認識必須以法庭為時空條件,以證據調查為認知方式,依託證據鏈准確構建法庭事實。《決定》強調「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證據裁判規則要求控辯平等,採取直接言詞原則。在訴訟中,控辯平等,不僅是地位平等、手段平等,而且是機會平等。參與者應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觀點和主張,提出據以支持其主張的證據和論據,並擁有進行這些活動所必需的便利和保障措施,從而對裁判結果的形成發揮有效作用。
三、以審判為中心並不是以法院為中心,要確立科學合理的訴訟架構。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使各辦案部門重視庭審的決定性作用,嚴格證據標准,落實規則要求,確保案件質量,從而有效避免冤錯案件的發生。以審判為中心並不是以法院為中心,而是強調公檢法機關的辦案活動都要圍繞法庭審判進行。偵查機關以經得起法律檢驗、符合法庭審判為標准,依法規范地收集、固定、保存證據。公訴機關有效發揮對偵查的引導和監督功能,從應對法庭質疑和辯護人挑戰的角度有針對性地引導偵查人員收集、補充證據,注重證據鏈條的完整性。法院要切實提高駕馭庭審的能力,依法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充分發揮審判對偵查、起訴環節的制約和引導作用,防止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提高刑事訴訟整體水平。
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憲法地位
分別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和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根據《憲法》相關規定:
第一百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第一百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第一百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第一百三十七條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

(5)提升法院地位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相關規定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分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三)專門人民法院。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和其認為應當由自己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三)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規定提起的上訴、抗訴案件;
(四)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五)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核準的死刑案件。
Ⅵ 如何理解書記員在法院工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京安速記徐州法院書記員培訓中心的高級講師告訴筆者
書記員很聖神啊
速錄版是一種高級技權能,想成為一個專業的速錄師,不僅要有熟練的錄入技術,還必須具備各種基本的專業知識的補充和積累.
速錄師和普通的打字員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能夠與聲音同步記錄,也就是邊聽邊打.1台速錄機、1台筆記本電腦是其全部"家當".據介紹:速錄師每分鍾最少能打220個字,最快的速錄師一分鍾能打500字左右.筆者注意到,速錄師打字不是用一般的電腦鍵盤,而是一種專門的速錄機,速錄師操作起來,能同時按下10到14個鍵,每次最少能打出2個字.
那學習速錄是不是很難呢?徐州京安速記亞偉速錄培訓中心的高級講師告訴筆者,由於速錄師所藉助的是一種特定的速錄機,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但其入學條件並不高,只要能聽懂普通話,有一定的拼音基礎就可以學.經過4-6個月的培訓,就能達到180-220字/分鍾,熟練的高手甚至能達到每分鍾300字以上的水平。。。
Ⅶ 最高人民法院的性質和地位
既然是最高法,地位當然是在司法審判方面是最高權威的。最高法的判決是最終的了,沒有上訴可能。
Ⅷ 法院在訴訟中的地位
法院是審判機關,應審判中立,是指承擔審判職能的法院及其審判人員不能有控辯雙方或者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機關或者人員擔任,而且審判者應當對控辯雙方不偏不倚,平等對待。審判只有中立才能公正,無中立即無公正。為了保證審判中立,控審必須分離,控辯雙方必須對等。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行政審判「參照適用」行政規章,這不但是《行政訴訟法》的明確規定,也是當前法學界通行的觀點。一般認為這里的「參照適用」是指人民法院在對行政案件進行司法審查時對具體行政行為所適用的規章參酌、鑒定之後,決定是否適用。按照這個解釋,「我們可以理解為,如果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根據符合法律的規章作出的,人民法院就應當適用該規章,判決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根據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原則精神作出的,人民法院就可以不適用該規章,判決撤消原具體行政行為。」①由此可見,基於《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行政規章在行政訴訟中處於行政審判中的「參照」地位而其作用僅在於:當法院通過司法審查,在認定行政規章合法有效的基礎上「參照適用」,從而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作出裁判。
Ⅸ 最高法院在美國政體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國政治原則是「三權分立」,行政是總統,立法是參眾兩院,司法是最高法院。總統在這個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又受到其他兩方的制約。美國是總統制的國家。在行政方面,總統有權處理國家事務和聯邦政府的各種工作。他可以發出對聯邦機關有法律約束力的政令,有權選任所有行政部、院、署、局等機關首長(須經參議院認可),以及其它數百名聯邦政府高級官員。總統是美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可召集各州的國民警衛隊為聯邦服務。宣戰權雖屬國會,但在一些情況下總統往往越過國會不宣而戰。在戰爭和緊急情況下,經國會授權,總統還可擁有更大的權力。
在立法方面,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任何法案,除非兩院中各有2/3多數票推翻他的否決,否則該法案就不能成為法律。總統可以向國會提出各種咨文,包括國情咨文、預算咨文、經濟咨文、特別咨文等,建議他認為必須的立法。這是總統影響立法的一個重要手段。此外,總統還享有委託立法權。據此,總統不僅有權在原有的行政體系內進行某些改組,而且有權設立新機構。
在司法方面,總統有權任命聯邦最高司法官員。他可提名任命聯邦法官,包括最高法院法官在內,但須獲得參議院的認可。總統還可以對任何被判處破壞聯邦法律的人(被彈劾的人除外)作完全或有條件的赦免。
在外交事務方面,總統是負責處理對外關系的主要官員。他任命駐外大使、公使和領事(須經參議院認可),接見外國大使及公務人員。總統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但須經參議院2/3多數票的批准;而總統與外國簽訂的一切行政協定,卻不需經參議院的同意。所以,總統往往以簽定行政協定來代替締結條約。
Ⅹ 法院是否有權改變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最高法院有一個《民事案件案由管理規定》,如果訴爭的案由與當事回人主張的案由不一致,以法答院結案時認定的案由為准,也就是說,法院是可以更改案由的。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5條,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做出的認定不一致的,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然後你變更訴訟請求,就相當於另行起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