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三個
⑴ 公安局.檢察院.法院三個部門的職能及三者關系
憲法第135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公、檢、法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所應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它對調整司法機關之間的基本關系具有憲法指導意義。
1.分工負責是前提。所謂的分工負責,是指三機關根據法律規定的責任,依照法定程序,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既不越權代辦和干涉,也不互相推諉和不履行職責。具體在辦理刑事案件時的分工體現為:公安機關負責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預審,執行逮捕,依法執行判決,除了由人民檢察院依法自行偵查的案件外;人民檢察院負責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和出庭支持公訴、抗訴;人民法院負責審判。
2.互相配合是基於三機關在工作目的和任務上的一致性。所謂互相配合是,指三機關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依法辦理刑事案件。
在辦理刑事案件的程序上,公安機關按照法律的規定完成自己的職責及時移交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在完成自己的職責後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對該案件進行審判,公安機關執行經人民法院審判需要執行的刑罰。三機關的具體配合還體現在,如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須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
3.互相制約是監督原則的體現,也是國家權力依法行使的重要保障。所謂互相制約,是指三機關在分工配合的基礎上,依照法律的規定,互相監督,防止錯案的發生,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時要經過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對不予批准,公安機關認為有錯誤的可以要求復議以及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起訴。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或者自行偵查。在辦理案件中發現公安機關有違法情況,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
公安機關認為人民檢察院的決定有錯誤的,可以要求復議以及向人民檢察院要求復核。
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根據具體情況和法律作出有罪、無罪的判決。人民法院對於人民檢察院起訴的案件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違法情況時,可以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通知人民檢察院糾正。人民檢察院認為判決有錯誤的,可以提出抗訴。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人民檢察院認為有錯誤的,可以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引起再審
⑵ 一人向三個法院同時遞交起訴如何確定管轄權
一般案件是在被告住所地的區法院管轄。房地產相關案件是由房地產所在地的區法院專屬管轄。鐵路,水上糾紛分別由其所在地所屬鐵路,海事法院專屬管轄
⑶ 法院三個法官審理的刑事案件,是不是很嚴重的
一審案件,合議庭審理的案件應該情節是比獨任要重一些的,簡單輕罪獨任處理。
當然如果是二審,那不存在,二審必須三人審理的,簡單和復雜都一樣。
⑷ 法院給三個當事人(一原告、兩被告)的判決書不同,這怎麼回事
不可能吧,應該是一樣的,如過僅僅是判決書寫錯了某些地方,可以要求法院裁定補正裁判書;如果不是,法官說就是這么判的,那你就申請審判監督程序要求再審吧。
⑸ 司法,法院,檢察三個單位的職能是什麼那個單位好一點
司法機關,在我國主要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公安機關,主要是偵版查等職權能,管的比較寬泛。
人民檢察院主要是監督職能,監督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公職人員等。法院就是審判機關。
好與壞,只能看你的價值標准了。
⑹ 法院上同時有三個欠賬的案子怎麼辦
您看數額和類型,有些惡意的會入刑
您可以介紹下大概情況,或許我們可以幫您解決一部分債務
⑺ 中級法院是否有三個圖章
可以向作出該裁定書的法院核實,或者委託律師調查核查。
⑻ 最高法院的三個至上是誰提出來的
"三個至上"這是顯然的邏輯混亂,作為司法機構只能有一個信條——憲法法律至上。至於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是應該通過立法途徑和司法監督來實現的,,而不是通過執行途徑(法院是執法的呀!!)來實現。應該是黨通過帶領人民制定和修改憲法和法律,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融入法律體系中。
將「三個至上」作為法院司法工作的指導思想,與其說將鞏固黨的事業,維護人民利益,不如說將為一些有權者提供干預司法的巨大便利。一旦在司法工作中還存在與法律同樣至上的准則(不管這些准則是多麼空洞),那些可以左右司法的人,就可以在法律於己有利的情況下適用法律,在法律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又能找到將法律棄之不用的借口。
⑼ 我在法院有三個民間借貸,都在執行階段了
三個民間借貸,都在執行階段了,現在法院發信息過來說要重審,估計是對版方也就是債務權人申請再審。
法院經過審查,可能也認為案件有錯誤,於是裁定再審。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⑽ 請問,在公安,檢察,法院三個部門辦案時間分別最長是多久
實踐中如果案件已經破獲,則羈押時間是有限制的,如
公安機關: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不得超過2個月;
2、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延長1個月;
3、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延長2個月;
4、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26條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可以再延長2個月;
5、發現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計算期限。
檢察院:
1、 審查起訴時間,1個月;
2、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法院:
1、普通程序一審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
3、二審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