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圖片證據如何提交給法官

圖片證據如何提交給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28 02:42:27

法官如何認定證據

個人認為:
法官斷案對於證據方面主要是看證據和案件的整個過程的關聯性、合法性以及證據的效力以及作用!各個證據之間的關系、相互有無矛盾、能否互相佐證,證據屬性及證明力大小,間接證據能否形成證據鏈及每個證據在證據鏈中的地位、作用等,綜合所有證據情況再認定證據的證明效力。
下面都是摘自的內容。
法官在行使司法裁判權時,必須重證據,重事實。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用證據和事實說話,離開了必要的證據和事實,就無法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證據和事實是適用法律的基礎。
長期以來,在審判工作中,由於受職權主義和過分強調判決追求絕對真實等觀念影響,在審理過程中我們希望法官窮極一切證據,認真調查取證,要把每一個案件的事實查清,證據搞准。從理論上講,法官應當努力追求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相一致,要盡可能地發現或揭示客觀事實,這種要求和期望本身是不錯的。
但問題的客觀事實和法律事實畢竟是不一樣的。因為任何案件都是發生在過去的、是對已經產生爭議或紛爭的事實進行事後認定。法官所面臨的案件事實已經「成為過去」,這些發生在過去的具體事件不可能完全再現或復原,且該具體事件也不可能通過科學實驗的方法來加以證明。這一事實只有親歷者和目擊者知曉,而親歷者和目擊者作為一個有情感的人,由於受各種利害關系以及自身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往往也不一定就能如實地、客觀地陳述已經發生了的事實,甚至出於某種利益考慮,會對這些事實進行違心的陳述或故意歪曲。作為法官而言,既不在現場,也無法將時光倒轉得知當時的客觀真實情況,法官無法將昨天情景重現。
因此,法官所認定的事實,就只能是運用基本的因果關系、辨證關系和邏輯推理等方法,以及依靠法官自身的社會經驗,對訴訟中雙方當事人提供的那些靜態的、凌亂的、孤立的和不完整的證據,按照事物發展一般規律以及基本的邏輯推理規律進行綜合,並根據內心確認為有效的證據,進行頭腦思維加工,最後建構起一個基本上「合情合理」 的、符合一定邏輯發展軌跡的法律事實。法官的基本職責和任務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使構建出來的法律真實為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以期大致重現客觀事實。
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證據是決定客觀事實真偽的基礎,沒有證據證實的事實是不能作為法院判決依據的,法官採用的證據必須是經過庭審舉證、質證、認證的證據,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也可以這么說,證據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的基石,證據的嚴謹性、邏輯性、關聯性成了法官認定案件事實的關鍵,作為法官,我們只能從已有的證據中發現事實,只能考慮從證據推導出的案件事實,只能考慮這些事實在法律上是否具有合法性。法官最後提交的也應該是一份層次清楚,論述嚴密,說理充分,准確無誤的判決書,應該是充分反映了當事人雙方舉證、質證全過程,並對每一項訴訟請求是否支持及其依據,援引的法律條文准確、清楚的判決書,離開了證據來談事實,等於在建造空中樓閣。
所以,實際發生的事實往往不被等同於法律上的「事實」,法庭上的事實只是被法庭上的證據證明了的情況,是通過法律認定後得出的法律事實,它也許是真實的事實再現,也許是不能真實反映客觀真實的假象。在我看來,法官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其對案件事實方面的把握要比其他人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更准一些。這個高和准就表現在:法官對事實的判斷應該是質疑的,要保證我的質疑得到認定,要確認有這種事實存在,必須靠證據說話,用證據來驗證。法官對事實的認定必須是最佳的、最具權威的,這種權威性表現在法官必須能夠吸收或反駁其他一切人的判斷,他人的判斷可能是片面的、或只涉及了一些事實片段,而法官對事實的判斷必須是全面的、能形成一個事實體系。所以,法官考慮的事實只能是該證據推導出的案件事實,只能是這個事實在法律上具有了合法性。

❷ 向法院提供證據可以直接快遞給法官嗎

不能,如此太不嚴肅,也不符合法律程序,必須當面遞交方可。

❸ 原告提交的證據清單法官需要轉交給被告嗎

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可以不經質證而直接認證 :
第一,無須出示內和質證的證容據,限於在庭前交換證據中,當事人沒有爭議的證據。「沒有爭議」指的是對不利於自己的證據的明確承認,即對於一方當事人所舉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表示認可或不提異議。
第二,審判人員必須將以上情況記錄在卷,並且在庭審中對當事人作出說明。「將以上情況記錄在卷」。
法律依據:
《證據規定》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沒有爭議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予以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❹ 打官司提供證據給法官,法官會給你什麼單子證明收到了嗎

打官司提供證據給法官,按照規定,法官收到證據應當是收取證據的法官會給一個收件單子證明。

❺ 對對方提交的證據有異議的法官怎麼認定

根據描述的情況,你是說問一下對方提交的證據有異議的返回怎麼認定,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是證據確鑿的話,那麼應該是判有罪的。

❻ 手機錄音如何作為證據交給法院

把手機錄音拷貝到光碟或u盤,方便法院播放留存,同時還應整理出一份專錄音文字檔予以對照屬。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6)圖片證據如何提交給法官擴展閱讀:

錄音證據的法律效力

首先,大部分當事人提供的錄音是一方在另外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秘密錄的,對於這種證據的限制主要有二:

一是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亦不能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

二是不得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如採取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

如果沒有違反上述規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其次,在訴訟實踐中,如果要使用錄音證據,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是應該提供原始載體,即錄音未經過處理,具有連續性、真實性。

二是錄音資料中記載的內容應當盡量清晰、准確,雙方就所談論的問題及表態均有明示。

三是除錄音證據外,還應充分提供其他證據佐證。

❼ 法官調取證據需要帶什麼手續

當事人需要提交申請調取證據的申請書,法官需要帶上工作證,單位介紹信

❽ 打官司,用錄音筆錄的錄音怎麼當證據提交給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要使錄音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二是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三是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另外,在採取偷錄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證據時,應當盡量採用先進的錄制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雜音干擾少的地方錄制。在偷錄中,應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錄制時間,並巧妙地引導或提示對方表明身份,以增強證據的可信程度。

❾ 向法院提供證據可以直接快遞給法官嗎

可以的,只要能夠交給法院的法官就可以,不過證據必須得在法庭上出示經過質證才能作為法院定案的依據,以免意外你可將證據的復印件快遞給法官,原件在法庭上出示更保險。

❿ 怎樣才能叫法官幫助搜集證據

任何一個法官都不會主動幫訴訟參與者搜集證據,法官是是中立的,不過你可以向法院提交證據搜集申請,如法院認為確有必要,會進行搜集

熱點內容
最高法院逮捕 發布:2025-09-04 22:51:57 瀏覽:407
李庄律師收費 發布:2025-09-04 22:47:33 瀏覽:668
免費法律援助中心官網 發布:2025-09-04 22:45:55 瀏覽:475
高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04 22:44:29 瀏覽:679
倉頡輸入法官方 發布:2025-09-04 22:43:19 瀏覽:174
豫章書院停辦法律責任仍得究 發布:2025-09-04 22:38:48 瀏覽:833
小學開展各項社團活動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4 22:30:36 瀏覽:626
法學雜志格式 發布:2025-09-04 22:06:10 瀏覽:587
雙身份證銷戶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4 22:05:58 瀏覽:768
經濟法主體最主要的是什麼 發布:2025-09-04 22:04:16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