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社會責任

法官社會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8 04:13:04

1. 律師存在的意義

簡單講,律師的工作同醫生有類似的地方。不同的是,醫生拯救的是人的生命健康權,而律師拯救的是人的人格和尊嚴的權利。自己的權利,不爭取,肯定沒有結果;爭取未必有結果。律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專業幫助作用,達因律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一直本著"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原則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朋友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任何權力,如果沒有制衡,就會走向腐敗。法官司法公權力也是一樣。文革期間,取消律師,檢察官很高興;不久發現沒有了律師,檢察官也沒有意義了;取消檢察官,法官很高興,不久卻發現自己也沒有存在的必要,要公安局一家就夠了。對於律師的地位和作用,當時的羅馬帝國皇帝曾經有如下的評論:「首先,所有的律師均為他們的訴訟當事人提供保護,使他們不超越爭訟功利所要求的限度,不超越爭吵的限度,使他們做訴訟所要求做的事情,避免侵害他人。因此如果某個蠻橫的人認為不應當根據理性而要採取謾罵進行爭訟,他的主張就將受到鄙視;實際上,不應當慫恿那些不顧爭訟主題,卻公開地或者狡詐地對自己的對手進行謾罵的人。那些在消解訴訟中產生的疑問並以其常在公共和私人事務中進行的辯護幫助他人避免錯誤、幫助疲憊者恢復精力的律師,為人民提供的幫助不亞於那些以戰斗和負傷拯救祖國和父母的人。因此,對於我們的帝國來說,我們不僅把身披盔甲,手持劍盾奮戰的人視為戰士,同樣認為律師也是戰士。因為那些受託捍衛榮耀之聲,保護憂慮者的希望、生活和後代的律師們也是在戰斗。」從這段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當時社會,律師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2. 結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現狀,談談全民守法對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意義

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全民守法是法治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全社會成員的共同意志為內容形成的法律規則體系,其生命力也必然在於全民守法。全民守法,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保證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全局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起點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迫切需要。

全民守法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法治從本質上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願望和根本利益的反映,因此自覺守法是主體地位的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封建文化傳統的國家,封建文化中的人治、專制、等級等觀念與現代法律精神格格不入。公民進行有序政治參與必須建立在全民守法的前提之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需要全民守法去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需要全民守法去弘揚和傳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需要全民守法去推動。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設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理論走向實踐、從精英走向大眾的必然趨勢。蘇格拉底說:「遵守法律是一種美德。」守法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行為規范,一種生活方式。近代法學家沈家本說:「法立而不守,輒曰法之不足,此固古今之大病也。」自覺地遵守和執行法律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全社會成員發自內心地尊崇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才不會僅停留在紙面上。

全民守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民守法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礎性工作。社會管理的目標在於法的實現。社會管理說到底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社會,使社會管理活動依法進行,從而實現秩序、民主、公平和正義。全民守法是政府和公眾在良性互動中實現善治的前提。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利益矛盾相互交織,一方面黨員幹部要堅持群眾路線不動搖,使各項決策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善於運用法律知識釋疑解惑,善於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善於運用法律機制理順社會關系。群眾的廣泛參與是現代社會管理的重要特徵。當前,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動和調整,公民積極參與社會意識明顯提高。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人在利用互聯網等手段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各項權利時,因為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而造成網路侵權。群眾不僅是社會事務的參與者,更是良好秩序的建設者。公民在社會管理中不能扮演消極的、被動的角色。全民守法是群眾有序參與社會管理的保證,只有全民守法,人民群眾才會在社會管理中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法治共識,社會管理創新才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法治基礎。

全民守法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守法是全民的責任,也是全民的福祉。全民守法是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也是實現公民權利的保障。科學立法是把人民群眾的意願通過憲法法律上升為國家意志,全民守法則是依靠人民群眾把憲法法律付諸實踐。法治建設的目標是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根本體現。人民不僅是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文明的實踐主體。只有堅持全民守法,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使人民群眾遵守法律的現實的和潛在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從而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全民守法的核心就是依法行使權利,積極履行義務,使自己的全部活動都在法律范圍內進行。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社會流動性增大,社會利益多元化、利益格局分層明顯,公民對涉及自身利益和權利問題十分敏感,公民通過法律渠道表達訴求、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全民守法是一種積極主動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理性表達和捍衛權利的動態過程。只有堅持全民守法,才能夠將人的需要轉化成法律上的權利。守法與維權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守法是維權的有力保證,而維權也必須依法進行。人民群眾在通過信訪渠道表達利益訴求的同時,必須維護黨和政府的威信,維護社會穩定。

全民守法是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的內在要求。一個有活力的穩定社會必然是一個全民守法的社會。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律是規范市場行為、調節利益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社會秩序不僅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有序流動、物流資金流安全,而且也有利於增強人們的競爭意識、開拓能力和創造力。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不僅有利於化解各類矛盾沖突,而且也有利於促進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

熱點內容
李庄律師收費 發布:2025-09-04 22:47:33 瀏覽:668
免費法律援助中心官網 發布:2025-09-04 22:45:55 瀏覽:475
高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04 22:44:29 瀏覽:679
倉頡輸入法官方 發布:2025-09-04 22:43:19 瀏覽:174
豫章書院停辦法律責任仍得究 發布:2025-09-04 22:38:48 瀏覽:833
小學開展各項社團活動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4 22:30:36 瀏覽:626
法學雜志格式 發布:2025-09-04 22:06:10 瀏覽:587
雙身份證銷戶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4 22:05:58 瀏覽:768
經濟法主體最主要的是什麼 發布:2025-09-04 22:04:16 瀏覽:299
女足刑法 發布:2025-09-04 22:03:25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