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理解了法官

理解了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28 07:51:26

❶ 《法官法》第十二條對初任法官的資格怎樣理解

根據本款的規定,在德才兼備的基礎上,初任法官除具備法官條件外,還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這里的「國家統一司法考試」,是指國家對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資格實行統一的司法考試制度,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在全國范圍內予以實施的一項考試制度。這里的「具備法官條件」是指初任法官必須符合本法第九條規定的條件。

即具有以下條件: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2.年滿二十三歲;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5.身體健康;6.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❷ 如何理解自由心證怎樣使法官的自由心證在法律框架內進行

自由心證的意思是法官對證據的效力自行決定,具體意思與法定證據制度相對。法回定證據的意思是答證據有多少效力在案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決定好了,比如對規定「對當場發現指紋的被告予以定罪」,則根據法定證據制度則該被告一定會被定罪,若按照自由心證則完全沒有法律規定,法官按照自己的推斷或常識等等來考慮該證據是否確定被告一定是犯罪的人。
至於如何實施,不去規定證據效力即可。

❸ 法官法第十二條對初任法官的資格怎樣理解

法官法第十二條對初任法官的資格標識的很明白,必須是中國國際,並且要求很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等條件才可以從事法官這個職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十二條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五)具備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者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或者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獲得其他相應學位,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六)從事法律工作滿五年。其中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學位,或者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從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別放寬至四年、三年;

(七)初任法官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適用前款第五項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擔任法官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本科畢業。

(3)理解了法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十四條初任法官採用考試、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人民法院的院長應當具有法學專業知識和法律職業經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從法官、檢察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產生。

第十五條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法官。除應當具備法官任職條件外,參加公開選拔的律師應當實際執業不少於五年,執業經驗豐富,從業聲譽良好,參加公開選拔的法學教學、研究人員應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相應研究成果。

❹ 普通人和專業法官對犯罪事實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普通人認為我知道他犯罪了就可以認罪,但是專業法官即便是知道他犯罪了,沒有相關的證據,證人也是無法證明他有犯罪事實的。

❺ 如何理解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

初任法官、檢察官職位的報考條件為:(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專法》、《中屬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任職條件和資格;(二)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三)年齡在23周歲至40周歲之間(1972年3月15日至1990年3月15日之間出生);(四)身體健康、五官端正;(五)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證或b證)。對具備法官、檢察官任職條件,並已經通過律師考試取得律師資格的執業律師和其他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可以視為已經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六)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符合上述條件的已具有公務員身份的科級以下幹部,經所在單位推薦、黨委組織部門同意,滿最低服務期限的,可以報考。已經被任命為法官、檢察官(包括助理審判員、助理檢察員)的,不得報考初任法官、檢察官職位。
初任法官、檢察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統一招錄,一律在基層法院、檢察院任職。上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一般從下一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優秀法官、檢察官中遴選。

❻ 怎樣理解「法官應當忠於法律」的職業倫理

法官應忠於法律,含義有一下幾點:法官在認定案件事實之後,要正確適用與案件事版實相對應的法權律;在做出判決時,不能徇私枉法,嚴格根據法律做出判決,確保法律公平公正;法官要嚴格恪守法律職業道德,做到審判獨立。

❼ 如何理解法官法36條中所審理的案件是指本人審理的嗎

第三十六條說的抄是"法官從人民襲法院離任後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法官被開除後,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沒有
所審理
的字樣
估計問的是:
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他不是指本人辦理的
是說這個這個法院的都不可以

❽ 如何理解辛普森主審法官所說的話 全世界都看到了辛普森的罪行 但是法律沒有

從這個案來件本身和美國的法治精源神上來理解:
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辛普森案幾乎堪稱鐵如山,兇手指定為他無疑。但美國司法體系下對程序的保障超過一切,他們認為無論事實看起來怎樣確定無疑,只有堅持依照正當的程序審判每一個案件才能保障每一個可能坐上被告席的人的權利,辛普森案中幾件至關重要的據在取方式或者是據能力上有問題,最終被排除在陪審團的審判依據之外。 法官的這句話是對美國司法的無奈,卻也同樣是對美國司法的自豪,或許在這件個案當中無法制裁被告,但正是這種全民族對程序的敬畏與遵行才能保美國在絕大多數案件中不會出現冤假錯案,算是為了實現程序正義必須付出的實體代價吧。 單純的理解這句話應該是案件的事實實際上非常清楚,理性的人都可以確信辛普森為兇手,但是在法律上,依照現有的取、質和審理程序無法認定他就是罪犯。

❾ 如何理解法官職業化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

公正是人類社會永恆追求的價值目標,法治是人類社會公正的最佳方式,而法院的超然地位,高度的司法權威,是法治必不可少的核心內容,司法公正已成為現代社會一種普遍的價值理念。司法公正要從抽象的理念變為客觀的社會現實,既需要公正的司法制度,更需要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的法官管理體制,對法官的權利、義務、地位和作用正確定位,對法官實施有效的管理,提高法官素質,是當前司法改革進程中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法官職業化順應了現代社會對法官專業化、素質化的要求,成為司法改革的首要問題。法官職業化是指法官是專門從事司法審判工作並具有一定權威和社會地位的特定職業和職業群體。「法官職業化」的提法承繼了法院內部流行的「法官精英化」的提法,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和司法改革中一種反思性、批判性的視點轉換,從一味地注重「規則因素」強調建規立制,轉換為對「人的因素」的重視。法官職業化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和要求。按照首席大法官肖揚院長2002年7月5日在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的說法:「法官職業化建設是提高法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是法院隊伍建設的一條主線。」

一、法官職業化的必要性

法官體制改革的復雜性,要求改革必須明確總體目標,確立改革中心,有重點地推進。我國現階段法官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應當是建立一整套符合法官職業特點,保障法官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有效機制,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素質法官隊伍,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法官管理體制改革,應當以推進法官職業化為中心來進行。

(一)法官職業化是法官履行職責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說:「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獨立對於法官依法行使審判權極為重要。審判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職業活動,法官依據自己對事實和證據的判斷、對法律的理解,對糾紛作出公正的裁判,為此法官必須嚴格遵守中立性、被動性、合法性、終極性等職業要求,而這一切都有賴於法官的職業化地位。沒有職業化的法官就不可能在復雜的社會利益糾紛中排除各種干擾,裁判公正就沒有保證。

(二)法官職業化是貫徹司法獨立原則的必然要求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司法獨立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模式下的司法獨立有本質的差別。人民法院在黨的領導下和人大監督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均不得干涉。司法獨立分為司法權獨立、法院獨立和法官獨立三個層次,司法權獨立是前提,法院獨立是基礎,而法官獨立是根本。沒有法官職業化,法官不獨立,法院獨立就不能落實到具體的審判中,就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司法獨立就沒有實質意義。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為法官職業化提供了法律依據。

(三)法官職業化是審判工作發展的客觀要求

要解決裁判質量不高、效率低等問題,滿足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與效率越來越高的要求,就必須賦予法官職業化的地位,因為這些問題都與法官沒有職業化有密切關系。只有法官職業化才能全面落實法官責任,增強法官審判能力,保證審判質量,提高審判效率。

(四)法官職業化是適應我國加入WTO形勢發展的新要求

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就必須履行承諾,遵守國際普遍通行的規則。法官職業化是當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現代司法原則,聯合國《世界司法獨立宣言》第2條規定:「每個法官均應自由地根據其對事實的評價和對法律的理解,在不受來自任何方面或任何原因的直接或間接的限制、影響、誘導、壓力、威脅或干涉的情況下,對案件秉公裁判。」世貿組織規則也對司法公正、效率、統一、透明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法官職業化適應了司法具有獨立性和透明性這一世貿組織規則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法院必須履行的義務。

❿ 如何理解西方國家的法官保障制度

西方國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權分立」理論基礎之上的,「三權分立」理論以權力分立和制衡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司法權與立法權、行政權分開、並立,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機關行使,由此形成了獨立的司法制度。
西方國家的司法機關組織體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組織構成,而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嚴格地說,不是司法機關。就法院組織體系而言,西方國家大多實行三級制,只有少數國家是四級制(如英國)。
西方各國的法官都依一定的程序產生,主要有任命、選舉兩種方式。大多數國家的法官由國家元首或議會或政府首腦任命產生。在任期上,西方大多數國家實行法官終身任期制。
西方國家強調司法獨立,而司法獨立的表現就是「法官獨立」。只有在構成法律規定的罪行時(如德國,故意枉法罪)才負法律責任。實踐證明,西方對法官的保障卓有成效。

以美國為例:
美國的法官制度作為英美法系中影響最大的法律制度,集中體現了對於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保障。本文探討了美國法官的選任、免職、辭職、退休、處罰、待遇以及行為規范、職業道德、再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制度。這對於深化我國的司法體制改革,特別是法官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美國有兩套法院系統,即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各有不同的管轄權。州法院管轄的范圍要比聯邦法院廣一些。比如,州法院對於幾乎所有的離婚和兒童監護案件、遺囑和繼承案件、房地產糾紛和青少年案件都有管轄權,並且審理大多數刑事、合同糾紛、交通違章和人身傷害案件。一般來說,聯邦法院可以審理涉及美國政府或者政府官員、美國憲法或聯邦法律以及州與州之間或者美國政府和外國政府之間的糾紛案件。即使案件本身並不涉及聯邦法律,但是參加訴訟者是不同州的公民或是爭議發生於美國公民和外國公民之間,該案件也可以由聯邦法院審理。聯邦法律要求聯邦法院和州法院互相承認對方的判決,但是按照憲法的有關條款,聯邦法律優先於任何與其沖突的州的法律。

熱點內容
2015安全規章制度考試答案 發布:2025-09-07 07:42:53 瀏覽:563
法律援助黨員工作述職 發布:2025-09-07 07:42:52 瀏覽:919
司法考試監考老師 發布:2025-09-07 07:24:53 瀏覽:281
CCTV12社會與法篇 發布:2025-09-07 06:53:23 瀏覽:29
行政法時間口訣 發布:2025-09-07 06:11:40 瀏覽:520
法律援助工作站宣傳信息 發布:2025-09-07 06:10:48 瀏覽:309
中級經濟法怎麼記憶 發布:2025-09-07 06:09:13 瀏覽:435
人窮道德高 發布:2025-09-07 05:58:42 瀏覽:2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結婚之夜 發布:2025-09-07 05:57:48 瀏覽:443
律師收取費用 發布:2025-09-07 05:49:35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