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訴訟代理人

法院訴訟代理人

發布時間: 2020-12-28 15:57:45

法院對訴訟代理人的資格有審查義務嗎

有審查義務。抄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② 法院開庭原告可以委託代理人嗎

法院開來庭,除了離婚案件,原告自可以委託代理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

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可以不出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2)法院訴訟代理人擴展閱讀

委託代理與法定代理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代理權的發生是基於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而不是由法律規定。

第二,代理的事項及許可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一般由被代理人自己決定,委託代理只能在被代理人的授權范圍內進行活動。

第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受訴人民法院遞交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聲明委託他人找為訴訟的訴訟文書,是委託代理人取得委託代理資格,為被代理人進行訴訟的證明文書。

③ 民事訴訟代理人有什麼規定

1、訴訟代理人分兩種:法定代理人和委託代理人;
2、【法定代理人】無訴專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屬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3、【委託代理人】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4、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和第五十八條

④ 民事訴訟委託代理人的手續怎麼辦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委託訴訟代理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委託他人代為訴訟,關繫到當事人對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處分,以及訴訟結果的承擔,為避免日後因委託范圍和許可權不清發生爭議,影響判決、裁定和調解的執行,法律要求委託訴訟代理人必須用書面形式,而且要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以表明委託訴訟代理人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的意思表示,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對訴訟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的訴訟活動負責。
2.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代理制度是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一部分,代理分為民事代理和訴訟代理,前者是為了幫助當事人實現民事法律行為,後者是為了幫助當事人實現訴訟法律行為。要求授權委託書記明代理事項,是要求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寫明委託他人干什麼?是從事某一民事活動,還是進行訴訟?代理訴訟的標的是什麼?訴訟代理人是代理當事人、法定代理人進行訴訟,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從事的代理行為,應當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承擔,超越代理權的行為,屬於無權代理,後果應當由代理人自負。因此,委託代理人必須寫明代理許可權,是委託代理人申請迴避、提供證據、陳述事實、進行辯論、申請訴訟保全和證據保全、請求調解、提出反訴、上訴、申請執行,還是僅就其中一項或者幾項授權代理。如果授權委託書沒有特別註明代理許可權,只寫「委託×××代理訴訟」,視為代理人有權為一切處分實體權利外的訴訟行為。

⑤ 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可以以訴訟代理人的身份在法院開庭嗎

具體情況不明不好講,從法律上來講,以親屬身份的話,可以,除此之外,一般不能。

⑥ 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有什麼區別呢

辯護人和訴訟代理區別如下:

一、對象不同:

前者針對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及自訴案件中的被告而設立的,後者針對自訴人、被害人、附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而設立的。

二、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進入刑事訴訟的方式不同:

前者除了因為委託進入訴訟,還可以通過法院指定進入訴訟,代理人進入訴訟,是受被代理人委託進入訴訟的。

三、 辯護與代理人的地位有較大差別,前者具有獨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檢察院及其他個人團體的干涉,後者必須在委託人依法授權的范圍內活動,因為代理人的行為不僅同被代理人在行為上有共同的效力,產生的法律效果由委託人全部。

拓展資料

辯護人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共享辯護職能。該訴訟功能獨立於投訴功能和審判功能。辯護人具有獨立訴訟參與人的身份,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辯護,獨立行使職權,維護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它既不受檢察官的意見影響,也不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意願的影響。它既不是「第二檢察官」,也不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發言人。

辯護人辯護制度有利於公安司法機關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刑事訴訟中,由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處於被追訴的地位,且人身自由往往也受到限制,因此,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案情,也無法收集到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材料,從而難以行使自我辯護的權利;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多數缺乏法律知識,不知道享有哪些訴訟權利,應當如何行使這些權利,也不了解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

因此,大多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正確運用法律為自己辯護,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辯護人主要是辯護律師,既有法律知識,又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便於全面具體了解案情,同時辯護律師又具有豐富的辯護經驗和嫻熟的訴訟技巧,能夠幫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正確行使辯護權,以便更加有效地保障其合法權益

⑦ 民事案件中,委託訴訟代理人為兩人,這兩個人都必須參加訴訟嗎謝謝回答

這兩個人可以都抄參襲加,也可以一個人參加,也可以一個人都不參加,就看你的委託協議是怎麼簽定的了,法院並沒有這樣的強制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第六十二條,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訴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八條規定,除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之外,當事人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為訴訟代理人。

⑧ 在法院立案必須由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進行嗎 相關依據在哪

當事人本人、律師、委託他人,都可以,但其他人在以你的名義提起訴訟時必須能夠證明你授權給他,否則可以認定無效,事後你可以否認,有些人都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按好心。

⑨ 人向法院提起訴訟代理訴訟需要哪些手續

關於民事訴訟案件的訴訟流程! 一審 起訴 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 不符合立案條件 裁定不予受理 裁定駁回起訴 不服 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 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 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 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 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達成調解協議 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 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 向法院告訴庭提出再審申請 未達成調解協議 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同意判決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 不同意裁判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上訴 向法院承辦人遞交上訴狀,並按規定交納上訴費,5日內法院向對方當事人送達上訴狀副本,對方15日內進行答辯 二審審理 維持原判 改判 發揮重審 宣判後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 如不服,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二審 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交換 上訴的裁定:又告訴庭審查後直接進行裁決 上訴的判決 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 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 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 改判 發回重審 宣判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行 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 申請再審 達成調解協議 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

⑩ 法院應訴,如果委託代理人,自己是不是不用去了

是否可以應區分不同情況:
1,如果當事人是全權委託的代理人的,內可以不用出庭;
容2,如果是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如離婚等)的,當事人應該出庭應訴;
3,如果不是全權委託的,當事人也應該出庭應訴;
4,具體可咨詢代理人,以對方答復為准。
一,相關規定:
1,按照民訴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2,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3,按照民訴法第59條規定,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二,參加民事訴訟:
1,因為民事案件的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參加訴訟活動是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2,如果上述人員不能親自參加訴訟或者需要第三人給予法律上的幫助,則可以委託代理人進行訴訟,但這不會喪失本人親自參加訴訟的權利;
3,對於離婚案件,委託了代理人後,本人也應親自出庭行使權利。

熱點內容
脫貧攻堅政策法律效力政策效應 發布:2025-09-08 05:15:05 瀏覽:787
貴州錦屏縣司法局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08 05:13:25 瀏覽:259
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發布:2025-09-08 05:04:59 瀏覽:839
湖南省土官轉業安置條例 發布:2025-09-08 04:43:46 瀏覽:799
規范性文件與行政規章 發布:2025-09-08 04:36:31 瀏覽:810
先進法院材料 發布:2025-09-08 04:35:03 瀏覽:161
德國婚姻法第17條 發布:2025-09-08 04:35:01 瀏覽:15
河南法官被打 發布:2025-09-08 04:34:58 瀏覽:574
對法治社會的認識 發布:2025-09-08 04:14:19 瀏覽:212
夏朝司法管理 發布:2025-09-08 04:14:19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