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夥法院不判
1. 兩人合夥投資開店散夥,對法院判決不服,過了很多年現在可以再找中級法院嗎
不可以。不服法院判決,必須在上訴期內提出上訴。
民事一審的上訴期是15天,超過即為放棄,法院判決生效。不存在什麼「過了很多年」再上訴的事。
2. 強制執行時沒有償還能力的能拘留嗎
如果被執行人無力履行判決,法院會終止或終結執行,不會拘留被執行人。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五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2)散夥法院不判擴展閱讀:
一邊是有償還能力卻欠債不還,一邊是案件勝訴卻久久拿不到錢。對付「老賴」,不用狠招是不行的。5月23日,鄭州二七區人民法院在「向執行難宣戰」動員誓師大會上,集中拘留了8名「老賴」。
李先生和於女士等人合夥開了一家美容店,後來散夥。根據當時簽訂的協議,於女士要在2013年7月1日前向李先生支付32萬余元。
李先生遲遲拿不到錢,將於女士告上法庭。2014年,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協議真實有效。但判決書下來後,執行遇到了困難。
今年5月13日,在於女士有償還能力而拒不履行判決的情況下,法院將其拘留。昨天,經過反復溝通,李先生和於女士達成協議,先一次性向李先生支付3萬元,之後按月支付剩餘款項。基於此,法院宣布對其提前解除拘留。
在5月23日的「向執行難宣戰」動員誓師大會上,法院發放了近900萬元執行款,集中拘留了8名「老賴」,邀請100多名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到場旁聽。
「4月20日以來,該院執行局開展4次夜間集中執行活動,目前司法拘留被執行人29人,發放執行款5000多萬元。」二七區人民法院執行局政委王愛平說,不要覺得久拖不還法院也沒辦法,對於這些有執行能力的被執行人,除拘留外,還要查清資產情況,使用拍賣等方式使其履行判決。
3. 原合夥人已解除自然人合作關系,因為散夥分配財產意見不統一,自然人要求其上法院裁定處理,結果原合夥人
是否構成需要法院下判斷,但根據你所說的情況至少已經構成盜竊罪嫌疑。
4. 能否向法院遞交散夥申請
可以的,如果其他合夥人不同意你退夥,是可以向法院申請的,需要准備一下材料:你和對方的身份證復印件、合夥協議以及其他能證明合夥財產的材料。
5. 餐廳合夥可以申請法院對餐廳封門嗎 3人共同出資合夥經營餐廳一間,其中一個合夥人要求散夥怎麼辦
你需要向法院提起訴訟,並在法院確定立案後才可對訴訟財產申請保護!你們合夥前有無就散夥作相關的約定,如有按約定處理!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
合夥人退夥的,在按照退夥時的生產經營和財產狀況進行必要的結算後,
原合夥人退夥(三)
根據以下兩種情況對其財產進行處理和退還:
合夥人退夥的,其他合夥人應當與該退夥人按照退夥時的合夥企業的財產狀況進行結算,退還退夥人的財產份額。退夥時有未了結的合夥企業事務的,待了結後進行結算。退夥時,經結算,企業的現實財產少於原始出資的,按現實財產折算的份額返還退夥人;企業經營持平的,將原始出資財產返還退夥人;企業經營有盈利的,要連同退夥人原始出資和應分得的收益一起返還退夥人。
合夥人退夥時,合夥企業財產少於合夥企業債務的,由合夥人依照合夥協議約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擔債務;合夥協議未約定虧損分擔比例的,由各合夥人平均分配和分擔。經結算,合夥企業財產少於合夥企業承擔的債務的,退夥人應當按合夥協議規定的虧損分擔辦法和比例,以自己的其他財產來抵補虧損分到自己名下的份額。
此外,退夥人對其退夥前已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與其他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即退夥人在依協議清退財產或承擔債務份額後,合夥企業分擔給某一合夥人的債務份額,該合夥人無力承擔,而該合夥企業的財產也不足以償付這種債務時,已退夥合夥人還必須與合夥企業的其他合夥人連帶承擔償付責任,因為這種債務發生於退夥之前,而且退夥人當時對企業的全部債務承擔的是無限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