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調解訴訟費
『壹』 庭前調解成功,訴訟費由誰承擔
這種情況是各自承擔一半。
『貳』 庭外和解要付訴訟費嗎
在法院立案前調解的,法院不收取訴訟費,但如果需要法院出具法律文書的,會減半收取訴訟費;如果在法院立案後調解結案的,法院會減半收取訴訟費。
法院的調解方式
調解方式是指人民法院調解民事糾紛案件、商事糾紛案件所採用的形式。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
1、訴前調解。
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幹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路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2、立案調解。
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
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後,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並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庭前調解是對適合調解的案件進行的先行處理程序,其顯著特徵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根據案情和實際情況達成調解協議或轉入庭審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2)法院調解訴訟費擴展閱讀:
調解的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庭外調解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四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第九十五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規定,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叄』 法院調解結案,訴訟費會退嗎會退多少
如果是調解結案的案件,退還一半費用。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六條 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費;
(二)申請費;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第十五條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3)法院調解訴訟費擴展閱讀: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九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當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二)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訴,第一審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又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第十六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七條對財產案件提起上訴的,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八條被告提起反訴、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決定合並審理的,分別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九條依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再審案件,按照不服原判決部分的再審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
『肆』 庭外和解和訴訟費的問題
1、法院應當出具民事調解書;
2、這個調解書與民事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對方不能履行調解書內容,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3、如果撤訴,可以退回一般的訴訟費,法院就不給出具民事調解書;
4、你不能撤訴,也不要怕花訴訟費(和解的時候,你可以要求對方支付一半的訴訟費),還是讓法院出具調解書有法律保證。
(4)法院調解訴訟費擴展閱讀:
訴訟費是指當事人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程序應當繳納的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費;
(二)申請費;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交納范圍
案件受理費包括:
(一)第一審案件受理費;
(二)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三)再審案件中,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
(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行政賠償案件。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當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二)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訴,第一審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又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下列事項,應當交納申請費:
(一)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和調解書,公證機構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二)申請保全措施;
(三)申請支付令;
(四)申請公示催告;
(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者認定仲裁協議效力;
(六)申請破產;
(七)申請海事強制令、共同海損理算、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海事債權登記、船舶優先權催告;
(八)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機構裁決。
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由人民法院按照國家規定標准代為收取。
當事人復制案件卷宗材料和法律文書應當按實際成本向人民法院交納工本費。
訴訟過程中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管等發生的依法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者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提供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翻譯的,不收取費用。
『伍』 法院調解要交訴訟費么
調解也要交訴訟費,但根據法律規定,調解結案的減半收取訴訟費,收取標準是按訴訟標的來收,而不是按調解後的實際金額來收。
『陸』 到法院起訴,經過調解後撤訴,起訴費怎麼算
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十五條以調解專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屬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五十三條案件審結後,人民法院應當將訴訟費用的詳細清單和當事人應當負擔的數額書面通知當事人,同時在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中寫明當事人各方應當負擔的數額。
需要向當事人退還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15日內退還有關當事人。
『柒』 打官司庭前調解,訴訟費怎麼收
庭前調解結案的案件,且需要法院出具調解裁定書的,訴訟費用減半,已經交納的,法院會依法退還。
在法院立案前就已經調解結案,是不需要交納訴訟費的。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十五條
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八條 訴訟費用的種類和交納
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案件受理費外,並按照規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按照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
(7)法院調解訴訟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 調解的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四條 調解組織形式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第九十五條 協助調解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 調解協議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九十七條 調解書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 不製作調解書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捌』 案件起訴後變為法院調解,起訴方的訴訟費怎麼處理
調節的話,按撤訴處理,訴訟費減半收取
『玖』 調解結案是不是退一半訴訟費,怎麼退
以調解方式結案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三: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訴訟費退費工作流程
1.法律文書生效後,當事人向案件承辦法官提交退費申請。
2.承辦法官當日對退費申請進行審核,填寫《人民法院訴訟費用結算通知書》,並經相關負責人審批。
3.當事人持《人民法院訴訟費用結算通知書》及相關材料到法院財務窗口辦理退費業務。
4.財務人員當場對退費業務及相關資料進行審核,開具《人民法院訴訟費專用票據(退費)》,辦理退費業務。
(9)法院調解訴訟費擴展閱讀:
訴訟費退費范圍
(一)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退還案件受理費。
(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減半退還案件受理費。
(三)案件在法庭調查終結前提出減少訴訟請求數額的,多請求部分予以退還。
(四)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移送、移交的案件,訴訟費全部移交所接收案件的人民法院。
(五)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並將案件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的,當事人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予以退還;移送後民事案件需要繼續審理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不予退還。
(六)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案件,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申請費不予退還。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原因消除,恢復訴訟、執行的,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申請費。
(七)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將案件發回重審的,應當退還上訴人已交納的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八)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退還當事人己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九)判決生效後,勝訴方預交但不應負擔的訴訟費用,人民法院應當退還,但勝訴方自願承擔或者同意敗訴方直接向其支付的除外。當事人拒不交納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十)其他依法應當退費的情形。
對「勝訴先退」所形成的應由敗訴方交納的訴訟費,由案件承辦法官負責向敗訴方追繳訴訟費;敗訴方拒不交納需要強制執行的,案件承辦法官應將有關材料和生效法律文書移交立案部門立案後,轉執行部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