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決無罪

法院判決無罪

發布時間: 2020-12-29 04:42:52

❶ 無罪被關,法院該如何判決

可能是行政拘留

❷ 1,被法院判無罪有幾種情況

刑法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專件,或屬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法令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七條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四)行使國家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❸ 法院判決構成犯罪,免於刑事處罰,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

既然法院判決構成犯罪那就不是無罪判,而是有罪判決;
免於刑事處罰是指因某些原因犯版下罪行,需要刑權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既然法院判決構成犯罪,免於刑事處罰,那就不能轉為治安處罰了。(治安處罰是針對一些較輕違法行為的一些處罰,這些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當然是有罪判決,免於刑事處罰就是不判刑罷了,也不轉為治安處罰,法院雖然免於刑事處罰,但是是否還有其他判決,比如罰款,賠償等,既然法院判決了就按判決辦理,不再轉為治安處罰。

❹ 檢察院認定有罪法院判決可能無罪嗎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對公訴案件進行審判的時候,如果證據不足版或者犯罪現實不清等情形權的,可以判處犯罪嫌疑人無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二百零一條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❺ 檢察院公訴有罪,法院判無罪可以嗎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對公訴案件進行審判的時候,如果證據不足或者犯罪現實不清等情形的,可以判處犯罪嫌疑人無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二百零一條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5)法院判決無罪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8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以下內容:

1.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查明犯罪事實、情節,是正確定罪量刑的前提,查明證據是否確實、充分,是正確定罪量刑的依據和基礎。

在查明犯罪事實和取得確實、充分證據的基礎上,應當對犯罪的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恰當進行鑒別。犯罪的性質與罪名互相聯系,密不可分,如果只認定了犯罪性質,而不認定具體的罪名,性質也難以定準。因為在同一性質的犯罪中,法律又規定了若干罪名。可見,審查犯罪性質與審查具體的罪名,應當同時進行。

2.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人民檢察院追訴犯罪應當客觀、全面,因此,在審查起訴時要注意審查有無遺漏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3.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人民檢察院的職責之一,因此,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案件時,必須查明犯罪嫌疑人有無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第15條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作了明確的規定。

4.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5.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過程,也是對偵查工作進行法律監督的過程。因此,人民檢察院對案件進行審查時,要注意審查偵查人員的偵查活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法律手續是否完備等,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❻ 一般情況下法院判決無罪情況有哪些

刑法第十一抄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法令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七條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四)行使國家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❼ 請問法院可以判決當事人無罪嗎

1.法院可以判決犯罪嫌疑人無罪,但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實踐中一般是公訴機關指回控的罪名證據不足,法答院依法判決犯罪嫌疑人無罪。
2.圖片新聞中涉及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判決無罪。除非正當防衛等事由抗辯外,沒有人有權自行終結他人的生命,即使大家都認為其是罪大惡極的。一個人是否有罪需要由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如果確實要判處死刑,還需要由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署死刑執行令,再由人民法院執行死刑。新聞中,七旬父親可能會因故意殺人而被判決犯故意殺人罪,但是在量刑時會減輕處罰。

❽ 法院最終宣判無罪,能不能申請國家賠償

要看具體情來況。屬於《國家賠源償法》規定賠償范圍的,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刑事賠償范圍:

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❾ 案子交到法院後一定要判刑嗎有可能判無罪嗎

刑事訴來訟源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證、核實被告人是否實施了犯罪,是否應當受到刑罰的處罰以及應當受到何種刑事處罰的活動。我國適用的是無罪推定原則,即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未經法院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的原則,是堅持以事實為根據,在法院判決被告人有罪之前,不認其為罪犯,但也不排除其有犯罪嫌疑,而是實事求是地進行偵查,客觀地收集有罪、無罪、罪重輕的各種證據,根據事實確定犯罪的有無。該原則明確了人民法院才有定罪權,除人民法院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和個人包括檢察機關都無權行使該權利。那麼經過公訴後,是否一定會判刑呢?很明顯,是不一定的,法院審理刑事案件結果並不一定是有罪判刑,可能會判決無罪,也可能判決有罪,甚至判決免於刑事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即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❿ 案子到了法院被判無罪的幾率大嗎

基本上等於零。
一個普通的刑事案件,由公安機關進行偵查內取證,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容期間有眾多專業人士審核把關,如果遇到疑難的,公安與檢察機關都有專門的機構進行討論。即使案件到了法院,法院也有審判委員會進行討論,如果法院認為不構成的犯罪,一般會建議檢察機關撤回起訴。在這樣的程序下,最終判處無罪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零。
除非,法院與檢察院二家,對案件存在嚴重的分歧,法院認為是無罪的,而檢察機關仍然強行起訴,要求法院作出判決。

熱點內容
下列哪一個主題要對網路謠言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9 06:29:38 瀏覽:591
2016社會工作政策法規真題 發布:2025-09-09 06:24:23 瀏覽:74
加強全國人大對立法工作的領導 發布:2025-09-09 06:18:16 瀏覽:649
行政法各部分內容的關系 發布:2025-09-09 06:18:08 瀏覽:189
2016徐匯區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09 06:18:05 瀏覽:338
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會 發布:2025-09-09 06:11:59 瀏覽:954
夫妻連帶責任是什麼法律 發布:2025-09-09 06:09:43 瀏覽:581
刑法講課稿 發布:2025-09-09 06:08:58 瀏覽:687
法律知識資格考試制度 發布:2025-09-09 06:03:48 瀏覽:504
法治觀念名言 發布:2025-09-09 06:03:05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