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法院剝奪
Ⅰ 被法院判決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的黨員+可以不開除黨籍嗎
被法院判決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的黨員需要開除黨籍。
根據《中國共產內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容二條 黨員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被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1)黨員法院剝奪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
第十三條 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也不得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另有規定不準重新入黨的,依照規定。
第二十四條 一個違紀行為同時觸犯本條例兩個以上(含兩個)條款的,依照處分較重的條款定性處理。
一個條款規定的違紀構成要件全部包含在另一個條款規定的違紀構成要件中,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
Ⅱ 黨員被檢察院起訴但還法院還未判刑的,開除黨籍適用紀律處分條例第幾章
中共國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章第30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版除黨籍處分權: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規定是法院判後再行處分,但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事實查清,檢方決定提起公訴時或認定要提起公訴時,就會根據做實的罪行或錯誤先行組織處理。避免在判決中體現政治身份還是中共黨員的身份出現的審判文書中。
Ⅲ 被法院認定有罪但免於刑事追究的黨員如何進行黨紀處分
對於黨員有罪而免於刑事處罰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和決專定及其認屬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
第三十三條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和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Ⅳ 非黨員能進法院黨組嗎
非黨員不能進法院黨組。
黨組成員的職務有:黨組書記(一般由院專長兼)、副書記、黨組成屬員(分別由副院長、紀檢組長、政治部主任兼),黨組成員為單數。黨組成員屬於黨內職務,均由上級黨委任命。
黨組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成立的小組。黨組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黨組的任務主要是負責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討論和決定本單位的重大問題;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團結非黨幹部群眾,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指導機關和直屬單位黨組織工作。
黨組的設立和黨組成員,由批准成立黨組的黨組織決定。
Ⅳ 黨員李某因故意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其所在黨組織應給予其什麼處分
黨員刑事處罰如果是故意犯罪,就要開除黨籍,如果不是故意犯罪,像這種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的,就不會有開除黨籍的處分
Ⅵ 黨員2010年5月被法院剝奪政治權利一年,現在已經過去了,是不是沒事了,還是紀委可以隨時都能處理,開除黨
要雙規的
Ⅶ 紀委依據法院的判決給予黨員開除黨籍處分後當事人不服到紀委申訴應如何答復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章第30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專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屬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紀委依據法院的判決,給予黨員開除黨籍處分,主要是依據上述規定作出的。按照「司法優先」的原則,紀委對法院判決的犯罪事實,不再調查核實。
當事人如果提出申訴,可以給他講明處分所依據的違紀事實(即《判決書》中認定的犯罪事實,作出的生效判決)和黨紀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章第30條)。司法判決變更前,不予受理。如果他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依據有關司法程序向有關司法機關提出申訴。待司法判決作出變更後,再向黨組織提出申訴。
需要注意的是,紀委依據法院的判決給予黨員開除黨籍處分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應當以已生效的判決(終審判決,或被告人放棄上訴權)為依據;二是製作處分決定書時,直接援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章第30條規定,不再具體區分違紀人的違紀性質,以免造成被動。
Ⅷ 問題:黨員犯盜竊罪,法院判決單處罰金5000元,黨員應受什麼處罰
黨員在依法承擔刑事處罰的同時,還要承擔黨紀處罰。
《中國共產黨黨員專紀律處分條例》屬
第十條 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
Ⅸ 已被法院判決的黨員能否擔任黨內職務
只要還是黨員且未在處分期內就可以擔任黨內職務,但實際上,如果是在刑事訴訟程序內,因無法履行黨內職務的職責,也不會讓你擔任黨內職務,即使還沒有免除黨內職務。更何況已經有一審判決,更不能再任命職務了。
Ⅹ 一位黨員挪用資金6萬元,應該給於什麼樣的黨紀處罰依據是什麼 法院判處免於刑事處罰,請問黨紀應該給予什
給予留黨察看處分或開除黨籍處分。
人民法院的免予刑事處罰的判決,屬於有罪判決;
挪用資金五萬元以上,在刑法上屬於數額較大,在黨的紀律處分條例中屬於情節嚴重。
有關規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節選)第三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
第三十三條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和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第九十九條企業(公司)或者其他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超過三個月未還,或者進行營利活動,或者進行非法活動,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挪用本單位資金不退還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時間不足三個月,但數額較大的,依照本條規定處理。
中紀委《關於共產黨員在經濟方面違法違紀黨紀處分的若干規定(試行)》節選)
第二十六條黨和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中的共產黨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時間超過3個月,或者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挪用數額不滿1000元的,給予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其中情節輕微的,可免予處分;數額在1000元以上不滿3000元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留黨察看處分;數額在3000元以上不滿5000元的,給予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處分;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挪用數額不滿500元的,給予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其中情節輕微的,可免予處分;數額在500元以上不滿1000元的,給予嚴重警告或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數額在1000元以上不滿2000元的,給予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處分;數額在2000元以上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構成其他違法違紀行為的,合並處理。
挪用公款不退還的,以貪污論,根據其數額和情節,依照本規定第四條處理。
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扶貧、防疫、支前款物的,或者由於挪用公款給國家、集體或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從重或加重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選)
第三十三條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第二百七十二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節選)
十一、公司董事、監事或者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較大不退還的,依照本決定第十條規定的侵佔罪論處。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節選)
七十六、挪用資金案(刑法第272條第1款)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
2、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佔、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節選)
三、根據《決定》第十一條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資金罪。
實施《決定》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挪用本單位資金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為進行非法活動,挪用本單位資金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責任。
挪用本單位資金案發後,人民檢察院起訴前不退還的,依照《決定》第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