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人民法院
1. 國際刑事法院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國家的在任國家元首發布逮捕令是誰
設在荷來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源2009年3月4日以涉嫌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正式對蘇丹總統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發出逮捕令。這是國際刑事法院自2002年成立以來首次對一位現任國家元首發布逮捕令。
2. 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一個行政主體嗎
人民法院不是行政主體,屬於審判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3. 房產被多個法院查封在第一個查封法院確權
房產被多個法院查封,適用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中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法釋[2004]15號)
第二十五條 查封、扣押、凍結協助執行通知書在送達登記機關時,登記機關已經受理被執行人轉讓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的過戶登記申請,尚未核准登記的,應當協助人民法院執行。人民法院不得對登記機關已經核准登記的被執行人已轉讓的財產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查封、扣押、凍結協助執行通知書在送達登記機關時,其他人民法院已向該登記機關送達了過戶登記協助執行通知書的,應當優先辦理過戶登記。
第二十八條 對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其他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查封、扣押、凍結解除的,登記在先的輪候查封、扣押、凍結即自動生效。
其他人民法院對已登記的財產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協助進行輪候登記,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應當允許其他人民法院查閱有關文書和記錄。
其他人民法院對沒有登記的財產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製作筆錄,並經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執行人員及被執行人簽字,或者書面通知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4. 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被稱為
一個案件復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制判即告終結的制度被稱兩審終審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4)第一個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一審終審的特殊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依照本章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5. 我最先到法院起訴,也是第一個拿到判決書,那後面起訴的人會執行在我前面嗎
強制執行需要到法院執行局申請。
6. 民事案件第一個沒有結束別人起訴我是不是是得等第個案件結束以後法院才能受理
作為被告,如果先後被不同的原告起訴,法院會根據起訴時間的先後加以審理。第一個案件審理結束後,才會審理第二個原告起訴的案件。
7. 開廳那天,法院法官的第一個問題會怎麼問,開場白會怎麼說
法院開庭審理民抄事案件,主審法官宣布:
今天 市 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二)庭在這里公開(或不公開) 開庭審理原告 訴被告 糾紛一案,由審判員 ,也就是我擔任審判長,和審判員(或人民陪審員) 依法組成合議庭,現在宣布開庭,
宣布法庭紀律,
當事人的權利(申請迴避、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最後陳述)義務(遵守法庭紀律、履行調解判決義務),
發問:是否聽清,是否申請迴避,
首先進行法庭調查,由原告宣讀起訴狀,
被告進行答辯,
法庭歸納本案爭議焦點:
原告提交證據,被告進行質證,
被告提交證據,原告進行質證,
法庭調查結束,下面進行法庭辯論,先由原告發表意見,
被告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結束,進行最後陳述,由原告發言,被告發言,
宣布休庭,宣判時間另行通知,
看筆錄簽字。
8. 第一個是什麼字什麼山大法院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是山東大學直屬醫院,跟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一樣都是直屬的
9. 第一審和第二審在同一個法院嗎
不是,二審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如果一審是基層法院,二審是中級法院。如果一審是中級法院,二審是高級法院。
10. 我國級別最高的法院共有幾個
我國級別最高的法院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10月22日,辦公大樓現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以維護憲法法律尊嚴為己任,秉持司法為民之理念,致力於構築法治社會基礎,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
自成立以來,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發正義之聲,以司法解釋行法治之策,把握時代脈動,體察社會需要,滿足人民期望,弘揚法治精神,是憲法法律的忠誠守護者。
(10)第一個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除最高人民法院外還有如下級別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對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1、依法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2、依法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專門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是中國統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管轄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並不是經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聯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