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講民法典

法官講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0-12-31 23:35:39

A. 法典法就是指法官法嘛

不是。兩者分別是大陸法系和英美普通法系的主要法律形式。
世界主要三大法系包括大陸法系、普通法系和伊斯蘭法系。
大陸法系主要是法典形式的成文法,即法典法,如拿破崙的《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
普通法系主要是判例法的形式,即以法官先前的判例為依據,所以又稱法官法。

B. 新民法典未適行對現在的法官判案有影響嗎

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
在未適行前,對現在的法官判案不會有任何影響。

C.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區別在於:

1、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2、訴訟程序不同。前者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後者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具有抗辯式的特點,同時還存在陪審團制度。

3、法律適用不同。大陸法系習慣用演繹形式,英美法系習慣用歸納的形式。

4、法律分類不同。大陸法系分為公法和私法,英美法系分為普通法、平衡法,公法指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結構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

5、法律編纂不同。大陸法系傾向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傾向單行法。當代英美法系雖然學習借鑒了大陸法系制定法傳統,但也大都是對其判例的匯集和修訂。

(3)法官講民法典擴展閱讀:

兩大法系的主要差異有:

第一,法律淵源。從法律淵源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具有制定法的傳統,制定法為其主要法律淵源,判例一般不被作為正式法律淵源(除行政案件外),對法院審判無約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傳統,判例法為其正式法律淵源,即上級法院的判例對下級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有約束力。

第二,法典編纂。從法典編纂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採用系統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單行的法律和法規。當代英美法系雖然學習借鑒了大陸法系制定法傳統,但也大都是對其判例的匯集和修訂。

第三,法律結構。從法律結構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基本結構在公法和私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傳統意義上的公法指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結構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

從歷史上看,成文法代表立法機關(議會)的法律,普通主要代表審判機關(法官)的法律(判例法)。所謂衡平法是在普通法不能彌補損失的情況下所適用的法律,衡平法是對普通法的補充規則。

第四,法律適用。從法律適用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法官在確定事實以後首先考慮制定法的規定,而且十分重視法律解釋,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適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確定事實之後,首先考慮的是以往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與判例加以比較,從中找到本案的法律規則或原則,這種判例運用方法又稱為「區別技術」。

D.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1、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淵源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以及本車參加的國際條約。

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構成的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規定來審判案件,法官對成文法的解釋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

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3、在法律思維方式方面:大陸法系屬於演繹型思維,英美法系屬刊納式思維,注重類比推理。

4、在法的淵源方面:大陸法系中法的正式淵源只是制定法,英美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淵源。

5、在法律的分類方面:大陸法系國家般都將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作為法律分類的基礎,英美法系則是以普通法與衡平法為法的基本分類。

6、在立法技術方面: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一般採用法典的形式,英美法法系國家的立法一般採用單行的法律、法規的形式,而不採用法典的形式。後來,英美法法系也開始逐步採用法典的形式,但從本質上講,其主要是判例法的規范化。


聯系:

1、兩者都重視法洽。

2、兩者的法律淵源都含有制定法。

3、兩者在二戰後有趨同趨勢比如都進行法典編纂.

4、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法,本質上都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5、判例法其實裡面也有制定法,當法官遇到新問題沒有實例可以照搬,就會根據陪審團的最後表決,在依照一定法律原則的基礎上,自由心證,宣布判決這種判決實際上是法官制定了法律。大陸法系也會考慮曾經的判斷。

6、如果法官遇到一種新的案例,法律上沒有很明確的規定,這時候不能擅自判決,在經過合議庭審理,並且已經提交審判委員會後,那麼考慮以前的判決就是首選,這種以前的判決可以是比照式的,也可是法律解釋類的。兩大法系在趨於融合。

(4)法官講民法典擴展閱讀:

大陸法系是指歐洲大陸上源於羅馬法、以1804 年《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各國法律,所以大陸法系也稱羅馬法系或民法法系。

1896 年,德國以《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制定了《德國民法典》,該法典以後為一些國家所仿效,故大陸法系又稱為羅馬一德意志法系。

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英國法系」、「判例法系」。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

指英國從11世紀起主要以源於日耳曼習慣法的普通法為基礎,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國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

英美法系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在普通法的基礎上,另有一個更加直接體現公平、正義和良心的「衡平法」。

如果普通法與它發生沖突,法官一般會選擇適用衡平法。這即所謂司法是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原則所在。衡平法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平衡法,主要適用於民商事案件。

中國的司法理論和實踐中,是沒有衡平法這個概念的。法官比較拘泥於法條,很少有公平正義的考量。

這一點,從法律思想上說也有淵源,那就是韓非子以降的法家傳統,這個傳統以穩定統治為第一要務,不那麼注重民生與人權。

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承襲的法系基本上都是大陸法系,即以制定法為判案依據。

不過現在最高院每年都要公布一些經典案例,引導各地在司法實踐中加以參考,這說明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也在慢慢融合。

E.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概念及其兩者的聯系與區別

一、兩大法系的主要差異有:

1、法律淵源不同。

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淵源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以及本車參加的國際條約,但不包括司法判例。

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構成的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法律結構不同。

大陸法系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飲食的規范做統一的系統規定,法典構成了法律體系結構的主幹。

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習慣用單行法的形式對某一類問題做專門的規定,因而,其法律體系在結構上是以單行法和判例法為主幹而發燕尾服起來的。

3、法官的許可權不同。

大陸法系強調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規定來審判案件,法官對成文法的解釋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

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4、訴訟程序不同。

大陸法系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突出法官職能,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而且,多由法官和陪審員共同組成法庭來審判案件。英美法系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法官只是雙方爭論的「仲裁人」而不能參與爭論,

與這種對抗式(也稱抗辯式)程序同時存在的是陪審團制度,陪審團主要負責做出事實上的結論和法律上的基本結論(如有罪或無罪),法官負責做出法律上的具體結論,即判決。此外,兩大法系在法律分類、法律術語、法學教育、司法人員錄用和司法體制等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二、聯系:

大陸法系大致以德法的法律傳統和司法傳統為代表,比如拿破崙上台後就制定了著名的「拿破崙法典」,主要是民法典。

經過歷朝歷代的創制與完善,法國建立起了包括各個部門法的完備的法典。德國也是。以著名的「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德意志民族也在長期司法實踐中建立起了一個完備的成文法典。

(5)法官講民法典擴展閱讀:

大陸法系的特點:

1、全面繼承羅馬法:吸收了許多羅馬私法的原則、制度,如賦予某些人的集合體以特定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有權的絕對性,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某人享有他人所有物的某些權利;侵權行為與契約制度;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結合制度等。

還接受了羅馬法學家的整套技術方法,如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人法、物法、訴訟法的私法體系,物權與債權的分類,所有與佔有、使用、收益權地役權以及思維、推理的方式。

2、實行法典化,法律規范的抽象化概括化。

3、明確立法與司法的分工,強調制定法的權威,一般不承認法官的造法功能。

4、法學在推動法律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法學創立了法典編纂和立法的理論基礎,如自然法理論、分權學說、民族國家理論等,使法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由法學家來完成。

F. 22歲姐姐拒絕撫養2歲弟弟的案件,法官在2020年依據2021年才能生效的民法典來判案,對不對

22歲姐姐拒絕撫養來2歲弟弟的案源件,法官在2020年依據2021年才能生效的民法典來判案是不對的,但是現行已經生效的《婚姻法》規定了,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6)法官講民法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G.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區別。

一、代表國家不抄同:

1、大陸襲法系:

大陸法系代表國家為法國、德國、日本等

2、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代表國家為英國、美國、加拿大等

二、源自不同:

1、大陸法系:

源於羅馬法、以1804 年《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各國法律,所以大陸法系也稱羅馬法系或民法法系。

2、英美法系:

源於日耳曼習慣法的普通法為基礎,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國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

(7)法官講民法典擴展閱讀

英美法系根據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進行判別誰是誰非,不看重學歷威望,用平民組成陪審團,即便沒有明文規定,只要不符合陪審團判別是非的觀念就是違法。

這樣可以避免不法分子鑽法律的空子,而且可以解決更多容易產生爭議的案件,也有利於人們道德素質的進步。

而法國法典成為歐洲大陸各國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的楷模,標志著近代意義上大陸法系的模式的確立。隨後在德國,在繼承羅馬法、研究和吸收法國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典。

熱點內容
戴雪英憲精義法治原則 發布:2025-09-12 03:28:19 瀏覽:785
王澤鑒勞動法 發布:2025-09-12 03:02:47 瀏覽: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2:58:28 瀏覽:129
婚姻法夫妻財產論文 發布:2025-09-12 02:48:32 瀏覽:250
刑事訴訟法知識題庫 發布:2025-09-12 02:35:35 瀏覽:916
合同法1011條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508
公房買賣條例 發布:2025-09-12 02:32:46 瀏覽:270
司法局都調查什麼 發布:2025-09-12 02:21:06 瀏覽:841
法規拼音 發布:2025-09-12 02:18:49 瀏覽:361
代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2:13:19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