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是依

法官是依

發布時間: 2021-01-01 09:59:31

法官是否應該依法裁判如不按法律條款是不是就不公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法官都應依法裁判,實現公平和正義。其次,如你不服一審法院作出的裁判,可自接收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上訴,由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❷ 為什麼說中國的法院和法官是依法治國的最大障礙

1、這是個偽命題。應該說,在依法治國進程中,中國法院和法官任重而道遠,有回很問題需要答改進。
2、中國法院是脫胎於行政管理體系,在建國之初,很多基層法院院長由縣長兼任,後期雖然不是兼職,也是作為政府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文革期間砸爛公檢法。法院名存實亡。
在改革開放後,法院的工作獲得長足發展。
當前,新一輪司法改革,正在淘汰不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滯後思維和人員及管理制度,正在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3、依法治國不是法院一家之事,而是全社會之責。
黨委領導制訂依法治國方針政策;
人大監督導依法治國方針政策落實;
政府執行落實依法治國方針政策;
監察委監察依法治國方針政策落實過程的違法違紀之事;
檢察院對依法治國方針政策的落實實行法律監督;
法院依法審判依法治國過程發生的各類具體糾紛。

❸ 法官是否應當依法依規正確引導雙方當事人參與庭審訴訟

法官有庭審指揮權,其應當正確引導當事人參與庭審訴訟,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
採納謝謝

❹ 二審法官是否不以法律為依據,為所欲為,隨意判決

法官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假如是你所說的,那他不要在那裡混了。

❺ 法官有法不依故意錯判是否屬於知法犯法

在民事、行政案件審理中,如果法官故意違背事實、法律作出裁判,情節嚴重回的,構答成枉法裁判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當事人如不服法院判決,可以依法上訴或申訴。

如果有證據證明法官存在一般違紀,可以向該中級法院的紀檢組監察室舉報,如果不相信這個中級法院的紀檢部門,也可以向該中級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即省高院紀檢監察部門舉報反映。

如果有證據證明該中級法院法官存在貪污或者濫用職權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或省檢察院舉報反映。

(5)法官是依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有關懲戒制度的若干規定(2003年6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76次會議通過)

第五條 法官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嚴禁有下列行為:

(一)在審判和執行工作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枉法作出裁判或者決定;

(二)為謀私利或者徇私情偏袒一方當事人,故意違反法律規定,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放棄自己的權利;

(三)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

❻ 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變更案由

法院受理後,被告花炮公司在答辯中認為原告主張的部分賠償項應由某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支付,並向法院申請追加保險公司為本案被告,法院追加保險公司為本案被告。本案中,法院承辦法官依據原、被告提供的證據及庭審查明的案件事實,認定原告起訴的侵權行為不成立,事實上原、被告應當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勞動爭議,案由為一級案由勞動爭議下屬的四級案由保險待遇糾紛,系契約之訴。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35條之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本案中,雖已查明原、被告系保險待遇糾紛,法院承辦法官依職權告知了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認為契約之訴根本不成立,堅持不變更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變更案由。
【分歧】本案中,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變更案由,主要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立案案由與審理查明事實不一致時,法院可以直接以結案案由變更立案案由,並按變更的案由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作出相應的判決。主要理由為:人民法院確立案由應當以最終查明的法律關系為標准確定案件的案由,不應當受當事人起訴的訴訟請求案由的限制,故在依法履行釋明義務後,可以依職權變更該案案由。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院不能依職權改變本案案由。主要理由為: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僅是對法官的釋明義務,原告對該建議不是應當接受,原告有自由處分權,其可以接受該建議,也可以不接受該建議,繼續堅持按原來起訴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只能依據原告以侵權關系為主要內容的訴訟請求確立案由,至於查明的雙方系勞動合同關系履行中發生的勞動爭議,只能作為被告對原告侵權關系不成立的抗辯理由,不能依職權變更該案案由。就本案而言,法院只能按照原告的侵權訴訟請求,依據查明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勞動爭議的事實,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對於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屬於另一法律關系,並非本案解決范疇。
【評析】筆者傾向於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案由的選擇權在當事人。一般情況下,案由應依據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的性質確定。如果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與法院查明的法律關系不一致時,法院有權以審理查明的訟爭法律關系性質確定或變更案由。但法院必須依照《民事證據規定》第三十五條之規定向當事人作出釋明,當事人不願變更的,法院可直接裁判予以駁回,案由仍以法院查明的法律關系為准。
第二,法院依職權變更案由,代替當事人選擇請求權,有越俎代庖之嫌,會把訴訟上的利益、風險進行最優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對方當事人利益的最劣化過程,有違法院角色的中立性原則和公平原則。
第三,即使法院依職權變更案由,亦未必最優方案。本案中,原告認為案由是健康權糾紛,系侵權之訴;法院承辦法官根據查明的事實認定為一級案由勞動爭議下屬的四級案由保險待遇糾紛,系契約之訴。侵權之訴和契約之訴的選擇,從可能獲得的訴訟利益如賠償數額來進行選擇,侵權之訴當優於契約之訴,因為後者缺乏精神損害賠償且受合理預見性原則的限制;但從舉證責任上選擇,則契約之訴應當優於侵權之訴,因為後者對原告的舉證責任要求更高。一旦法院依職權變更了本案案由,為當事人選擇了訴訟路徑卻使其走上了敗訴之路,當事人如何面對?
綜上,立案案由與審理查明事實不一致時,法院不應該依職權變更案由,應採用當事人主義為主,同時融入職權主義的法官釋明和指導來解決問題。

❼ 如果法官有法不依是什麼行為

瀆職行為!
你可以做如下事情:1,直接向他提出警告;2,向法院的領導,也就是他回的直接上答級投訴;3,如果涉及到具體的辦案和訴訟,你可以上訴到高一級的法院;4,如果法官在辦案中有違法行為,可以向同級檢察院反映和投訴,因為檢察院是監督法院的;5,向當地政法委和人大反映;6,你最好請一個律師或者找一個懂法律的人,幫你收集證據。
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

❽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的審判人員嗎

是的。法官來是依法行使國自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8)法官是依擴展閱讀:

法官的義務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❾ 法官的依據是什麼

從前有個富商生性吝嗇,他兒子在外面借了許多債,他不肯償還,兒子只好言明等父親版死後再還。權有一天兒子實在等不及了,就和債主商量要活埋父親。他們替富商沐浴更衣,硬把他放入棺材。

過路的法官聽到商人呼天喊地的聲音,便前來詢問。富商在棺材裡聽見後,以為有救了,便喊道:「救命呀!大人!我兒子要活埋我!」

法官質問富商的兒子:「你怎麼能活埋你的父親呢?」

做兒子的答道:「大人,他在騙你,他真的死了!不信你問他們。」

法官轉身問周圍的人:「你們都能作證嗎?」

「我們作證。」眾債主回答。

於是法官對棺材裡的富商說道:「我怎麼能相信你原告一個人呢,難道這么多人都說謊嗎?」說完,他一揮手宣判道:「埋吧!」

熱點內容
2015黃河道德講堂 發布:2025-09-12 13:08:43 瀏覽:559
以車抵債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2:48:28 瀏覽:834
佛山司法考試考點 發布:2025-09-12 12:42:11 瀏覽:84
公司治理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2 12:34:39 瀏覽:486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2 12:23:53 瀏覽:386
論跨國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2025-09-12 12:23:19 瀏覽:87
武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12:11:01 瀏覽:8
行政法學年論文 發布:2025-09-12 11:58:55 瀏覽:230
經濟法李昌麒讀後感 發布:2025-09-12 11:41:24 瀏覽:424
道德經80 發布:2025-09-12 11:38:28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