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偏向

法官偏向

發布時間: 2021-01-02 02:20:37

法院法官在判決時明顯偏向被告,作為原告該如何做

如果原告覺得法院的法官在判決時明顯偏向被告,在上訴期限內是可以向上一級法院上訴的,讓二審法院審理本案。

㈡ 法官有點偏向另一方當事人,當事人可否申請該法院迴避此案如何申請

迴避制度是指審判人員具有法定情形,必須迴避,不參與案件審理的制度。所謂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規定禁止審判人員參加對案件審理的情形。迴避制度是保證案件獲得公正審理的制度。

如果只是感覺上偏向另一方當事人,沒有法定迴避情形的或沒有證據的,無法要求法官迴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五)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第二條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迴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一)未經批准,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
(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報銷費用的;
(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第三條 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第四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第五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擔任其所在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第六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或者根據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舉報,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違反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經核查屬實,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七條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認為審判人員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並將有關意見反饋舉報人。
第八條
審判人員明知具有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迴避或者對符合迴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迴避決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的規定予以處分。
審判人員明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具有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規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作出正確決定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第九條
本規定所稱審判人員是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本規定所稱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
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司法鑒定人員、勘驗人員的迴避問題,參照審判人員迴避的有關內容執行。
執行員在執行過程中的迴避問題,參照審判人員迴避的有關內容執行。

㈢ 打官司法官偏向對方怎麼辦

判決後上訴……

㈣ 主審法官有偏向對方當事人,可不可以向院長反應情況

如果主審法官確實有偏向對方當事人的情節,您可以向院長如實反應情況。

㈤ 法官明顯偏向另一方,該如何處理

打官司打的來是證據,准備充源分的證據,熟悉相關的法律條文,做好答辯,法官只可能在判決中利用自由裁量權做出偏袒,但一般不會違反相關法律,如果發現在庭審中法官確實有違規操作行為,可以向其領導或上級主管單位反映,如果發現其與對方有利害關系,可以向法庭申請迴避,

㈥ 一審二審法官都有明顯的偏向怎麼辦

一審和二審是依法公開審理的。一審判決之後你有權上訴。如果你對於法版院的工權作缺乏基本的信任,坦白說,就沒有必要繼續要求法院通過訴訟渠道予以解決了。如果對一審判決不服,看看庭審筆錄以及法院判決的理由,想想是否與自己的理解有出入,如果認為自己有道理,且一審法院沒有採納,或者在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上有誤,就上訴吧。在上訴狀中把你的理由陳述清楚。

㈦ 有證據證明法官偏向被告該怎麼投訴

「有證據證明」,這句話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這也只是本方自己認為的。如果是一審,可以提起上訴(二審法官不會再偏向的);對二審判決不服的,如果有證據證明,判決錯誤的,可以立即申請再審。因此,在這里提醒一句:打官司,關鍵靠證據,最好不要有這種只要判決不利本方,就是「法官偏向對方」的想法。如前所述,一個法官無法一手遮天!有證據在手,必定能夠得到糾正。

至於投訴,可以直接向其庭長反映情況;也可以向其分管院長或院長直接反映情況;也可以向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還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同時,如果涉嫌違法犯罪的,可以向當地的紀委或檢察機關控告或舉報;還可以向當地的黨委辦公室、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反映情況;如果有確鑿證據的,時機成熟時,可以在當地知名網站上披露相關的事實(必須實事求是,否則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工作辦法》

1、第二條 舉報中心受理對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機關其他工作人員,高級人民法院正、副院長以及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下列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

(一)貪污受賄;

(二)徇私枉法;

(三)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四)隱瞞或者偽造證據;

(五)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秘密;

(六)違法採取強制措施;

(七)故意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八)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九)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十)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

(十一)亂收費、亂拉贊助等違反訴訟費管理規定的行為;

(十二)為案件指定律師或者為律師介紹案件;

(十三)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其他違法違紀行為。


2、第十三條 舉報事項經查證屬實,使違法違紀者受到應有的懲處,並為國家、集體挽回或者減少損失的,對舉報人可酌情給予獎勵。

㈧ 法官如果偏向哪一方,這官司還能在這打嗎

你可拒絕調解。等一審判決後,如不服,可到上一級法院上訴。

㈨ 二審中法官偏向一方怎麼辦

對於一審法院審理和判決不服的,可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提起上訴的一方是上訴人,回一審的相對一方是被除數上訴答人。上訴人可以就法庭對證據的調查是否清楚、採信是否得當,適用法律法律是否准確,審理程序是否違法等提出異議,但不可以直接攻擊法院或法院。但若有法官違法、違紀的直接證據,也可以向同或上級法院的審判監督部門揭發或檢舉,或向檢察院舉報,這是必須要指名道姓的。如是對二審(終審)不服,則不能上訴了,只能審訴。也可以向檢察院提出抗訴申請,由檢察院提起抗訴。對違法、違紀的法官也可以向同或上級法院的審判監督部門揭發或檢舉,或向檢察院舉報。

熱點內容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2 12:23:53 瀏覽:386
論跨國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2025-09-12 12:23:19 瀏覽:87
武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12:11:01 瀏覽:8
行政法學年論文 發布:2025-09-12 11:58:55 瀏覽:230
經濟法李昌麒讀後感 發布:2025-09-12 11:41:24 瀏覽:424
道德經80 發布:2025-09-12 11:38:28 瀏覽:40
雙證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9-12 11:37:51 瀏覽:35
北京市司法局律師管理 發布:2025-09-12 11:24:53 瀏覽:47
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發布:2025-09-12 11:14:57 瀏覽:931
2018年經濟法基礎車船稅 發布:2025-09-12 11:14:44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