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不允許撤訴

法院不允許撤訴

發布時間: 2021-01-02 02:51:46

Ⅰ 民事訴訟法:什麼情況下,法院不允許當事人撤訴

《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款規定:「判決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內法院裁定。另外《最高人容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1條更加明確規定了: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

Ⅱ 什麼情況下法院不準許撤訴

對被告應訴後參加了審理且案件事實已查清的案件,原告申請撤訴,應當經過被告的同意,版否則權,不應同意原告撤訴,以利於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此時如果還准許當事人撤訴,必將使糾紛回到未訴之狀態,法院及相對方當事人已進行的訴訟活動將失去意義,而且還可能因原告的重新起訴而造成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

Ⅲ 撤訴時間限制的法律規定

1、從法律角度講,撤訴是對自己訴訟權利的放棄,一般情況下,只要法院沒有宣判,原告就可以申請撤回起訴。

2、但是,如果違法的案件,法院可能不會准予撤訴。或者在法庭辯論終結後申請撤訴的,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也不會准予撤訴。

3、在一審中,原告在判決前隨時可以提出撤訴,是否准許由法院決定,實踐中各地法院對此的操作慣例並不相同。在二審中,有權撤訴的不是原告,而是上訴人,同理,是否准許,由法院決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三十八條 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許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

法庭辯論終結後原告申請撤訴,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許。

第二百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准許本訴原告撤訴的,應當對反訴繼續審理;被告申請撤回反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3)法院不允許撤訴擴展閱讀:

當事人起訴後又撤訴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做有利於權利人的理解,符合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

申請撤訴的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原告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撤訴不影響原告和被告之間本訴的進行。

2、撤訴必須是原告自願。申請撤訴是原告處分自己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行為,除非原告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強迫原告申請撤訴,審判人員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動員原告申請撤訴。

3、撤訴必須合法。申請撤訴的時間必須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申請撤訴的人必須是有申請撤訴權的人;申請撤訴在實體上不得有規避法律的行為,不得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有損於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4、撤訴必須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當事人行使處分權,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

Ⅳ 請問不準許撤訴的情形有哪些呢(附相關法律條文)

案件涉及到侵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法院就不準許撤訴。

一審判決宣告前,原告申請撤訴的,一般情形下,法院應當准許,但具有5種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不準許撤訴。
這5種情形分別是: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已經開庭審理且合議庭已經形成評議意見的,或適用簡易程序裁判文書已經製作完畢只待宣判送達的;民事行政案件、侵權賠償案件已經達成調解協議的;原告申請撤訴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告濫行訴權或以敗壞他人聲譽為目的,惡意訴訟的;行政案件的原告迫於行政機關壓力而申請撤訴或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且未做出實質性改變的。

二審法院應准予上訴人撤訴,從審判實踐看,遇有下列情況,不宜准予撤回上訴:
1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應當予以糾正或發回重審的;
2發現上訴人為了規避法律而申請撤訴,如果同意上訴人撤回上訴,勢必侵害被上訴人合法權益的;
3如果雙方當事人均提起上訴,而僅有一方申請撤回上訴,二審人民法院應維護另一方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不因一方當事人申請撤回上訴而終止訴訟;
4在第二審程序中,行政機關不得改變其原具體行政行為。上訴人如因行政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而申請撤回上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人民法院不準撤回上訴的裁定,只是駁回了上訴人的撤訴請求,不涉及實體問題,因此第二審程序仍將繼續進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Ⅳ 未繳納案件受理費不允許撤訴法律有規定嗎

未繳納案件受理費不允許撤訴法律有規定嗎?可以。但是,你必須將第一次交納訴訟費的收據原件及第一次撤訴的裁定書一起交給立案法官。有的法院還可能規定,必須由第一次案件的承辦人簽字,才能抵扣第二次的訴訟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一十三條 原告應當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預交或者申請減、緩、免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裁定按撤訴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通知》
二、關於當事人未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或者申請費的後果當事人逾期不按照《辦法》第二十條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或者申請費並且沒有提出司法救助申請,或者申請司法救助未獲批准。
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內仍未交納案件受理費或者申請費的,由人民法院依法按照當事人自動撤訴或者撤回申請處理。
(5)法院不允許撤訴擴展閱讀:
按撤訴處理的情況為:
(1)原告或上訴人未按期交納訴訟費用。
(2)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
(4)原告應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交納,或申請緩、減、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納訴訟費用的,按撤訴處理。
(5)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訴處理。
(6)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法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Ⅵ 民事案件中哪些情況法院不允許撤訴

民事訴訟中不準撤訴的情況:
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已經開庭審理且合議庭已經內形成評議意見的容,或適用簡易程序裁判文書已經製作完畢只待宣判送達的;原告申請撤訴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告濫行訴權或以敗壞他人聲譽為目的,惡意訴訟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訴法的意見第161條規定:「當事人申請撤訴……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結合《民法通則》第58條之規定,當事人撤訴行為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裁定不準撤訴:
1、雙方惡意串通撤訴,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的。如實體法規定違法合同的處理除返還原物或賠償損失外還要追繳財產,若雙方違法,應沒收雙方所得財產,收歸國庫。所以若雙方惡意串通規避法律責任,從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時,理應不準撤訴。
2、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不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

Ⅶ 哪些民事訴訟案件法院不可以按撤訴處理

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一、被告反訴的;
二、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專是否准許,屬由人民法院裁定。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Ⅷ 如何向法院申請撤訴

民 事 撤 訴 申 請 書

申請人:XXX,性別,出生日期,民族,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回,聯系電話。

被申請答人:XXX,性別,出生日期,民族,家庭住址,身份證號,聯系電話。

申請請求:申請人於××年××月××日起訴被申請人借款糾紛一案,已由貴院依法受理,現申請撤回起訴。

事實和理由:

申請人XXX於二0 年 月 日向貴院起訴XXX借款糾紛一案,貴院已經受理,案件號為:(2014)XXX民初字第XXX號,現申請人XXX和被申請人XXX已經達成和解協議。因自身合法權益得到維護,現申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申請撤回起訴,請貴院予以批准。

此致

XXX人民法院

申請人:XXX

二0 年 月 日

熱點內容
公司治理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2 12:34:39 瀏覽:486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2 12:23:53 瀏覽:386
論跨國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2025-09-12 12:23:19 瀏覽:87
武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12:11:01 瀏覽:8
行政法學年論文 發布:2025-09-12 11:58:55 瀏覽:230
經濟法李昌麒讀後感 發布:2025-09-12 11:41:24 瀏覽:424
道德經80 發布:2025-09-12 11:38:28 瀏覽:40
雙證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9-12 11:37:51 瀏覽:35
北京市司法局律師管理 發布:2025-09-12 11:24:53 瀏覽:47
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發布:2025-09-12 11:14:57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