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決前裁定

法院判決前裁定

發布時間: 2021-01-02 10:41:38

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裁定和判決是法院兩種不同的法律文書,其適用的范圍、要求也各不相同。
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決定。大部分裁定主要是解決訴訟進行中的程序問題。
裁定,有民事裁定與刑事裁定之分。按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裁定主要適用於下列范圍:(1)駁回起訴。(2)關於訴訟保全和先行給付。(3)准予或者予撤銷。(4)中止或者終結訴訟。(5)補正判決書中的失誤。(6)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按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裁定主要適用於下列范圍:(1)駁回起訴。(2)駁回上訴或者抗訴。(3)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4)停止執行死刑。(5)依法應予減刑或者假釋等。裁定須用書面的應製作裁定書,採用口頭的則記入筆錄,於發生法律效力時執行。對准許上訴的裁定,應予裁定書中註明。
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終結時就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決定。是法院行使審判權的體現。依案件性質,有民事判決和刑事判決之分。民事判決在於解決雙方當事人關於民事權利、義務的爭執。刑事判決在於解決確定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應否處刑、如何處刑以及刑罰的執行方法等問題。從程序上說,它是結束案件的審理,因而是終局裁判。從內容上說,它是解決案件的實體法上的事項,所以是實體裁判。此外,依法院審查不同,還可分為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和再審判決。判決時必須製作判決書,於發生法律效力後交付執行。
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過程中,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對各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和審理案件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作出的結論和決定。但二者的適用是有嚴格區別的:(1)解決問題的性質不同。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就實體所作的決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2)適用范圍不同。刑事判決在於解決確定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應否處罰、如何處罰以及刑罰的執行方法等問題;民事判決在於解決雙方當事人關於民事權利、義務的爭執。(3)採用形式有所不同。判決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而裁定則可書面或口頭形式作出。例如延期審理、傳喚未到庭的證人。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等可以製作口頭裁定。但必須將口頭裁定記入筆錄。(4)發生法律效力的條件和時間不同。刑事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10日,刑事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5日。在此期間內不上訴和不抗訴的,在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第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不準上訴。民事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民事裁定為10日。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第二審法院的判決是終審判決,不準上訴。宣布後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民事裁定主要是解決程序性質問題,特別是其中不少是屬於人民法院指揮程序的性質,固而不準上訴,而只能提出復議。屬於第二審法院的終審裁定。也是不準上訴的裁定。裁定一經宣布和送達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如移送管轄、改朗或延期審理中止或終結訴訟、補正判決內容失誤的裁定等。如准許上訴裁定,在上訴期內不上訴,期限屆滿後發生法律效力。(5)裁定在訴訟或者執行過程中都可以使用,一個案件可能有幾個裁定;判決則是終局性的,每個案件只能有一個判決。

㈡ 人民法院的判決與裁定有什麼不同

判決書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版,包括民事判決書、權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裁定書是審判機關為處理訴訟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而依法製作的訴訟文書。
判決書和裁定書是法院出據最多的法律文書。
一、數量不同
一個案件只能有一個判決書,而可以有數個裁定書。判決書即最後案件結果的判決書,但也有是以裁定書結案的。
二、性質不同
判決書只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而裁定書既可解決實體問題,也可解決程序問題。
三、上訴期間不同
判決書必須以書面形式下發,而裁定書可以以口頭形式下發。不服判決書和裁定書可以上訴 ,但是判決書皆可上訴,上訴期限為15天。而裁定書除了部分可,上訴外,其餘均不可上訴,上訴期限為10天。

㈢ 法律-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有什麼區別嗎

汗!感覺像在大學的考試一樣
裁定與判決的區別-
-
1、判決解決的是案回件的實體問題;裁答定是解決訴訟中的程序事項
2、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判決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3、裁定可採用書面形式,也可採用口頭形式;判決只能採用書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的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上訴外,其他裁定一律不準上訴;一審判決可以上訴。
民事判決,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依照法律,對審理終結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案件,就當事人民事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或者就確認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作出的決定,民事判決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判決書。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執行的過程中,為保證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就發生的訴訟程序問題作出的決定。民事裁定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書。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決,雖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作出的決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
民事裁定解決訴訟中的程序問題,而民事判決解決的則是訴訟中的實體問題。
2、
民事裁定所依據的是程序法,民事判決所依據的是實體法。
3、
裁定可以在訴訟的過程中作出,而判決一般只能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㈣ 法院判決書,法院執行書,法院裁定書是否有前後順序

一般情況下是有先後時間順序的,法院判決書,法院裁定書在先,法院執專行書在後,法院判屬決書,法院裁定書是製作法院執行書的權源或依據。但也有法定的裁定書和執行通知再先(裁定先予執行並發出執行通知書)而判決書再後的情形。還有隻有裁定書而沒有判決書和執行通知書的情形(不予受理或駁回訴訟請求)。

㈤ 法院判決書能隨便更改嗎

1、判決書下來後能改。改的前提條件是判決書有錯誤。2、判決書,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院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書有一審程序的判決書、二審程序的判決書和審判監督程序的判決書等幾種類型。3、一審判決書如果沒有生效,可以向上一級法院上訴,由上一級法院改判;如果是二審判決書或者一審判決書已經生效,可以在6個月之內申訴,或者向檢察院申訴,請求檢察院抗訴。案件進入再審後改判。4、以民事判決書為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一百七十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5、《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6、《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㈥ 法院判決與裁決的區別

1、適用的事項不同。裁定解決的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目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內揮訴容訟,清除訴訟中的障礙,推進訴訟進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目的是解決民事權益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2、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根據的事實是程序性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人民法院認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實體法,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3、形式、上訴范圍、上訴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而判決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准許當事人在裁定後10日內上訴,其他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而判決允許上訴的范圍比較廣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在判決作出後15日內准許上訴。裁定的效力可以相應改變,如對中止訴訟的裁定,在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應作出恢復訴訟程序的新裁定;而判決的效力及於實體,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

熱點內容
2018法律責任競合 發布:2025-09-12 08:34:09 瀏覽:718
婚姻出軌民法 發布:2025-09-12 08:33:19 瀏覽:244
工作指引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8:33:18 瀏覽:153
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問題 發布:2025-09-12 08:33:15 瀏覽:600
科技使得道德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08:14:50 瀏覽:596
科技型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08:05:50 瀏覽:615
合同法調整部門 發布:2025-09-12 07:57:42 瀏覽:914
行政法規以上本數 發布:2025-09-12 07:37:44 瀏覽:931
法治人治的關系 發布:2025-09-12 07:35:41 瀏覽:230
研究生實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07:34:52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