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吳冰
㈠ 如何理解勞動仲裁的「終局裁決」
80-680 問:?答:《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規定的終局裁決,也稱「一裁終局」制度,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指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二是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除法律特別規定外,用人單位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訴;三是指仲裁裁決發生法律效力後,當事人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四是終局裁決有范圍的限制,具體包括兩類裁決:一是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可簡稱為小額爭議案件;二是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可簡稱為勞動基準爭議案件。五是勞動者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六是企業可以對終局裁決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但需有證據證明仲裁裁決存在法定違法情形;七是企業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在勞動者沒有起訴的情況下,可以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勞動者已起訴的,該起訴被法院駁回或勞動者撤訴後,企業才可以向中級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參考法規: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第48條、第49條;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13條、第15條。例:吳冰是深圳市某外企公司網路技術員工,2008年與公司簽訂了3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合同履行期滿1年時,該公司要求提前解除合同,並向吳冰下達了「終止勞動合同通知」,要求吳冰5天內交接工作,並同意5天內向吳冰支付經濟補償金1萬元。5天期滿,公司未向吳冰支付經濟補償金,吳冰於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受理後進行審理,全面支持了吳冰的請求,終局裁決公司支付吳冰1萬元經濟補償金。公司經調查發現,仲裁庭的一位仲裁員劉某是吳冰的大學同學,且有證據證明劉某與吳冰最近有聯系。該公司認為劉某應該依法迴避而未主動提出迴避,遂向所在地的中級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法院受理調查後,裁定撤銷仲裁裁決。吳冰收到撤銷仲裁裁決書後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獲得法院支持,終審判決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1萬元。解: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點:l 企業與員工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數額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金額的,屬於終局裁決范圍;l 程序違法的仲裁裁決,企業有權申請撤銷;l 勞動者有事實依據的合法權益,最終仍然會得到法院支持,企業不能逃避應承擔的責任。本案中,吳冰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1萬元,低於深圳當地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金額(1.2萬元),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的終局裁決范圍內,但由於仲裁員沒有依法迴避而導致仲裁裁決被撤銷,但是吳冰合法的實體權利最終通過合法程序得到了法律保護。操作提示:1)法律明確規定的企業義務,企業最節省成本的方式是遵循法律規定,無謂的纏訟只會讓企業徒增解決爭議的成本。2)在終局裁決中,既包括經過所有仲裁程序而最終做出的兩類事項(小額爭議和勞動標准爭議)的終局裁決,也包括屬於該兩類事項的先行裁決,都是自做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㈡ 如何理解勞動仲裁的「終局裁決」
80-680 問:?答:《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規定的終局裁決,也稱「一裁終局」制度,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指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二是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除法律特別規定外,用人單位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訴;三是指仲裁裁決發生法律效力後,當事人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四是終局裁決有范圍的限制,具體包括兩類裁決:一是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可簡稱為小額爭議案件;二是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可簡稱為勞動基準爭議案件。五是勞動者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六是企業可以對終局裁決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但需有證據證明仲裁裁決存在法定違法情形;七是企業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在勞動者沒有起訴的情況下,可以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勞動者已起訴的,該起訴被法院駁回或勞動者撤訴後,企業才可以向中級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參考法規: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第48條、第49條;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13條、第15條。例:吳冰是深圳市某外企公司網路技術員工,2008年與公司簽訂了3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合同履行期滿1年時,該公司要求提前解除合同,並向吳冰下達了「終止勞動合同通知」,要求吳冰5天內交接工作,並同意5天內向吳冰支付經濟補償金1萬元。5天期滿,公司未向吳冰支付經濟補償金,吳冰於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受理後進行審理,全面支持了吳冰的請求,終局裁決公司支付吳冰1萬元經濟補償金。公司經調查發現,仲裁庭的一位仲裁員劉某是吳冰的大學同學,且有證據證明劉某與吳冰最近有聯系。該公司認為劉某應該依法迴避而未主動提出迴避,遂向所在地的中級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法院受理調查後,裁定撤銷仲裁裁決。吳冰收到撤銷仲裁裁決書後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獲得法院支持,終審判決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1萬元。解: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點:l 企業與員工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數額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金額的,屬於終局裁決范圍;l 程序違法的仲裁裁決,企業有權申請撤銷;l 勞動者有事實依據的合法權益,最終仍然會得到法院支持,企業不能逃避應承擔的責任。本案中,吳冰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1萬元,低於深圳當地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金額(1.2萬元),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的終局裁決范圍內,但由於仲裁員沒有依法迴避而導致仲裁裁決被撤銷,但是吳冰合法的實體權利最終通過合法程序得到了法律保護。操作提示:1)法律明確規定的企業義務,企業最節省成本的方式是遵循法律規定,無謂的纏訟只會讓企業徒增解決爭議的成本。2)在終局裁決中,既包括經過所有仲裁程序而最終做出的兩類事項(小額爭議和勞動標准爭議)的終局裁決,也包括屬於該兩類事項的先行裁決,都是自做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因員工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用人... 職工工作地與企業注冊地不一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