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全面評查
㈠ 法院的案件質量評查報告怎麼寫
你這個問題,普通人是不好回答的。因為普通人不可能接觸到這種業務。想幫都幫不了你。
㈡ 法院案件庭審評查由哪些部門實施
法院案件庭審評查由審判管理辦公室組織實施。
一般情況下,審判管理辦公室會從各審判庭抽調業務骨幹法官,和審判委員會委員,組成評查小組,逐個對庭審進行評查。
㈢ 上級法院把案子轉到原審法院評查是啥意思
就是發回重審的意思,要用另外的幾個法官組成合議庭來審理,不會存在先入為主的情況。
㈣ 最高法院評查刑事案件是什麼意思
對下級法院的監督與審查工作。
㈤ 法院案件質量評查程序和實體指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案件質量評查辦法(試行)》中規定:
第二條 案件質量評查,是指回對答各類案件的程序、實體及法律文書的質量進行的檢查和評定。
各類案件主要包括法院審結的一審、二審、死刑復核、復查、再審、國家賠償確認、減刑、假釋和執行等案件。
法律文書主要包括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調解書等。
第五條 案件質量評查採取常規評查、專項評查和重點評查等方式。
第六條 常規評查,是指各級法院對各類審結、執結案件的質量進行的定期評查。常規評查應按本院結案總數和法官個人結案情況確定相應比例。
第七條 專項評查,是指各級法院根據審判和執行工作的實際,對已審結、執結的某類案件進行的專門性評查。各級法院每年都應組織開展專項評查。
第八條 重點評查,是指各級法院對可能存在質量問題的個案進行的重點評查。主要包括:
1、當事人多次上訪、申訴的案件;
2、上級法院改判或發回重審的案件;
3、本院再審改判的案件;
4、下級法院對本院改判或發回重審有重大不同意見的案件;
5、黨委、人大和上級法院轉辦可能涉及質量問題的案件;
6、其他可能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案件。
㈥ 法院的評查卷宗報告 怎麼寫
共和國
㈦ 如何加強案件的評查工作,確保案件質量
司法公信力的基礎在於審判工作質量,案件質量評查是審判活動中面向社會的重要環節和內容,是社會公眾衡量審判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尺,對司法公信力的影響至關重要。在當今時代條件下,各種媒體高度發達,社會生活日益透明,法官的司法行為和案件的任何差錯或瑕疵,都有可能被放大在社會公眾面前,成為輿論炒作的熱點。開展案件質量評查活動,就是要從審判工作的細節著手,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強化訓練、提高水平,促進各級法院一線法官審判辦案整體素質的提高。 最高人民法院與河南省法院高度重視案件質量評查工作的開展,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關於在全員崗位大培訓中開展庭審評查和裁判文書評查活動的通知》,對開展「兩評查」活動作出具體部署。河南省高院為促進案件質量評查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迎接最高法院的「百萬案件評查」活動的總結驗收,在總結近幾年評查工作的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制定了2012年案件質量評查工作計劃。對於,下面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進一步深化對評查工作的認識 搞好案件質量評查工作,首先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即對實行案件評查制度有一個正確的、理性認識,以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自覺性。大多數案件質量評查員對案件質量評查有錯誤的認識,主要表現在:1、認為案件評查無非是走形式,應付檢查,何況評查人員的業務水平未必就比審判員強,往往草率了事。2、法官一年辦這么多案,出現錯別字、漏字等現象是在所難免的,這些都是小毛病,無需進行案件質量評查。3、都是一個單位的同事,進行案件質量評查,沒有問題還好,如有問題,進行通報糾錯,抹不開情面。上述這些觀點說明一部分同志對案件評查制度的作用和效果沒有搞清楚。要走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消除影響案件評查工作的主觀不利因素,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統一「規范、保障、促進、服務」審判執行工作的指導思想。建立案件評查制度是維護司法公正的需要。司法公正與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恆的工作主題,是對審判工作的根本要求。維護司法公正,最基本、最核心、最具體的就是要確保辦案質量和提高司法效率,具體到每一件案件上,就是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案件質量評查工作,做到程序合法,認定事實准確,證據確鑿充分,裁判文書准確無誤,說服力強。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無法體現司法公正。 2、切勿忽視小錯誤。在評查案件中,小的質量瑕疵案件佔了相當比例,主要是責任心不強,馬虎草率造成的。雖然案件質量中出現的小瑕疵、小差錯,對案件實體公正的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少數審判人員質量意識和責任心不強,對待工作時有馬虎之心,也有可能導致當事人因理解錯誤而纏訴不休,影響法院的形象,減損法院的威懾力。因此,辦案人員要高度重視案件的質量,不要忽視小問題的出現,力爭打造精品、質優的案件。 3、由中院統一組織,隨機抽取案件質量評查人才庫的人員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如各個院自己組織案件質量評查,都是一個單位的同事,有礙於情面,不能充分調動積極性和能動性,影響評查工作發揮的應有作用。為保障案件質量評查活動的順利開展,各基層人民法院向中院報送案件質量評查人員,由中院建立案件質量評查人才庫。開展案件質量評查時,由中院從案件質量評查庫隨機抽取評查人員到各個基層法院進行案件質量評查。 二、制定相關配套制度 目前,大多法院都存在著案件質量評查相關制度不配套。案件質量評查作為一種機制,應有相應的制度配套,但目前基層法院的相關制度並不配套。一是沒有統一的案件質量標准,在實踐中,差錯的界定標准不明確,並且標准難以與實際中對照下來,容易產生質評人員與審判人員的沖突;二是沒有統一的差錯責任追究辦法,現行的責任追究散見於《案件質量評查辦法》和《綜合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中,兩者規定並不一致。 針對此種現象,法院要制定相關配套制度。一是按照全面、全員、全過程的要求,以法律規定及相關司法解釋為依據,制定統一的案件質量標准,作為辦案部門的辦案指南和評查部門對案件質量進行評判的依據。二是制定《錯責任追究制度》,對出現案件質量瑕疵的責任人進行追究。 三、評查過程中要突出評查重點 司法資源的有限性要求在使用司法資源時必須考慮司法效益的最大化。在法院人手緊缺的情況下,不可能用更多的人來從事案件質量評查工作。要使質量評查工作發揮作用,必須突出重點。把案件質量評查的重點放在判決的訴訟案件和採取強制措施的執行案件,尤其要注重領導機關交辦案件、當事人申訴上訪案件、上訴後發還改判案件和社會關注度高案件的質量評查工作。這樣做,有利於解剖「麻雀」,對案件質量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舉一反三,提高評查工作的質效。其他如調解、撤訴、未採取強制措施的執行案件,則可由各業務庭進行交叉評查,形成書面評查結果後報審管辦備案。 四、獎懲措施落到實處 大多數法院都有制定錯案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但錯案追究往往流於形式,獎懲機制未發揮應有作用。對一些經常存在細小問題案件承辦人懲處措施不到位,不能起到震攝作用。案件評查結果作為對法官考核的依據之一,與法官晉升、獎懲以及年終考評掛鉤,才能促使法官增強責任心,不斷提高案件審理水平、提高案件質量。為此,各個法院要嚴格錯案責任追究,促進案件質量提高。對於瑕疵案件和違法案件則應分別予以責任追究,並且要將責任追究情況落到實處。案件質量評查不僅要查錯案,而且要評出優秀案件、精品案件,並對案件承辦人進行獎勵,並記入法官績效考核檔案,激勵法官辦好案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