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遲遲不排期開庭
㈠ 法院一直不給開庭怎麼辦
可以向法院咨詢。一般起訴後的案子會在3到6個月內審結。
㈡ 如果法官遲遲不開庭怎麼解決
找法院院長和紀檢組舉報法官。
㈢ 如果法院遲遲不開庭,我要怎麼辦
可以直接去法院詢問呀,
這些是有法律期限的,
看看他們怎麼對你講。
㈣ 法院立案後都3個月了,法院還沒有通知開庭,到立案庭問了是那個法官,就是一直早不到這個法官。該怎麼辦
等法院通知。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一般法院開庭前,會向原告送達開庭傳票。做好開庭准備即可。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㈤ 刑事案件中,法院遲遲不給開庭,當時人有權請求法官說明情況嗎
等法院開庭通知就可以,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內,應當在受理後二容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㈥ 如果法院二審遲遲不開庭怎麼辦
建議直接與二審法官聯系溝通、推進案件進展。
㈦ 法官以工作忙我家的案子排不上為由延遲開庭這樣合理嗎我該怎麼辦
法院案件那麼多,尤其基層法院,每個法官每年甚至一二百件案件乃至更多,一年365天去掉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你算算還有多少天,法官確實忙的要命。至於你所謂認為的「延遲開庭」,只不過是每個當事人都從自己角度出發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裁判結果,所以你恨不得幾天就結案,所以你才會覺得遲。每個人都像你這么像,法官不寢不食把命搭上也不夠。你放心,你的案件肯定會在正常時間范圍內排期開庭和結案,有審理期限的。
㈧ 法院立案後很長時間不開庭怎麼辦
刑事案件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的,對於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雖然《刑事訴訟法》對原審法院移送案卷、證據提出了三天以內的期限要求,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一審法院在收到上訴狀後基本不可能在三日以內將案卷移送二審法院。在實際情況中,一審法院往往是在收到上訴狀後的一個月左右才將案卷整理完畢,移送二審法院。而刑訴法並沒有規定二審上訴後要多久開庭,只是規定了審理期限。即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因此,對於刑事案件上訴後遲遲未安排開庭,這種情況應當多餘二審辦案法官聯系,適當情況下可以催促其盡快安排開庭。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