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法官問話流程
Ⅰ 詐騙罪開庭時法官問話的順序是什麼
先核對被告人信息,羈押情況等等,再詢問是否申請迴避,然後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然後被告人最後陳述。
Ⅱ 怎樣回答法庭提問
在開庭審理案件中,法庭調查是開庭審理的一個重要階段。通過庭審,一切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都在法庭上出示,通過法官引導當事人之間的互相質證,使當事人所提供的各種證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達到查明案件事實的目的。在引導當事人互相質證的過程中,主持庭審的法官必定會向雙方當事人要求出示證據,並詢問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或詢問證據的來源、根據,等等。同時,就審案的法官來說,每向你詢問一個問題,必然會是法官認為對查明案件事實或對案件實體處理有一定利害關系的問題。既然法官向你提出的問題十分重要,怎樣才能回答好呢?一般來說,要掌握如下幾點: 1.准確無誤,乾脆利索要做到回答法庭提出的問題准確無誤,乾脆利索,首先要了解法庭問你什麼問題。在聽清楚、弄明白法庭提出的問題後,再作準確回答。否則,法庭提問的問題你搞不清楚,問東答西,就會鬧笑話;其次,回答問題要准確、乾脆、利索,不要繞圈子,洋洋灑灑一大堆廢話也講不到點子上。2.言之有據,勿信口開河回答法庭的問題,都要以事實為根據,無論是肯定或否定某一問題,都要言之有據,不要信口開河,也不要在事實面前拒不承認。3.只陳述事實,不要加以評論因為法庭調查只是對案件事實加以調查,而事實的東西是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至於這個事實存在是違法的,還是合法的,不要在法庭調查時加以評述,只要證實它是否客觀存在就可以了。因為客觀事實合法與否,可以在法庭辯論時加以論述。因此,在法庭提問時回答問題只對事實情況加以回答就可以了。第1頁 共1頁
Ⅲ 開庭法官講些什麼
刑事案件審理中,審判人員會問被告人的犯罪過程和認罪態度等與案版件有關的重權要細節、與量刑有關的重要情節,審判人員都要進行核實的,而具體問什麼問題,則需根據案情復雜程度等來定。審判人員在庭審開始時,會核對被告人的身份信息,看是不是被告人本人,之後公訴人讀起訴書,審判人員會詢問被告人「起訴書中指控事實是否存在?指控罪名是否成立?是否自願認罪?」 之後公訴人會對就案件有關的事情向被告人進行訊問,之後辯護人就是律師會再向被告人詢問,到庭審的最後階段,是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比如是否認罪悔罪等。
Ⅳ 法官應當怎樣說話
1、突出以「法」為核心。
2、具有庄嚴性、准確性、科學性。
3、要說到位,說版明白,如程權序性話語中「法言法語」較多,所以法官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說明白。
4、要說的得體和准確。
5、要說的符合程序規定。
6、要平等對待控辯雙方或原、被告雙方的話語權,不要對證人或鑒定人的證言證詞當庭作評論,更加不要頻繁打斷。
Ⅳ 開庭前接到法院通知說法官要問話,是什麼情況,是庭前調解嗎
有可能是進行庭前調解。分析如下:
1、法官問話,應當是進行庭前調解。另外,可以了解一下你們雙方的態度和事實情況,為開庭做准備。
2、調解時,你可以不接受調解,要求法官依法開庭審理,並作出判決。
3、如實回答法官的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另外,判決是否勝訴,關鍵是看證據。與法官對你的印象關系不大。
(5)法庭法官問話流程擴展閱讀:
1、首先,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其次,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第三,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第四,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第五,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Ⅵ 法官開庭程序是該怎麼說啊謝謝啊!
敲下榔頭:現在開庭,然後問被告的基本情況,詢問是否收到起訴書副本,然後說專:現在進入法庭調查階段屬.....然後是法庭辯論階段....然後是被告做最後陳訴,然後修聽,可能要當庭審判,可能不,然後把起訴書發給檢察院,我說的是刑事案件,民事也差不多吧
Ⅶ 如何回答法官在法廳上的問話
回答法官來在法廳上源的問話,回答前加一句: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然後依法如實回答,不放棄自身合法權益,不要提出過分要求。
法廳
①有些國家的法院就稱法庭,如法國的初審法庭、爭議法庭、警察法庭,英國的御座法庭、家事法庭等。
②法院內部審理不同訴訟案件的組織機構。根據案件性質設立刑事法庭、民事法庭、經濟法庭、行政法庭等,此外,還設有專門法庭,以及根據需要設立的其他法庭等。
③國家為審理特種案件而設立的臨時性審判機構。如中國1956年為審判日本戰犯而設立的軍事法庭,1980年為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而設立的特別法庭。
④中國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設立的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
⑤審判庭的別稱。審判庭的組成人員往往被稱為法庭組成人員,審判庭的活動被稱為法庭活動,審判庭的記錄被稱為法庭記錄。
⑥法庭審判訴訟案件的場所。法院實行公開審判為原則,不公開審判為例外。一般允許群眾進入法庭旁聽。
Ⅷ 法院執行談話流程
有經濟糾紛的,需要當事人先向法院起訴,法院通過審理,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明確,即法院作出判決或裁定。判決後,義務人應當主動履行義務,如果義務人在判決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權利人應當在2年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超過期限再申請的,法院不再予以強制執行。
在強制執行過程中,法院可以採取法定的執行措施。對於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可以採取罰款、拘留的強制措施。也可以將被執行人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並予以公開曝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8)法庭法官問話流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