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民法法官法

民法法官法

發布時間: 2021-01-03 02:55:32

Ⅰ 法律初學者(入門)應該讀什麼書

抄作為法律初學者,襲首先,應該看看《法學引論》或《法學導論》這一類書籍,這實際上是法理學的入門學科,是為更好地學好法理學打好基礎的課程。法理學是法學的一般理論、基礎理論和方法論。同時,法理學也是法學當中最枯燥、最抽象、最難學的一門課。當然,也是最有用的一門課。但不建議初學者直接讀法理學,因為法理學畢竟比較晦澀難懂。其次,看看《憲法》、《刑法》、《民法》等部門法教材。這些都是法律專業的十四門核心課程,也是部門法中最基礎的部分。再次,初學者在學習法律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教材、法條和案例學習三者的結合,教材是基礎,幫助初學者掌握法學基本理論;法條是法律規定,而案例往往是通過生活中鮮活的例子幫助初學者理解課本和法條。

Ⅱ 學法律的人,入門要看什麼書籍

法律專業十四門核心課程教材有:

《憲法》,許崇德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學》,魏振瀛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法》,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事訴訟法》,陳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姜明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國際法》,邵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法制史》,張晉藩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經濟法學原理》,劉瑞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商法學》,范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林剛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國際私法》,韓德培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國際經濟法》,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這些都是每個學校法律專業的必修課程。

其次你要結合法律條文來看,包括各種司法解釋。重點法條及司法解釋一定要記住。(訴訟法裡面的法律條文一般比較多而混,你一定要耐下心,反復看。而《法理學》《民法》刑法總論裡面的理論知識比較多,一定要理解掌握。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質量還是不錯的。

另外,還可以看這些書。翁文剛,盧東陵主編《法理學論點要覽》;周佑勇著:《行政法基本原則研究》;高銘暄主編:《刑法學原理》;陳興良的刑法學研究系列;王利明的民法學研究系列; 梁慧星著:《民法學說判例與立法研究》。

(2)民法法官法擴展閱讀:

國家司法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律類職業證書考試。擔任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一般在全國考生人數的10%左右。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的工作。

Ⅲ 英美法系有無民法史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或者海洋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到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它們在法律分類、憲法形式、法院權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 英美法系的主要特點是注重法典的延續性,以判例法(簡單解釋判例法就是以前怎麼判,現在還是怎麼判)為主要形式。
主要特點
司法體系

(一)法院組織

1.英國

上議院是實際上的最高法院。

2.美國

雙軌制的法院組織。

美國有兩套法院組織系統:聯邦法院組織系統與州法院組織系統。

(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審查權

"馬布里訴麥迪遜"案件,確立了司法審查的憲法原則。

法系應用

法律的形式

(二)在法律的形式上,判例法佔有重要地位,從傳統上講,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佔主導地位,但從19世紀,其制定法也不斷增加,但是制定法仍然受判例法解釋的制約。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級法院的判決中所確立的法律原則或規則。這種原則或規則對以後的判決具有約束力或影響力。判例法也是成文法,由於這些規則是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創立的,因此,又稱為法官法(judge-made law)。

除了判例法之外,英美法系國家還有一定數量的制定法,同時,還有一些法典。如美國的《統一商法典》、美國憲法等。但和大陸法系比較起來,它的制定法和法典還是很少的,而且對法律制度的影響遠沒有判例法大。

在判例法和制定法的關繫上,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制定法可以改變判例法,同時,制定法在適用的過程中,通過法官的解釋,判例法又可以修正制定法,如果這種解釋過分偏離了立法者的意圖,又會被立法者以制定法的形式予以改變。

法律的分類

(三)在法律的分類方面,英美法系沒有嚴格的部門法概念,即沒有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法律分類,他們的法律分類比較偏重實用。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英美法系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令狀和訴訟的形式,這種訴訟形式的劃分本身就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因此就阻礙了英國法學家對法律分類的科學研究。2、英美法系重判例法,而反對法典編纂,判例法偏重實踐經驗,而忽視抽象的概括和理論探討。3、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設置上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從政治的角度看是國會和國王爭奪權利的表現,從法律技術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對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補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為基礎的。他的說明價值在於指出了一般正義和個別正義的沖突和矛盾。而沒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區分。因此,對涉及政治權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處理時沒有明顯的區分。這也阻礙了對法律的分類,尤其是難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觀念。4、在英美法系的發展過程中,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師。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學徒制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更加關系具體案件。而輕視抽象理論意義上的法律分類。另外,像前面所提到的,英美法系有悠久的劃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傳統,盡管在他們那裡已經沒有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院的劃分,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區分仍然一直保留到現在。

法學教育

(四)在法學教育方面, 英美法系主要是美國將法學教育定位於職業教育,學生入學前已取得一個學士學位,教學方法是判例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後授予法律博士學位(JD),而且各學校有較大的自主權,不受教育行政機關的制約。在英國,大學的法學教育和大陸法系有些相似,也偏重於系統講授,但大學畢業從事律師職業前要經過律師學院或律師協會的培訓,而這時的教育主要是職業教育,仍然受學徒制教育傳統的影響。

法律職業

(五)在法律職業方面。職業流動性大,法官尤其是聯邦法院的法官一般都是來自律師。而且律師在政治上非常活躍。法官和律師的社會地位也比大陸法系高。

Ⅳ 法律保護我們成長,請列舉你知道我國法法律有哪些

截至2019.11.,我國現行有效抄的法律有275部,主要有:憲法、刑法、民法典、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處罰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等等。

Ⅳ 商標法為什麼屬於民法

一,《商標法》是我國獨立的法律部門。

二,說它是民法類,是指民法是廣義的法律名詞,它是由《民事訴訟法》調整的法律,都可稱為民法類。

三,我國法律部門的劃分

1.憲法(包括:憲法、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

2.行政法(包括: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

3.民商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商標法,專利法)、婚姻、家庭、收養和繼承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4.刑法。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5.經濟法(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土地管理法,等等。)

6.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作為實體法的對稱,不能簡單地把程序法與訴訟法或者審判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非訴訟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

7.社會法(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8.軍事法即有關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包括《兵役法》、《國防法》、《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以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Ⅵ 中國法律有多少種

1、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收養法、民法內通則、治安處罰法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國籍法、國旗法、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兵役法、義務教育法、擔保法、票據法、保險法、法官法、檢察官法、警察法。

2、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3、我國的《民法通則》是僅次於《憲法》的法律,在理論上即使公安部的《姓名登記條例》也不能與其沖突。《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Ⅶ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相關法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條 第二款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十一條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後,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一)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的;
(二)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對有前款規定情形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三十二條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

Ⅷ 簡述民事訴訟法體系的主要構成

根據最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的體系中詳細包括以下章節與內容:

第一章 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第二章 管轄

第一節 級別管轄

第二節 地域管轄

第三節 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

第三章 審判組織

第四章 迴避

第五章 訴訟參加人

第一節當事人

第二節 訴訟代理人

第六章 證據

第一節當事人

第二節 訴訟代理人

第七章 期間、送達

第一節 期間

第二節 送達

第八章 調解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執行

第十章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第十一章 訴訟費用


第十二章 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節 起訴和受理

第二節 審理前的准備

第三節 開庭審理

第四節 訴訟中止和終結

第五節 判決和裁定

第十三章 簡易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審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別程序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選民資格案件

第三節 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

第四節 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第五節 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第六節 確認調解協議案件

第七節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第十六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規定

第二十章 執行的申請和移送

第二十一章 執行措施

第二十二章 執行中止和終結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則

第二十四章 管轄

第二十五章 送達、期間

第二十六章 仲裁

第二十七章 司法協助

(8)民法法官法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體系的特性:

1、公權性

民事訴訟是以司法方式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是由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解決民事爭議。它既不同於群眾自治組織性質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不同於由民間性質的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2、強制性

民事訴訟的強制性既表現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執行上。

調解、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願意選擇上述方式解決爭議,調解、仲裁就無從進行,民事訴訟則不同,只要原告起訴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無論被告是否願意,訴訟均會發生。

3、程序性

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後果。

如法院的裁判被上級法院撤銷,當事人失去為某種訴訟行為的權利等。

訴訟外解決民事糾紛一的方式程序性較弱,人民調解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則,仲裁雖然也需要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但其程序相當靈活,當事人對程序的選擇權也較大。

4、特定性

民事訴訟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它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

不是民事主體之間民事權益發生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爭議、宗教上的爭議或者科學上的爭議等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調整的對象。

對於無訟爭性的非訟事件,雖然各國的普遍做法是由法院主管,但都規定了與民事訴訟程序不同的非訟程序來處理。

5、自由性

民事訴訟反應民事主體權益之爭,民事主體不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有依法處分其權利的自由。民事訴訟中的原告有權依法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被告也有權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正因為如此,民事訴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機制,訴訟中的和解制度和調解制度,對當事人處分其權利具有獨特地意義和作用。對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勝訴的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執行,也可以不申請執行。

6、規范性與正當性

民事訴訟法以及其周邊法律制度如法院組織法和法官法等保障著民事訴訟的正義性,確保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和程序利益不受侵蝕。

程序規則的嚴格性並不等同於程序的復雜性,其含義是指確保當事人權益的強行性規定不得違反,否則即產生一定的程序制裁。

參考資料

網路-民事訴訟

Ⅸ 我不是法律專業的,可以考律師從業資格證嗎

我們國家的法律是這樣說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條
律師執業,應當取得律師資格和執業證書。
第六條
取得律師資格應當經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具有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者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經國家司法考試合格的,取得資格。
適用前款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
第七條
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法律研究、教學等專業工作並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的人員,申請律師執業的,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按照規定的條件考核批准,授予律師資格。
第八條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
(一)具有律師資格;
(二)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三)品行良好。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第十條
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的,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律師資格證明;
(三)申請人所在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實習鑒定材料;
(四)申請人身份證明的復印件。
第十一條
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並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二條
律師應當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
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
第十三條
國家機關的現職工作人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
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期間,不得執業。
第十四條
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執業,不得為牟取經濟利益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他的意思是說律師資格的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2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專業不限)
3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擁護共產黨,熱愛祖國.
簡單點就是不管你的專業是什麼,通過每年9月份的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可以通過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司法行政部門向司法部申請律師執業資格證書。
不過還是建議你選修法律

Ⅹ 《民事訴訟法》對司法拘留有哪些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對司法拘留的規定:

適用條件: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4、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 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 採取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採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拘留、罰款。

(10)民法法官法擴展閱讀

司法拘留又稱為民事拘留,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對實施了嚴重妨害訴訟活動的人,採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司法拘留是拘留的一種。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情節嚴重的人,在一定期間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規定,適用司法拘留這一強制措施時,首先,應由承辦案件的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提出意見,報請本法院院長審查批准,然後,製作《拘留決定書》,交司法警察執行。

執行拘留時,執行人員要向被拘留人出示並宣讀《拘留決定書》。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被拘留人對人民法院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但復議期間,不停止決定的執行。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熱點內容
王澤鑒勞動法 發布:2025-09-12 03:02:47 瀏覽: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2:58:28 瀏覽:129
婚姻法夫妻財產論文 發布:2025-09-12 02:48:32 瀏覽:250
刑事訴訟法知識題庫 發布:2025-09-12 02:35:35 瀏覽:916
合同法1011條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508
公房買賣條例 發布:2025-09-12 02:32:46 瀏覽:270
司法局都調查什麼 發布:2025-09-12 02:21:06 瀏覽:841
法規拼音 發布:2025-09-12 02:18:49 瀏覽:361
代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2:13:19 瀏覽:950
簡述依法治園的重要意義 發布:2025-09-12 02:05:16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