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托法官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由9個大法官組成。每個大法官都是由美國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聽證回後批答准委任。
9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中,有1位是美國首席大法官。其產生過程與另外8位大法官一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像所有美國聯邦法官一樣,其任期是無限的。除了去世、辭職或者自己要求退休外,他們唯一非自願的去職是被美國國會罷免。另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減。聯邦最高法院是唯一由憲法規定的聯邦法院,主要職責是對美國憲法作最終解釋,但美國憲法沒有直接提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是否有司法審查權。但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曾經通過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判決指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布某個法律違憲而不被採用。
聯邦最高法院對各種提交的案件,一般由9位大法官以簡單多數票的表決方法來決定。
羅伯茨法院,2009年
前方左起: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約翰·保羅·史蒂文斯,首席大法官約翰·格洛佛·羅伯茨,安東寧·斯卡利亞,克拉倫斯·托馬斯.
後排左起: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魯思·金斯伯格,史蒂芬·布雷耶,索尼婭·索托馬約爾
Ⅱ 美國現任大法官都有誰
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小約翰-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2005——)
大法官(Associate Justices): 安東尼亞-斯卡專利亞 (Antonia Scalia)(1986——)
安東尼-肯尼屬迪(Antony M. Kennedy)(1988——)
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1991——)
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93——)
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1994——)
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 Alito, Jr)(2006——)
索妮婭-索托馬約爾(Sonia M. Sotomayor)(2009——)
艾琳娜-凱根(Elena Kagan)(2010——)
Ⅲ 美國大法官elena kagan是自由拍還是保守派
艾蕾娜·卡根(Elena Kagan,1960年4月28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艾蕾娜·卡根2009年1月26日,她由奧巴馬總統提名,2009年3月19日美國參議院批准她出任美國聯邦政府檢察總長,她是第一位擔任此職的女性。在擔任檢察總長前,她曾擔任哈佛法學院院長。 2010年5月10日,卡根獲總統奧巴馬選擇為退休最高法院大法官約翰·保羅·史蒂文斯的繼任人,卡根是近40年來沒有任何法官經驗的候選人。8月5日,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對埃琳娜·卡根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四位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艾蕾娜·卡根(elena Kagan,1960年4月28日-) (發音為 /ˈkeɪɡən/)是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卡根於2010年8月7日正式上任。她是美國最高法院第112位大法官,同時也是該法院歷史上第四位女性大法官。。在上任大法官之前,卡根曾在奧巴馬內閣中擔任美國檢察總長。 卡根出生於美國紐約市,並相繼取得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法學院學位。卡根曾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白宮顧問和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政策顧問。2003年,卡根成為哈佛大學法學院的第一位女性院長。2010年5月1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卡根接替即將退休的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大法官的職位。2010年8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63比37票通過了總統的提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現任 就任日期 2010年8月7日 總統 奧巴馬 前任 約翰·保羅·史蒂文斯 45任美國檢察總長 任期 2009年3月19日 – 2010年5月17日 總統 奧巴馬 前任 喬治·蓋瑞 繼任 Neal Katyal 哈佛大學法學院校長 任期 2003年7月1日 – 2009年3月19日 出生 1960年4月28日 (1960-04-28)(50歲)紐約市 母校 普林斯頓大學 牛津大學 哈佛法學院 參考 ^ 1.0 1.1 Who's Who In America. Elena Kagan - WhosWhoInAmerica.Com. Marquis. 2008 [2009-01-03]. ^ May 01, 2009. May 1, 2009: The Day in 100 Seconds. YouTube. 2009-05-01 [2009-05-08]. ^ 卡根上任美國大法官 ^ 卡根簡介 ^ 上議院通票通過 美國最高法院 羅伯茨法院 首席大法官: 約翰·格洛佛·羅伯茨 (2005至今) 2010至今: 斯卡利亞 | 肯尼迪 | 托馬斯 | 金斯伯格 | 布雷耶| 阿利托 |索托馬約爾 | 卡根
Ⅳ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高院法官
法官均由美國總統徵得參議院同意後任命,只要忠於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但年滿70歲、任職滿10年或年滿65歲、任職滿15年者,可自動提出退休,另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減。
1、終身制,法官只要忠於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而且要啟動彈劾程序是相當困難。終身制可以保證法官不受來自行政機構的壓力(不會出現諸如法官的判決不服從政府意願時,會受到政府降職或免職的處分等),確保司法不偏不倚,當政府成為訴訟一方當事人時,法官也不用違背法律與良心作出有利與政府的裁決。
2、任命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並不是由人民選出的,而是由參議院提名及同意後,總統方可任命。
司法的權力不能簡單地以人頭數來賦予(民選),法官不是投票選出,而是通過特殊的優選程序來選出的,因為特殊資格在成員中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主要考慮的應該是選擇那種最能保證這些資格的挑選方式。因為在該部門任職是終身的,所以必然很快消除對任命他們的權力的一切依賴思想。因此,雖然聯邦最高法院法官是由參議院提名及同意,總統任命的,但一旦這些被提名人當上終身制的法官,他們就無需再服從其原先的政黨、總統、參議院的意志來審判。 首席大法官
1.John Marshall(在位時間1801-1835)
3.Earl Warren(在位時間1953-1969)
5.William Rehnquist(在位時間1986-2005)
6.約翰·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
沃倫(Earl Warren)法院:
1.斯圖爾特
2.哈蘭
3.布倫南
4.懷特
5.道格拉斯6.布萊克
7.沃倫
8.法蘭克福特
9.克拉克
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法院
1.金斯伯格
2.蘇特
3.托馬斯(非裔法官)
4.布雷耶
5.斯卡利亞
6.斯蒂文斯
7.倫奎斯特
8.奧康納(聯邦最高法院首位女法官)
9.肯尼迪
羅伯茨法院
1.約翰-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2005——)
2. 安東尼亞-斯卡利亞 (Antonia Scalia)(1986——2016)
3.安東尼-肯尼迪(Antony M. Kennedy)(1988——)
4.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1991——)
5.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93——)
6.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1994——)
7.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 Alito, Jr)(2006——)
8.索妮婭-索托馬約爾(Sonia M. Sotomayor)(2009——)
9.艾琳娜-凱根(Elena Kagan)(2010——)
Ⅳ 美國最高法院現任9名大法官分別是誰
美國最高法院由9位大法官組成,法官終身任期,由總統提名,國會批准。其中一名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8名(associate justice)。最高法院根據五人多數的意見裁判,各個政黨也希望在大法官中增加支持該黨的法官數量,所以大法官的提名和大法官的退休和離世都會給美國政壇帶來動盪。
1.首席大法官羅伯茨1955年出生在紐約,現年63歲,擔任大法官已經13年。布希總統提名其擔任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2005年至今,他一直擔任聯邦首席大法官。
2.肯尼迪大法官1936年出生,現年82歲,擔任大法官30年。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哈佛大學。他不僅具有執業實務經驗,並且在多個大學擔任過教授。1975年擔任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法官,經里根總統提名,在1988年擔任大法官至今。
3.托馬斯大法官出生於1948年,現年70歲,擔任大法官25年。就讀過聖十字學院和耶魯大學。1974年拿到密蘇里州執業證書,擔任過密蘇里州檢察長助手,議員副秘書,擔任過多個政府職位。1980年,擔任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巡迴法院法官,經布希總統提名,從1991年任職至今。
4.金斯伯格大法官女性大法官,出生於1933年,現年85歲,擔任大法官25年,就讀過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耶大學法學院。她也曾經擔任過法官助理,在大學擔任過教授。她在發起女性自由和權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擔任美國加州巡迴上訴法院的法官,經柯林頓總統提名,1993年任職至今。
5.阿利託大法官1950年出生,現年68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已經12年。擔任過法官助理,助理檢察官,美國副助理檢察長。在1990年擔任美國第三上訴巡迴法院法官,經布希總統提名,於2006年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6.索托馬約爾大法官1954年出生,現年64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11年。就讀過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擔任過地區檢察官助理。1991年,經布希總統提名,擔任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隨後擔任聯邦上訴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法官,經奧巴馬總統提名,於2009年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7.卡根大法官出生於1960年,現年58歲,擔任大法官8年,就讀過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擔任過法官助理,法學教授,哈佛法學院院長。2009年,奧巴馬總統提名她擔任副檢察總長,2010年又提名她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8.戈薩奇大法官1967年出生,現年53歲,2017年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最年輕的一位。就讀過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
9.布雷特大法官1965年2月12日生於華盛頓特區,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法律博士學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其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2018年10月就職。
曾任美國上訴法院第三巡迴法庭Walter法官的法官助理,美國聯邦檢察總長辦公室檢察官,美國獨立檢察官辦公室檢察官,華盛頓律所合夥人,布希總統的高級副顧問、總裁助理和幕僚秘書,06年被任命為哥倫比亞巡迴上訴法院的法官。
Ⅵ 美國最高法院的現任法官
首席大法官(來Chief Justice):小約翰-羅伯茨(自John G. Roberts, Jr)(2005——)
大法官(Associate Justices):
安東寧·斯卡利亞 (Antonia Scalia)(1986——2016),2016年2月13日,病亡。
安東尼-肯尼迪(Antony M. Kennedy)(1988——)
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1991——)
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93——)
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1994——)
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 Alito, Jr)(2006——)
索妮婭-索托馬約爾(Sonia M. Sotomayor)(2009——)
艾琳娜-凱根(Elena Kagan)(2010——)
Ⅶ 大法官說了算的目錄
大法官說了算:美國司法觀察筆記
序言:大法官說了算的國度
壹、人總是在爭議中成長
別了,蘇特大法官
大法官如何產生
選大法官,還是選政治家
選法官,等於買法官?
民選法官應如何迴避
——卡珀頓訴馬西煤炭公司案(Caperton v. A.T. Massey Coal Co.)(2009)
中國版律政偶像何時出現
貳、大理石神殿內的秘密生活
你辯你的,我判我的
法官助理,還是助理法官
法官為什麼疏離法學期刊
大法官是合格的歷史學家嗎
退休大法官應如何「發揮余熱」
說出你的秘密
叄、網路時代的最高法院
判決書腳注與維基網路
當攝像機與言論自由一起退出法庭
大法官們,請看鏡頭
肆、穿上法袍你就不自由了
律師說得,法官說不得
——博德曼訴司法懲戒委員會案(Broadman v. Commission on Judicial Performance)(1998)
憑什麼限製法官候選人的言論自由
——明尼蘇達州共和黨訴懷特案(Republican Party of Minnesota v. White)(2002)
伍、請容我暢所欲言
公共圖書館電腦須裝過濾軟體么
——美國訴美國圖書館協會(United States v.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03)
法律保護不雅言論么
——FCC訴FOX等電視台案(FCC v. Fox Television Stations)(2009)
當判決書遭遇不雅字眼
國旗燒得,十字架燒不得
——弗吉尼亞州訴布萊克案(Virginia v. Black)(2002)
常識沖突怎麼影響民主走向
——公民聯盟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Citizens United v.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2010)
陸、毒樹怎能結出好果
毒品藏進學生內衣怎麼辦
——薩福德統一學區訴瑞汀案(Safford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v. Redding)(2009)
「非法證據」一定得排除嗎
——赫林訴美國案(Herring v. United States)(2009)
柒、律師不來,啥也不說
換個時間,再問一次
——馬里蘭州訴沙特澤案(Maryland v. Shatzer)(2010)
噓,請認真聽我宣讀你的權利
——佛羅里達州訴鮑威爾案(Florida v. Powell)(2010)
假如你的律師欺騙了你
——帕蒂利亞訴肯塔基州案(Padilla v. Kentucky)(2010)
捌、沒有對質,如何反駁
「請看著我的眼睛指控我」
——克羅福特訴華盛頓州案(Crawford v. Washington)(2004)
為何令法庭科學家疲於奔命
——梅倫德斯-迪亞茲訴馬薩諸塞州案(Melendez-Diaz v. Massachusetts)(2009)
法庭科學家 Vs. 對質條款
——布里斯科訴弗吉尼亞州案(Briscoe v. Virginia)(2010)
大膽辦案,給你特權
——范·德·坎普訴戈爾茨坦案(Van de Kamp v. Goldstein)(2009)
玖、生死豈能兩由之
死神的閘門再次打開了
——格雷訴喬治亞州案(Gregg v. Georgia)(1976)
智商決定命運?
——阿特金斯訴弗吉尼亞州案(Atkins v. Viriginia)(2002)
弱智死囚的「雙重危險」
——博比訴比斯案(Bobby v. Bies)(2009)
「請溫柔地殺死我」
——巴澤訴里斯案(Baze v. Rees)(2008)
死刑民意該如何判斷?
——肯尼迪訴路易斯安那州案(Kennedy v. Louisiana)(2008)
法律怎能限制公民「洗冤」?
用DNA「洗冤」是憲法權利么
——地區檢察署訴奧斯本案(District Attorney's Office for the Third Judicial District, et al. v. Osborne)(2009)
誰有權剝奪孩子們的未來
——格雷厄姆訴佛羅里達州案(Graham v. Florida)(2010)
拾、大法官是這樣煉成的
最高法院里的年輕人:約翰·羅伯茨
法庭上的「偉大一代」:約翰·保羅·斯蒂文斯
特立獨行的喜劇之王:安東寧·斯卡利亞
從中間派到實權派:安東尼·肯尼迪
格格不入的沉默者:克拉倫斯·托馬斯
女性權利的守護者:露絲·巴德·金斯伯格
陽光心態的樂觀派:斯蒂芬·布雷耶
「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一名保守派」:薩繆爾·阿利托
是夢想家,更是開拓者:索尼婭·索托馬約爾
附錄:聯邦最高法院年度報告(2006-2009)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