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院大選
㈠ 台灣立法委員由誰選舉出來
台灣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制度
按照台灣修訂後的「憲法」規定,自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開始,總共選舉產生225名「立法委員」,其中從各區域產生168人,每縣市至少產生1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產生4名「立法委員」,海外僑民中產生8名,此外還有41名「不分區立法委員」。「不分區立法委員」和「僑選立法委員」是按政黨比例制產生。
台當局「中選會」公布彩色選票
所謂政黨比例,即各黨在選舉中的得票率之比。例如,總共只有A、B兩黨爭奪10席「立法委員」,A黨得票數占總投票數的60%,B黨為40%,那麼A黨就得6席,B黨得4席。當然,並非所有參選的政黨都能參加「不分區立法委員」的分配,按台灣「憲法」規定,只有得票率在5%以上的政黨才具有這種資格。現在新黨、「台聯黨」努力奮斗的所謂「5%政黨門檻」即是此意。
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制度則比較特別,其所採取的「單記非讓渡選舉制」可謂「舉世無雙」。這種制度規定,每個選區產生若干名「立法委員」,但選民只能投一票,該票只能投給一個候選人。這種選舉制度使小黨容易生存,使一些人可以通過較固定的支持者低票當選。例如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台北縣應選16席,候選人只須達到6%的選票即可保證當選,但事實上在趙少康超高票當選的情況下,有些人僅以不到3%的得票率即當選。這種選舉制度,使候選人可以不顧所在選區大多數人的訴求,而只須嬴得穩定的部分支持者。這也是造成地方派系長期存在、紛爭的原因之一。
此外,這種制度要求各黨必須在提名策略上運用得當。若提名多了,勢必票源分散,這可能產生同黨排擠效應,使同黨的候選人因為比他黨候選人票低(有時可能僅低數百票),而大多乃至全部落選;但提名少了,則可能使該黨一個或幾個候選人高票當選,但本來可以多爭取到的名額,則因為該黨提名不足而讓其他黨候選人低票當選。所以,如何進行「立法委員」黨內提名作業,是對島內各黨的一個重大考驗。所以,目前各黨都高度關注年底的選戰。
㈡ 立法院與國民大會
立法院(Legislative Yuan),是台來灣最自高位階之立法機關,與前國民大會(現已廢除)共同相當於其他國家中的國會。
根據孫中山的五權憲法理論,政府的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因此分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和監察院;而人民則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的權利,設國民大會行使這些權力。
立法院由人民直接選舉的立法委員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犯內亂外患罪提彈劾案及對監察院審計部審計長的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它重要事項的職權。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自第7屆(2008年)起由225人減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復議行政院重要政策。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名義上代表全國國民行使政權的機關。先後於1946、1948年召開。1946年大會任務為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又稱「制憲國大」;1948年大會任務為施行憲法,選舉總統,實行總統制,又稱「行憲國大」。
㈢ 台灣桃園立法院選舉結果
以上是桃園市立委選舉結果。
滿意請採納。
㈣ 台灣地區選舉的基本程序
「總統」、「副總統」選舉,於任期屆滿一百二十日前,其它公職人員選舉於四十日前,由「選舉委員會」發布選舉公告,載明選舉種類、選舉區、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時間、競選經費最高金額。「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告並載明得推薦「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之政黨及受理申請為被聯署人之起止日期、時間、地點。
(一)候選人競選活動期間,以投票日前一日向前推算為:
1. 「總統」、「副總統」選舉二十八天。
2. 「 直轄巿」市長選舉十五天。
3. 「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巿)議員、縣(市)長、鄉(鎮、巿)長選舉十天。
4. 鄉(鎮、巿)民代表、村、里長選舉五天。
(二)每日競選活動起、止時間:自上午七時起,至下午十時止。
(三)競選活動期間,候選人可在其選舉區內設立競選辦事處,印發文字、圖畫宣傳品從事競選活動。宣傳品應親自簽名以示負責,除競選辦事處及宣傳車外,不得張貼,以維巿容觀瞻及環境整潔。候選人並得依集會遊行法等有關法規進行各項選舉宣傳活動。 各種公職人員選舉之投票日,除部分補選為星期日外,均定在星期六,當天放假,以便選舉人有充分時間前往投票。投票時間,自當日上午八起,至下午四時止。
投票所投票完後,立即改為開票所,原地進行開票工作。開票時,采公開方式,逐張唱名開票,並開放民眾參觀。
開票完畢後,開票所主任管理員與主任監察員立即以書面宣布開票結果,除要把開票結果報告表張貼在投開票所門口外,同時應將同一內容之投開票報告表副本當場簽名後,交付推薦候選人之政黨,及非經政黨推薦候選人所指派之人員。直轄巿、縣(巿)選舉委員會於當選人名單公告後十日內,應將各候選人在每一投票所得票數,列表寄送各候選人。
各開票所完成統計後,立即將投開票結果送達鄉(鎮、巿、區)選務作中心匯計,傳送直轄巿、縣(巿)選舉委員會,輸入計算機,進行統計。「總統」、「副總統」及「中央」公職人員選舉,設「中央」計票中心,由「直轄巿」、縣(巿)選舉委員會,將投開票結果,透過計算機聯機,傳送「中央」計票中心統計。並由電視台、廣播電台於現場實況轉播,向民眾報導。「中央」計票中心同時並以網際網路、圖文電視,提供各大眾傳播媒體、政黨、候選人隨時查詢最新開票統計進行情形。 (一)「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應聯名同組登記。由政黨推薦者,持推薦書自行登記;非政黨推薦者,先行徵求公民聯署,經獲得法定聯署人人數,持取得之《完成聯署證明書》自行登記。
(二)「中央」、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其中采政黨比例方式選出之不分區、僑居外國 「國民」「立法委員」候選人,由政黨申請登記,其它「中央」、地方各種公職人員候選人,不論參加競選者屬何政黨或有無黨籍,悉以個人身分自由登記,人人均有平等參加競選機會。 (一)辦理公辦政見發表會:「選舉委員會」辦理各種選舉政見發表會,供候選人自由參加,其中於「總統」、「副總統」選舉、「直轄巿」市長選舉時,應通過電視辦理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其餘縣市議員以上選舉,則視情況得透過有線電視辦理。
(二)辦理政黨電視競選宣傳:「立法委員」選舉推薦達一定數額候選人之政黨,可以自行製作宣傳影片,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於電視台播出。
(三)印發選舉公報:選舉公報由選舉委員會印製,載明候選人政見、個人資料、投票所設置地點,以及選舉投票有關規定,分送選舉區內每一戶選民,讓選民認識各候選人,作為投票參考。
(四)補助競選費用:候選人得票數到達各該選區當選票數一定數額者,每票補助新台幣三十元。政黨在「立法委員」不分區、僑居外國 「國民」選舉,得票率達百分之五以上者,即於該屆「立法委員」任期每年補貼該政黨競選費用,每票新台幣五十元。
(五)稅賦優惠:個人或營利事業對政黨、候選人之捐助及候選人競選經費之支出,於一定額度內均可享有稅賦之優惠。 投票所監察員依下列方式推薦,實地監察投開票所作業的進行。
(一)「總統」「副總統」選舉,每一投票所,由各組候選人各自推薦一人。
(二)「立法委員」、「直轄市」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由推薦候選人且其最近一次不分區及僑居外國 「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達百分之五以上之政黨,每一投票所推薦一人。
(三)其它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由候選人就所需人數平均推薦,但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由政黨統籌推薦。每一投開票所監察員不得全屬同一政黨推薦。
㈤ 台灣選舉和黨派之爭都是政治現象嗎
肯定是
不管台灣的立法院怎麼吵 怎麼打 都是有益的。
第一:立法院的內爭吵是公開的,這樣的話達容到了全民的監督,全民都參與進來,透明度高。
不管你是吵甚至打架了,正是因為有分歧才會吵,有不同的聲音,吵架打架我想是個人因為不同意見說服不了對方,都會產生過激行為,只能說台灣的不太紳士。放在檯面上吵總比大陸背後使黑槍的好。
第二:台灣的選舉是普選,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沒有哪個黨派可以做到操縱全部台灣民眾意識的地步。
正是因為立法院的爭吵,電視直播,人民都能看到。這個人說的好我同意你的,那個人說的好我同意他的。正是在這樣的透明開放的環境下,才能兌現古希臘先哲 亞里士多德說的: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每個人都參與到國家的政治事務當中
㈥ 台灣立委選舉中什麼叫第一選區第二選區
台灣地區「立委」大體分為兩種:地區「立委」、政黨「立委」。在「立回委」選舉中,每一地區的選答民在一次選舉里要投兩次票,一個投政黨,獲得5%的政黨即可進入並獲得「立法院」一席,這就是政黨「立委」;投另一次票,即投某一人,就是說按照各個地區人口、重要性,各個地區都分得若干席次,如台北市雖然有十二區,但是有八席「立委」,所以分為八個選區,像雲林縣人口少,只有第一選區、第二選區兩個選區,這就是選區。
㈦ 2014年中國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選舉結果
2014年11月29日,台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選舉,即「九合一·地方選舉」進行投票、開票。據台灣當局選舉事務部門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國民黨籍參選人獲得6席,民進黨籍參選人獲得13席,另有3席為無黨籍人士當選。國民黨方面29日晚間承認遭遇極大挫折,表示將盡快提改革方案。
六大「直轄市」市長選舉結果
台北市長:無黨籍參選人柯文哲當選
柯文哲,男,55歲,無黨籍,台灣大學醫學院博士。曾任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新北市長:國民黨籍參選人朱立倫當選
朱立倫,男,53歲,國民黨籍,美國紐約大學會計博士。現任新北市市長,曾任台灣行政院副院長、「立法委員」、桃園縣縣長等職。
桃園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鄭文燦當選
鄭文燦,男,47歲,民進黨籍,台灣大學碩士。曾任台灣行政院發言人兼新聞局長、桃園縣議員、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台灣海基會副秘書長等職。
台中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林佳龍當選
林佳龍,男,50歲,民進黨籍,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台灣「立法委員」,曾任台灣總統府辦公室副秘書長、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等職。
台南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賴清德當選
賴清德,男,55歲,民進黨籍,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現任台南市長,曾任台灣「立法委員」等職。
高雄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陳菊當選
陳菊,女,64歲,民進黨籍,台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現任高雄市長,曾擔任台北市社會局局長、高雄市社會局局長、台「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一般縣市長選舉結果
新竹縣長:國民黨籍參選人邱鏡淳當選
邱鏡淳,男,65歲,國民黨籍,台灣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結業、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管理碩士。現任新竹縣縣長。曾任台灣「立法委員」、「台灣省議員」等職。
苗栗縣長:國民黨籍參選人徐耀昌當選
徐耀昌,男,59歲,國民黨籍,台灣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管理學碩士,現任台灣「立法委員」。曾任台灣立法機構國民黨團書記長等職。
彰化縣長:民進黨籍參選人魏明谷當選
魏明谷,男,52歲,民進黨籍,台灣大葉大學事業經濟研究所碩士。現任台灣「立法委員」。
南投縣長:國民黨籍參選人林明溱當選
林明溱,男,63歲,國民黨籍,台灣朝陽科技大學休閑管理系碩士。現任台灣「立法委員」。曾任南投縣觀光局局長、縣議員等職。
雲林縣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李進勇當選
李進勇,男,63歲,民進黨籍,台灣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台灣法務部副部長、交通部副部長、雲林縣代縣長等職。
嘉義縣長:民進黨籍參選人張花冠當選
張花冠,女,49歲,民進黨籍,台灣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現任嘉義縣縣長。曾任台灣「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執委及中常委等職。
屏東縣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潘孟安當選
潘孟安,男,51歲,民進黨籍,台灣高雄師范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美國檀香山文理及人文大學高階經理人企管碩士班。曾任台灣「立法委員」、屏東縣議員等職。
宜蘭縣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林聰賢當選
林聰賢,男,53歲,民進黨籍,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現任宜蘭縣縣長。
花蓮縣長:無黨籍參選人傅崐萁當選
傅崐萁,男,52歲,無黨籍參選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廣州暨南大學法學博士班。現任花蓮縣縣長。曾任台灣「立法委員」。
台東縣長:國民黨籍參選人黃健庭當選
黃健庭,男,55歲,國民黨籍,台灣政治大學國貿系、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大學企管碩士。現任台東縣縣長。曾任台灣「立法委員」、國民黨中央委員等職。
澎湖縣長:民進黨籍參選人陳光復當選
陳光復:男,59歲,民進黨籍,台中喜信聖經學院畢業。曾任台灣「立法委員」、「台灣省政府委員」、高雄市議員等職。
金門縣長:無黨籍參選人陳福海當選
陳福海,男,51歲,無黨籍參選人,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曾任金門縣金湖鎮民代表、金門縣議員、金門縣金湖鎮長。
連江縣長:國民黨籍參選人劉增應當選
劉增應,男,57歲,國民黨籍,台灣大學預防醫學碩士,曾任連江縣衛生院醫師、連江縣衛生局局長。
基隆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林右昌當選
林右昌,男,43歲,民進黨籍,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現任台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理事長。
新竹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林智堅當選
林智堅,男,39歲,民進黨籍,台灣大學在職碩士、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中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現任新竹市議員。
嘉義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塗醒哲當選
塗醒哲,男,63歲,民進黨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博士。 曾任台灣「衛生署署長」、「疾病管制局局長」、「立法委員」等職。
依據台灣選舉事務部門公告時程,12月5日正式公告當選人名單,12月19日前致送當選證書。
㈧ 台灣立委選舉國民黨得了多少票
台灣地區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12日舉行,結果於當天晚間揭曉,中國國民黨大勝,民進黨慘敗。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在新一屆台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位中,國民黨贏得2/3以上的席次,遙遙領先於民進黨。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今天揭曉,全部一百一十三席中,中國國民黨贏得八十一席,民主進步黨二十七席,無黨團結聯盟三席,親民黨一席,未經政黨推薦一席。
在區域及原住民「立委」席次方面,中國國民黨六十一席,民進黨十三席,無黨團結聯盟三席,親民黨一席,無政黨推薦一席。名單如下:
台北市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丁守中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周守訓 (國),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蔣孝嚴 (國),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蔡正元 (國),第五選區「立委」當選人林郁方 (國),第六選區「立委」當選人李慶安(國),第七選區「立委」當選人費鴻泰 (國),第八選區「立委」當選人賴士葆 (國)。
高雄市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黃昭順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管碧玲 (民),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侯彩鳳 (國),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李復興 (國),第五選區「立委」當選人郭玟成 (民)。
台北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吳育升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林淑芬 (民),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余天(民),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李鴻鈞 (國),第五選區「立委」當選人黃志雄 (國),第六選區「立委」當選人林鴻池 (國),第七選區「立委」當選人吳清池 (國),第八選區「立委」當選人張慶忠 (國),第九選區「立委」當選人林德福 (國),第十選區「立委」當選人盧嘉辰 (國),第十一選區「立委」當選人羅明才 (國),第十二選區「立委」當選人李慶華 (國)。
基隆市「立委」當選人謝國梁(國)。
宜蘭縣「立委」當選人林建榮(國)。
桃園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陳根德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廖正井 (國),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吳志揚 (國),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楊麗環 (國),第五選區「立委」當選人朱鳳芝 (國),第六選區「立委」當選人孫大千(國)。
新竹縣「立委」當選人邱鏡淳(國)。
新竹市「立委」當選人呂學樟(國)。
苗栗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李乙廷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徐耀昌 (國)。
台中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劉銓忠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顏清標 (無黨團結聯盟),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江連福 (國),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徐中雄 (國),第五選區「立委」當選人楊瓊瓔 (國)。
台中市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蔡錦隆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盧秀燕 (國),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黃義交 (國)。
南投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吳敦義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林明溱 (國)。
彰化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陳秀卿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林滄敏 (國),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鄭汝芬 (國),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蕭景田 (國)。
雲林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張嘉郡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張碩文 (國)。
嘉義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翁重鈞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張花冠 (民)。
嘉義市「立委」當選人江義雄(國)。
台南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葉宜津 (民),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黃偉哲 (民),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李俊毅 (民)。
台南市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陳亭妃 (民),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賴清德 (民)。
高雄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鍾紹和 (國),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林益世 (國),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陳啟昱 (民),第四選區「立委」當選人江玲君 (國)。
屏東縣第一選區「立委」當選人蘇震清 (民),第二選區「立委」當選人王進士 (國),第三選區「立委」當選人潘孟安 (民)。
花蓮縣「立委」當選人傅(山昆)萁(國)。
台東縣「立委」當選人黃健庭(國)。
連江縣「立委」當選人曹爾忠(國)。
金門縣「立委」當選人陳福海(無政黨推薦)。
澎湖縣「立委」當選人林炳坤(無黨團結聯盟)。
平地原住民「立委」三位當選人如下:廖國棟 (國)、楊仁福 (國)、林正二 (親民黨)。
山地原住民「立委」三位當選人如下:簡東明 (國)、孔文吉 (國)、高金素梅 (無黨團結聯盟)。
在不分區「立委」當選席次方面,國民黨二十席,民進黨十四席。名單如下:
台「中選會」公布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二十位當選人如下:王金平、洪秀柱、曾永權、潘維剛、邱毅、鄭金玲、陳傑、李紀珠、張顯耀、趙麗雲、李嘉進、廖婉汝、紀國棟、羅淑蕾、李明星、郭素春、劉盛良、鄭麗文、帥化民、徐少萍。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十四位當選人如下:陳節如、蔡煌琅、塗醒哲、邱議瑩、柯建銘、黃淑英、王幸男、薛凌、高志鵬、陳瑩、余政道、翁金珠、蔡同榮、田秋堇。正式當選名單以「中選會」公告為准。
陳傑、李紀珠、張顯耀、趙麗雲、李嘉進、廖婉汝、紀國棟、羅淑蕾、李明星、郭素春、劉盛良、鄭麗文、帥化民、徐少萍。
陳傑、李紀珠、張顯耀、趙麗雲、李嘉進、廖婉汝、紀國棟、羅淑蕾、李明星、郭素春、劉盛良、鄭麗文、帥化民、徐少萍。
㈨ 台灣是什麼選舉方式
台灣地區選舉的有關制度,介紹如下: 一、「法律」依據:(1)「憲法」,(版2)「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權」,(3)「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二、應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 「總統」 ; 「副總統」 ;「中央公職人員」: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監察院委員;「地方公職人員」:省(市)議會議員,縣(市)議會議員,鄉鎮(市)人民代表會代表,縣(市)長,鄉鎮長,村、里長,但不包括省府首腦。 三、「選舉」原則 1、普遍,年滿20周歲、在選舉區居住年限滿6個月的公民均有選舉權;2、平等:任何人不享有特權,一次選舉中一人一票;3、直接:公職人員一般均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4、秘密:無記名投票。 四、選舉活動 選舉程序中包括競選活動,競選活動是選舉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沒有競選活動的選舉被視為愚民行動,但對競選活動也加以必要的規范。 五、台灣「總統」選舉的產生辦法是「簡單多數選舉制」,但不是全體選民總決選,而是採取以「地域代表制」為主,由各選區以簡單多數通過方式推選一個「總統」候選人,獲得多數選區支持的候選人當選「總統」。
㈩ 台灣2016年選舉立法委員連勝文是否有當選
連勝文在兩年前的台北市長選舉中,由於選舉策略的荒謬可笑,再加上選後內開票的驚人差距,連勝容文儼然成為台灣政壇的一個笑話,選後至今兩年多來,不時被人點名提起,引以聊資笑料,以連勝文目前在台灣的名聲,即使再厚顏參選,其結果必然也是徒增另一次慘敗,所以……2016的立委選舉中,連勝文並未出馬競選,當然也就不可能當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