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依法履職
Ⅰ 法官的具體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五條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1)法官依法履職擴展閱讀
法官的條件
第九條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Ⅱ 執行法官走上被告席,是濫用職權還是依法履職
「依法履職」來的,不會演變源成被告人身份。只有胡作非為、為非作歹才會坐上「被告席寶座」。
法律是國家的法律,國家大力支持和提倡依法履職、依法行政、依法辦事。
當「濫用職權」犯罪終於有了「被告席」的時候,說明國家正在向亂用權力「開刀問斬」,濫用職權終於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
Ⅲ 法官的作用
法官是受命主持法庭或進行審訊和裁決爭端並執法的人。
《中華人民回共和國法官法》第二答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
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中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法官依法履職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Ⅳ 法官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五條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4)法官依法履職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八條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第九條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Ⅳ 根據法官法,我國法官應該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七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釋義】 本條是關於法官應當履行哪些義務的規定。
人民法院的法官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工作人員,不但應當依法履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還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相應的義務。根據本條的規定,法官主要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據。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障。憲法賦予了人民法院審判權,作為行使審判權的法官必須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原則,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權。法官是國家司法權的具體運作者,是執法者,法官的這一特殊身份要求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審判活動,依法辦案,不能違背憲法和法律,隨意作出判決。因此,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法官履行職責的首要義務。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必須在查明案件事實的情況下才能定案,這里的「事實」必須是法官以客觀存在的、經過調查屬實、有證據證明的事實為依據,而不是靠主觀想像、推測,甚至有所懷疑的所謂的「事實」。如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了僅有被告人口供,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這是以事實為依據,不輕信口供的一個重要的規定。以法律為准繩,是指法官必須以法律為標准,要求法官斷案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以法律的規定作為定案的依據,不偏不倚。既要嚴格按照實體法辦案,也要嚴格遵守程序法的規定。這里所說的「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是要求法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必須是出於公心,而不是為了謀取私利,或者出於本地區,或者某個部門的局部利益,地方保護主義或者部門保護主義去辦理案件,更不得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徇私利、徇私情,以權謀私,這是對法官職業素質最基本的要求,由於法官行使的是國家司法權,其權利的運用直接關繫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關繫到執法的統一,關繫到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尊嚴,法官要通過審判權的行使,體現社會正義,體現法律的嚴肅,要通過審判權的行使,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要通過審判權的行使,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所以秉公辦事對維護法律的尊嚴尤其重要。為了防止司法工作人員的瀆職行為,刑法在瀆職罪中明確規定了徇私枉法罪和枉法裁判罪,即對於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這里的「訴訟參與人」是廣義的,既包括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訴訟參與人」,即主要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也包括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訴訟參加人」,即主要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在不同的訴訟、不同的訴訟階段,訴訟參與人享有相應的訴訟權利,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貫穿整個訴訟過程的始終,如被告人的辯護權、律師的調查取證權、證人的出庭作證權、當事人的上訴權、反訴權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是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和保障公正審判的前提,是法官在審判案件過程中必須遵循的。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法官行使國家的審判權,是代表國家對案件進行審判,因此,必須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同時,法官還代表國家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正當的合法權益。這里的自然人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公民;法人包括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等;其他組織包括沒有取得法人資格的聯營、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分支機構等。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這是對法官自身素質的要求。由於法官在案件的審理中處於主導地位,掌握案件的裁判權,因此,必須清正廉潔,不貪贓枉法,忠於職守,並且嚴格遵守審判紀律,恪守作為一名法官所應當具備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案件在公正的情況下審理。新的法官法在本項中增加了「恪守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是考慮法官不但要廉潔奉公,還要恪守作為法律工作者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法官在審判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嚴格保守國家秘密是一名法官必須具備的素質。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根據法律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於法官在審理案件時知悉的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也應當嚴格按照審判紀律,不得隨意散播。另外,法官還應當保守審判工作秘密,對於審理案件形成的內部意見,內部材料和不應當透露的其他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材料,一律不得泄露。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這里「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包含以下內容:第一,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受其監督並向其報告工作,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要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人民法院進行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中也會涉及到某些法官;第二,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要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監督機關,對於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有違背法律的地方,人民檢察院有權提出糾正意見,進行法律監督;第三,法官的審判活動還要受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組織的監督,對於人民法院審判活動違背法律規定,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組織有權提出意見;第四,法官的審判活動還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人民法院的審判權歸根結底是人民賦予的,因此,其公正審判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也應當接受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應當注意的是,上述監督不是代替法官辦案,發現法官有違反法律的地方,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監督意見。
Ⅵ 如何提高自身依法履職,依法辦事的能力
1、加強黨性修養、強化依法辦事意識。
掌握政策、依法辦事是開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是新形勢下黨員幹部必備的素質,也是一種官德。能否依法辦事,核心是思想方法問題,實質是黨性問題,關鍵是能不能破除私心雜念。
2、注重實踐鍛煉、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趨於多元,落實法規制度的矛盾越來越多,阻力越來越大。這就決定了黨員幹部要把法規制度落實好,既要有良好的願望,更要有過硬的素質。
3、完善監督機制、營造依法辦事氛圍。
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既要靠黨員幹部的高度自律,又要靠監督機制的制約。一方面,重視完善監督約束機制。黨員幹部在缺乏有效監督的條件下,是很容易犯錯誤的,依法辦事也是難以保持的。
(6)法官依法履職擴展閱讀
要著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依法履職能力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發表講話。張德江表示,我們要著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依法履職能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增強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政治責任感,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監督。
加強組織建設,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發揚民主,集體行使職權、集體決定問題,嚴格依法按程序辦事。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專門委員會作用,不斷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加強作風建設,堅持腳踏實地,注重調查研究,廉潔從政,勤儉務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Ⅶ 如何提高依法履職,依法辦事能力
法官也是人,一些原則性不強的很容易被金錢誘惑。
Ⅷ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的審判人員嗎
是的。法官來是依法行使國自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8)法官依法履職擴展閱讀:
法官的義務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Ⅸ 法官和審判長有什麼區別
法官是對從事審抄判工作襲的人員的稱呼,也就是一種職業名稱,和檢察官、警官等等是一樣的。
審判長就有兩種意思:第一就是在審理具體案件的合議庭中擔任主要審判職責,對該案審理負責的法官,就叫審判長,而其他合議庭成員就是審判員或者人民陪審員。第二,審判長是法院系統內部的一種職稱,只有被任命為審判員兩年以上才能競爭上崗審判長。
審判長都是法官,法官不一定是審判長,普通案件要組成合議庭開庭,坐在中間負責此案的法官就是審判長,審判長是每個個案負責的法官,如果是只有一個法官審理的,該案就不存在審判長,法官稱為審判員。
(9)法官依法履職擴展閱讀:
審判長的職責:
(一)擔任案件承辦人,或指定合議庭其他成員擔任案件承辦人;
(二)組織合議庭成員和有關人員做好庭審准備及相關工作;
(三)主持庭審活動;
(四)主持合議庭對案件進行評議,作出裁判;
(五)對重大疑難案件和合議庭意見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依照規定程序報請院長提交 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六)依照規定許可權審核、簽發訴訟文書;
(七)依法完成其他審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