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防衛過當法官追責

防衛過當法官追責

發布時間: 2021-01-04 06:20:33

1. 陝西反殺案二審被告人反問怎麼做才是對的,法官作何回應

知情者皆知道此次事件的前因後果,被告人被法院判為故意殺人罪,判處他有期徒刑九個月。者依然還是挑事者,生命即可貴,被害人李雷被被告人王浪毆打致死,屬於防衛過當,即使是被迫行使,也已經觸及到了法律的底線。

2. 法官原諒防衛過當的人屬於什麼行為

法官原諒防衛過當的人屬於
鼓勵受害者反抗不法侵害的行為

3. 法官把防衛過當的行為說成正當防衛的行為屬於什麼行為

屬於過當行為,屬非防衛過當。

4. 對方為輕傷,簡易程序法官說如認罪可判緩刑,如開合議庭則判不了緩刑,我認為我是正當防衛法官說的對嗎

如果是正當防衛,那法官會判無罪。簡易程序一般是較輕的案子,為的是減少開庭的時間,所以會判的輕點。建議認罪。
正當防衛五大要件
1.侵害現實存在
正當防衛的起因必須是具有客觀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許的,不必其侵害行為構成犯罪為必要。對於精神病人所為的侵害行為,一般認為可實施正當防衛。但是並非針對所有的犯罪行為都可以v進行正當防衛,例如貪污罪、瀆職罪等等不具有緊迫性和攻擊性的犯罪,一般不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不法侵害應是由人實施的,對於動物的加害動作予以反擊,原則上系緊急避難而非正當防衛。不法侵害必須現實存在。如果防衛人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那麼就構成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屬於正當防衛,如果其主觀上存在過失,且刑法上對此行為規定了過失罪的,那麼就構成犯罪,否則就是意外事件。
2.侵害正在進行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合法益造成威脅和緊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衛行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一般認為以不法侵害人開始著手實施侵害行為時開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十分明顯緊迫,且待其實施後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時,可以認為侵害行為已經開始。例如恐怖分子在放置炸彈後,即使尚未引爆炸彈,但也構成不法侵害;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即使尚未著手殺害行為,但也被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開始。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當合法權益不再處於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的時候,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具體表現在:不法侵害人被制服,喪失了侵害能力,主動中止侵害,已經逃離現場,已經造成危害結果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在財產性犯罪中,即使侵害行為已經構成既遂,但如果尚能及時挽回損失的,可以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例如:搶劫犯奪走他人財物,雖然搶劫罪已經完成,但是防衛人仍然可以當場施以暴力奪回財物,這也被視為正當防衛。在上述開始時間之前或者結束時間之後進行的防衛,屬於防衛不適時。具體分為:事前防衛(事前加害)或者事後防衛(事後加害)。前者被俗稱為「先下手為強」。防衛不適時不屬於正當防衛,有可能還會構成犯罪行為。正在進行或者諸多跡象表明將要實施危害的行為都可進行正當防衛。
3.具有防衛意識
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前者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後者是指防衛人出於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防衛挑撥、相互斗毆、偶然防衛等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防衛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先行侵害,然後以正當防衛為由,對對方施以侵害。這被俗稱為「激將法」。因行為人主觀上早已具有犯罪意識,自不可能實施正當防衛。但仍為不法加害行為。相互斗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防衛意識,因此不屬於正當防衛,而有可能構成聚眾斗毆、故意傷害等罪名。但是,在斗毆結束後,如果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侵害,則有可能構成正當防衛。偶然防衛——一方故意侵害他人的行為,偶然符合了防衛的其他條件。例如,甲正欲開車撞死乙,恰好乙正准備對丙實施搶劫,而且甲對乙的犯罪行為並不知情。這種情況下,甲不具有保護法益的主觀意圖,因此也不構成正當防衛。
4.針對侵害人防衛
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侵害人本人防衛。由於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針對其本身進行防衛,才能保護合法權益。即使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而不能對其沒有實行侵害行為的同夥進行防衛。如針對第三人進行防衛,則有可能構成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衛亦或是緊急避難。也可以是對侵害人所帶協助其傷害的對象實施。
5.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防衛行為必須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內進行,否則就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進行猥褻,乙的同伴丙見狀將甲打倒在地,之後又用重物將甲打死。這就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必須注意的是,並非超過必要限度的,都構成防衛過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針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不會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實施強奸,乙即使在防衛中將甲打死,也仍然屬於正當防衛的范圍。

5. 被判死緩兩年期間,防衛過當至他人死亡。法官會判什麼

如果確實是防衛過當,那麼可能會對新的罪名作出判決,如果認定故意犯罪,那麼死刑緩期執行的兩年考驗期重新計算。如果沒有認定故意犯罪,那麼不會重新計算,合並執行原來的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6. 幫正當防衛至人輕傷寫給法官的請願書怎麼寫由於對方橫行霸道,總是欺負鄰居,至使雙方打了一架,至欺負

1、在法制社會,請願書的作用不大,還是按照法律處理的。
2、如果受傷者是被對方正當防衛造成的。

7. 法官如何判斷是正當防衛還是故意傷害如果沒有目擊者的情況下

我國刑法所指的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損害以制止其不法侵害的行為。在理解和適用正當防衛時,應當明確以下問題:
1、正當防衛對廣大公民而言,是法律所賦予的同違法犯罪作斗爭以保護合法利益的一項權利,但對人民警察等一些特定的人來講則是應盡的法律義務。作為一項權利,廣大公民就有權決定是否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但根據有關規定,人民警察等特定人員在合法利益面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時,就必須進行正當防衛,否則,就要承擔因此而產生的法律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
2、正當防衛雖然從表面看對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就其實質而言,防衛人主觀上是為了保護合法利益,不存在罪過;客觀上防衛人實施的也是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不具有刑法上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明確規定,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3、正當防衛雖然是一項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什麼時候想用就可以用。作為一項緊急措施,正當防衛權利只有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且有一定緊迫性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4、在可以用正當防衛權利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正當防衛同樣受到嚴格的限制,這些限製表現在防衛的目的、針對的對象和防衛的限度等方面。其中任何一個限制條件不符合,都不成其為正當防衛。正當防衛限度條件的基礎是「必要限度」。只有確定了「必要限度」,才能進一步判斷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按照刑法理論的通說,「必要限度」是指防衛人在當時情況下,有效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利益實際所必需的限度。是否實際所必需,應當結合侵害和防衛雙方所使用的手段、強度、力量的強弱、防衛方所保護的合法利益的性質,以及當時的客觀環境等因素,綜合分析判斷。
5、只要是為了保護合法利益,就可以進行正當防衛。因此,任何一個人為了保護本人的合法利益、他人的合法利益,以及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都可以進行正當防衛。
6、修訂後的刑法將正當防衛分成了兩種:一般正當防衛和特殊正當防衛。特殊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的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採取的沒有限度的防衛。其也被稱之為無限防衛、無過當防衛和特別防衛。

8. 正當防衛案件中,法官怕得罪搶劫犯極其家屬,違心判定防衛人承擔責任。這法官還有資格嗎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人或者家屬對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提出上訴。或者對生效判決在確有證據證明錯判的情況下,依法提出申訴。
總不能上級法院也怕吧?

熱點內容
虢建宏法院 發布:2025-09-11 21:15:57 瀏覽:928
北大法律碩士非法學保送怎麼准備 發布:2025-09-11 20:56:32 瀏覽:484
免費咨詢律師網 發布:2025-09-11 20:11:52 瀏覽:989
緬甸法律法規大全最新 發布:2025-09-11 20:10:28 瀏覽:327
電大合同法單選題保證的特性 發布:2025-09-11 20:01:50 瀏覽:626
征地款分配的法規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1 19:50:20 瀏覽:100
法律援助協會專業性強 發布:2025-09-11 19:25:59 瀏覽:219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加油吧喬麥7 發布:2025-09-11 19:02:30 瀏覽:866
行政法中口頭書面 發布:2025-09-11 19:01:56 瀏覽:793
法律援助三種情形 發布:2025-09-11 18:52:38 瀏覽: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