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宛城法院
⑴ 宛城區的著名人物
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南陽卧龍區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建設有張衡博物館。
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南陽五聖之一。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范蠡
范蠡(lǐ) ,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道家、名賈和實業家。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⑵ 南陽市如何審車
如果你的年檢到期。各地都可以審。縣城的話在新野、鄧州、內鄉、唐河在各縣城交版警大隊就可以審。權其它縣和城區的車在城區的好幾個地方都可以審。例如車管所斜對面的宛運檢測線、交通駕校東500米的順安白雲檢測線、師范學院西側的老白雲駕校都可以審。審的時候帶上車輛行駛證、把車開去、確保保險在有效期、上線檢測就可以了。
⑶ 萬邦物流園項目在宛城區大葉崗已經立項了,為啥又到了示範區
該項目所屬區域土地在成立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時,已經劃轉到示範區管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