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法院網
❶ 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直接進入這個網路: http://xing.court.gov.cn/search/
❷ 法院案件查詢系統。
一、被執行人來信息由執行法院錄源入和審核,若有關當事人對相關信息內容有異議的,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信息異議處理的若干規定》向執行法院書面申請更正。
二、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僅供查詢人參考,如有爭議,以執行法院有關法律文書為准。因使用本網站信息而造成不良後果的,人民法院不承擔任何責任。
三、查詢人必須依法使用查詢信息,不得用於非法目的和不正當用途。非法使用本網站信息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使用人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四、本網站信息查詢免費,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本網站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五、本網站屬於政府網站,未經許可,任何商業性網站不得建立與本網站及其內容的鏈接,不得建立本網站的鏡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鏡像),不得拷貝、復制或傳播本網站信息。
❸ 法院案件查詢
去法院立案庭查詢。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若想查詢法院案件,可以去法院的立案大廳的案件查詢窗口查詢案件進展。
拓展資料
執行案件節點查詢方法如下:當事人只要掃描「執行案件節點查詢」的二維碼或進入高新區法院官方網站點擊相關鏈接,就可以進入執行信息節點公開平台,在「執行案件節點查詢」這一欄,根據頁面上的提示,查詢人依次輸入案件的案號、當事人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信息,點擊查詢,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有時因同一時間段查詢人數較多,可能會出現查詢故障等提示,當事人遇到此類情況可稍等片刻再查詢。
❹ 法院案件查詢系統
法院案件查詢系統是中國裁判文書網。裁判文書上網是司法公開的重要一環。
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法大力推進裁判文書上網工作,並率先垂範,於2013年7月1日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集中公布了第一批50個生效裁判文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次日,最高法審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明確除法律有特殊規定的以外,生效裁判文書將全部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予以公布。
2013年11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與各高級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傳送平台聯通,標志著全國四級法院裁判文書統一發布的技術平台搭建成功。11月28日,最高法發布裁判文書上網司法解釋。
(4)安化法院網擴展閱讀:
裁判文書的公布主要通過以下五種渠道:
1、對有重大影響的案件的裁判文書,商請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報刊予以公布。
2、對具有典型意義、有一定指導作用的案件的裁判文書,不定期地在人民法院報、公報上公布。
3、日常的裁判文書可隨時在人民法院報網和我院開通的政府網上公布。這是公布裁判文書的一種主要形式。
4、所有公布的裁判文書可裝訂成冊,放在指定部門供各屆人士查閱。目前先考慮放在出版社的讀者服務部,同時設置一部觸摸式電腦將公布的裁判文書輸入,供查閱。如當事人需要索取的,可收取成本費。
5、每年將所公布的裁判文書匯集成冊,由出版社出版發行。
❺ 法院案件查詢
法院案件查詢
去法院立案庭查詢。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若想查詢法院案件,可以去法院的立案大廳的案件查詢窗口查詢案件進展。
拓展資料
執行案件節點查詢方法如下:當事人只要掃描「執行案件節點查詢」的二維碼或進入高新區法院官方網站點擊相關鏈接,就可以進入執行信息節點公開平台,在「執行案件節點查詢」這一欄,根據頁面上的提示,查詢人依次輸入案件的案號、當事人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信息,點擊查詢,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有時因同一時間段查詢人數較多,可能會出現查詢故障等提示,當事人遇到此類情況可稍等片刻再查詢。
12368 可以查詢法官電話嗎
「12368 」可以查詢法官電話。
12368查詢網
法院案件查詢的方式:
一、到所在法院的網上服務平台查詢;
二、到法院人工或自助查詢機查詢;
三、打法院服務電話12368查詢或其他法院電話查詢;
四、聯系案件的法官或法官助理。
五、其他查詢。
❻ 中國法院網-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中案件狀態顯示:
「已結」是表示本次執行程序已經終結。
「執行中」是指通過申請執行人的申請,法院受理並啟動了執行程序,執行工作處於執行程序的運行中,尚未執行終結。
(6)安化法院網擴展閱讀:
第十一條 申請執行人以被執行人一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為由申請恢復執行,人民法院經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復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恢復執行:
(一)執行和解協議履行完畢後申請恢復執行的;
(二)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
(四)其他不符合恢復執行條件的情形。
第十九條 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根據當事人自行達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協議,或者一方當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當事人不予認可的和解協議,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的,裁定終結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執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裁定中止執行;
(四)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裁定駁回異議;
(五)和解協議不成立、未生效或者無效的,裁定駁回異議。
❼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人民法院關於拖欠信用社貸款的名單
湖南省安化縣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5)安法民二初字第275號
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安化縣東坪鎮建設路21號。
法定代表人胡勇,該聯社理事長。
委託代理人李紹勇,男,漢族,安化縣人,該公司柘溪支行員工,代理許可權為特別授權。
被告鄧海華,男,漢族,安化縣人。
被告陳娜,女,漢族,安化縣人,系被告鄧海華之妻。
被告劉星,男,漢族,安化縣人。
被告蔣艷,女,漢族,安化縣人,系被告劉星之妻。
被告鄧向華,男,漢族,安化縣人。
被告楊珍,女,漢族,安化縣人,系被告鄧向華之妻。
被告夏萬能,男,漢族,安化縣人。
被告鄧貴麗,女,漢族,安化縣人,系被告夏萬能之妻。
被告李志勇,男,漢族,安化縣人。
被告鄧芳,女,漢族,安化縣人,系被告李志勇之妻。
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鄧海華、陳娜、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於2015年8月27日立案受理後,依法由審判員陳雲平獨任審判,於2015年10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別授權委託代理人李紹勇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鄧海華、陳娜、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鄧海華與被告陳娜系夫妻關系,被告鄧海華因養豬於2013年7月5日向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柘溪支行借款400000元,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期限為24個月,於2015年7月5日,並由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做連帶責任保證,雙方簽訂了《保證合同》,利息清至2013年12月31日,2015年7月28日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銀行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有關批復獲准開業,從事經中國銀行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金融業務,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含所轄信用社、分社、儲蓄所)的所有債權、債務均由本公司享有和承擔。截止2015年7月30日,被告鄧海華尚欠原告借款本金400000元,利息85478.40元,逾期加收利息1855.00元,本息合計為487333.40元。特向安化縣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1、被告鄧海華償還原告借款本金400000元,利息85478.40元,逾期加收利息1855.00元,本息合計為487333.40元(利息計算至2015年7月30日,以後利息按合同約定計算至清償日止)。2、判決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對上述訴訟請求和事實,原告提交了以下證據予以支持:
1、原告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2、原告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3、法人身份證明書;
4、原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以上4份證據擬證明原告的主體資格。
5、十被告身份證復印件及被告鄧海華、陳娜結婚證復印件;擬證明三被告的主體資格及被告鄧海華、陳娜系夫妻關系。
6、借款借據,擬證明被告鄧海華向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400000元的事實;
7、《個人貸款合同》,擬證明被告鄧海華向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400000元,並約定借款期限、利息、結息方式等;
8、《保證合同》和貸款保證承諾書,擬證明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為被告鄧海華的借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期限為兩年;
9、利息計算清單,擬證明被告鄧海華至2015年7月30日尚欠原告借款利息85478.40元,逾期加收利息1855.00元,合計為87333.40元;
10、中國銀監會湖南監管局關於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的批復,擬證明原告機構名稱變更,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含所轄信用社、分社、儲蓄所)的所有債權、債務均由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和承擔。
上述證據的復印件經核對均與原件一致。
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未到庭,也未提交答辯狀。
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支持其主張提交的證據1-10來源和形式合法,客觀真實,相互關聯,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鄧貴麗、李志勇、鄧芳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質證權利,本院對原告所提交的證據所證明的事實予以採信。
根據所採信的證據確認如下案件事實:被告鄧海華與被告陳娜系夫妻關系,被告鄧海華因養豬於2013年7月5日向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柘溪信用社借款400000元,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期限為24個月,於2015年7月5日,由被告劉星、鄧向華、夏萬能、李志勇做連帶責任保證,雙方簽訂了《保證合同》,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李志勇、鄧芳向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簽訂了貸款保證承諾書,承諾對被告鄧海華的貸款本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利息清至2013年12月31日,2015年7月28日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變更法人登記為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含所轄信用社、分社、儲蓄所)的所有債權、債務均由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和承擔。截止2015年7月30日,被告鄧海華尚欠原告借款本金400000元,利息85478.40元,逾期加收利息1855.00元,本息合計為487333.40元。
本院認為,被告鄧海華向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出具的借款借據及與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簽訂的《個人貸款合同》合法有效,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按約將款借給被告鄧海華,被告鄧海華未按借款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屬於違反合同約定,被告鄧海華與被告陳娜系夫妻關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應由夫妻共同償還;被告劉星、鄧向華、夏萬能、李志勇為被告鄧海華的借款與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簽訂的《保證合同》和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李志勇、鄧芳簽訂的貸款保證承諾書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2015年7月28日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變更法人登記為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含所轄信用社、分社、儲蓄所)的所有債權、債務均由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和承擔,故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要求被告鄧海華清償所欠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本息及由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李志勇、鄧芳對被告鄧海華所欠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貸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要求被告鄧貴麗對被告鄧海華所欠原安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貸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以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鄧海華、陳娜於本判決生效後十五日內共同償還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本金400000元,利息85478.40元,逾期加收利息1855.00元,本息合計為487333.40元(利息計算至2015年7月30日)。2015年7月30日以後至本判決指定給付之日止的,按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計付。
二、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李志勇、鄧芳對被告鄧海華、陳娜上述第一項還款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劉星、蔣艷、鄧向華、楊珍、夏萬能、李志勇、鄧芳在履行上述判決的第二項義務後,有權向被告鄧海華、陳娜追償。
駁回原告湖南安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對被告鄧貴麗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上述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610元,減半收取4305元,由被告鄧海華、陳娜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雙方當事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一經生效後,如被告逾期不履行給付義務,原告可在判決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審判員陳雲平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代理書記員蔣笑陽
本信息來源於中國裁判文書網
❽ 法院被執行人查詢
法院已經結案,但在法院網上「被執行人信息查詢」上面還是顯示執行中。具體解專決辦屬法為:
可與執行法院直接聯系,由執行法院確認債務是否全部履行。在確認全部履行完畢的情況下,執行法院按照我院上述通知要求,對被執行人有關信息進行屏蔽。案件屏蔽後,面向社會公開系統則不再顯示。
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方法:
1.所搜「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官網,進入。
(8)安化法院網擴展閱讀:
當事人對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提供的信息內容有異議的,應及時向執行法院書面提出,並附相關證明材料。
信息異議包括沒有錄入有關信息的異議、信息內容不準確的異議、信息發布不及時的異議。
執行法院應在接到書面異議後3日內予以審查核對,異議成立的,應當在2日內對相關信息予以補錄或更正。執行法院必須在接到書面異議後7日內將處理結果答復異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