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官辭職
㈠ 法官辭職,什麼機關有權批准
法官的辭職是根據法官本人辭職的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由任免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去其現任職務
㈡ 法官可以辭職做法務嗎
誰都可以辭職,法官的辭職權益當然也受法律保護。
如果法官辭職當律師版,可能會導致其權辦理的案件結果受到人情世故的影響。因而,《法官法》第17條對律師辭職後的工作選擇,進行了一些禁止性、或限制性的規定;除了這些排除性的工作種類和工作任務之外,法官辭職後是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崗位的。
法律條文參考:
《法官法》第十七條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㈢ 法官辭職後供職律師事務所,合乎規定嗎
根據現行法官法規定,法官從法院離職後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終身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所以如果只是在律所當律師是符合規定的。
㈣ 為什麼律師業不景氣但好多法官和檢察官還是趨之若鶩,紛紛辭職跳槽當律師
因為律師是自由職業者吧,既然能當庭長,做律師應該是沒有問題回的。法院發展很難,一答般情況下,當至庭長位置就到頭了,而且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容易出錯。律師起步雖難,可一旦成名,案件會推不掉的。對一個有志者來說,當律師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㈤ 法官離職的原因有哪些
復首先,法官職業尊嚴不高制,社會對法官的尊崇度不夠。職業尊嚴關乎一個職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影響這個職業的社會評價。反觀中國法官的職業尊嚴,和公務員群體幾無區別。和法官同屬一個職業群體的律師,多數人卻不願意做法官,而法官辭職後卻多願意做律師。這一點,即印證了從律師中選任法官的先天不足,因為,法官職業對律師沒有多大吸引力,少有律師願意放棄自由職業去選擇束縛更多的法官職業。
第二、法官職業保障不足,待遇不高。我一直認為,法官的待遇應高於公務員,並且,應高於公務員一倍工資,這樣,可以讓法官摒棄社會現實的困擾,專心於司法審判。只不過,在當前這種司法格局裡,我們還很難為法官謀得高工資,畢竟,現有的法官待遇是由同級財政負擔,法院和政府的其他部門相比,並無多少優勢,而政府對法院的認知和評價也決定了其不會為法院專門增加財政撥款。現在,正在探索省級財政統一管理,到底如何運作,尚在試點中。
㈥ 法官辭職後的從業行為有哪些限制
法官辭職與案件沒有關系,法院會重新任命新法官到位。至於審判結果要新法官查閱庭審資料後再決定是直接判決還是需要再庭審。
㈦ 某中級法院法官離職後做律師,到該中級法院下轄的基層法院代理案件合法嗎
法官離職後做律師,做代理人或辯護人的限制是有有期限或其他規定的。如回《法官法》第三十六答條規定: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所以不能脫離期限和其他條件談問題。如果離職超過兩年,是可以的。

㈧ 法官辭職後能不能做律師
法官辭職後具備律師資格條件的可以從事律師職業,但相應法律進行了「內競業」限容制。
《律師法》、《法官法》對曾從業於法官再從業於律師的從業限定比是明確的,
我國《律師法》第四十一條定:「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法官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㈨ 法官辭職後能不能做律師
法官辭職後具備律師資格條件的可以從事律師職業,但相應法律進行了「競業」限版制。
《律師權法》、《法官法》對曾從業於法官再從業於律師的從業限定比是明確的, 我國《律師法》第四十一條定:「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法官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㈩ 從法院辭職的法官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因為來律師是自由職業者吧,既自然能當庭長,做律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法院發展很難,一般情況下,當至庭長位置就到頭了,而且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容易出錯。律師起步雖難,可一旦成名,案件會推不掉的。對一個有志者來說,當律師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