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侮辱人法院

侮辱人法院

發布時間: 2021-01-05 06:40:05

㈠ 電活侮辱他人被錄音可以做為證據向法院起訴嗎

起訴的條件非常簡單,適格原告,明確的被告,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就是立案的條件,就可以去立案。你說的電話錄音,是證據,證據就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證據是決定勝訴敗訴的事情,不是決定能不能起訴的事情。

㈡ 請問用簡訊罵人,侮辱人格,威脅,我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訴對方

罵人侮抄辱人格,受害人可以襲起訴,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㈢ 妨礙人身自由 公眾場合公開侮辱詆毀誹謗他人 可以去法院上告 走司法程序嗎

只要你已收集好證據當然可以去法院上告,走司法程序。以維護自身權益。

㈣ 侮辱誹謗他人怎麼法院起訴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侮辱誹謗罪為親告罪,原則上是不告不理的,你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不僅包括刑事訴訟,還包括民事訴訟)

㈤ 在微信上辱罵他人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網路上的侮辱與現實中的侮辱要承擔相同的法律責任。即如果侮辱情節較輕,被害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並賠償損失。如果侮辱情節嚴重,涉嫌構成侮辱罪的,可申請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責任。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人們在享受互聯網社交便利的同時,應當依法謹慎行使自己的權利。微信用戶有權在其朋友圈內正當、合法地表達觀點或發表其評論,但微信聊天記錄、朋友圈發布內容可在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5)侮辱人法院擴展閱讀:

微信群里辱罵他人損害名譽難免承擔法律責任

日前,廣西大新縣人民法院對一起名譽權糾紛進行判決,判決被告在其朋友圈登載致歉聲明,對原告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800元。

原告黃鈺與被告馮某雨都是年紀三十齣頭的青年婦女,多年前雙方通過朋友介紹相互認識。2015年雙方曾有過矛盾糾紛,被告馮某雨一直揚言尋機對原告黃鈺打擊報復。

2017年12月,在獲知原告在縣城擺夜攤後,被告即在其微信群里發信息,群聊中聲稱原告「睡她表弟多年,她表弟家裡人罵死了」、「她媽就是去廣東睡回來才生的那個黑憋(意指原告)」。還在朋友圈唆使男網友去強奸原告,並配發原告的個人照片。

當日晚上,得知被被告辱罵後,原告和家人與被告發生口角。次日,原告到被告店門要跟被告評理,一時沖動才動手打爛被告的廣告牌等。事後,公安機關主持雙方進行調解,原告母女願意賠償被告財物損失,但被告拒絕對在群里發微信罵話一事承擔責任。

今年3月,原告起訴到法院,請求判決被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8000元。被告馮某雨到庭應訴時則辯稱,原告訴稱並不屬實,被告沒有發布原告提供的那些微信聊天記錄過,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大新縣法院審理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微信作為一種信息交流平台,具有公開性和傳播性。便捷快速,散播廣泛。被告在微信群中發布誹謗、侮辱、貶低原告的信息,並配發原告的個人照片,造成相關信息的公開傳播,引發他人對原告聲譽的猜測,致使原告的名譽權受到損害,侵害了嚴格的名譽權,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

經調解雙方未達成協議,法院遂作出前述的判決。

㈥ 法庭對在法庭辦公地方辱罵法官的人如何處理

務所王強律師說,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1條中規定,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者,可予以訓回誡,責令答退出法庭或罰款、拘留;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而《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12條也規定,對侮辱、毆打審判人員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可追究刑事責任或予以罰款、拘留。

㈦ 侮辱人是公安管理,還是法院審理

如果侮辱屬於治安案件的,由公安機關管轄;構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受害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下為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㈧ 原告旁聽者發布法院庭審視頻侮辱被告人格如何定罪

如果被告的人格被侮辱,被告在掌握證據的情況下可以控告哪個發布法院庭審視頻的人,保護自己的人格權。

㈨ 被別人侮辱,可以起訴嗎

首先,請看一下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101條 名譽權
第一百零一條【名譽權】公內民、容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14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其次,如果構成以上情形,可以收集證據到法院進行訴訟,要求對方消除影響、賠償損失、賠禮道歉;

最後,如果對方手段惡略,造成的後果嚴重, 那麼您可以提起刑事自訴案件,要求法院追究對方侮辱誹謗罪。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