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庭審以後

法院庭審以後

發布時間: 2021-01-05 08:26:20

『壹』 法院開庭審理後只是說庭審結束,下一步是什麼 刑事案件法院審理完後說庭審結束,下一步是什麼

下一步是等待法院下達判決書。

刑事判決是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審理終結後,依據查明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對被告人所犯罪行作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判決。刑事判決一經發生法律效力,就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對一審判決,被告人可以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

刑事判決書應當寫明:

1、被告人的基本情況,包括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 籍貫、住址、職務、以前是否受過刑事處罰、是否被逮捕、羈押日期等;

2、辯護人和公訴人的情況;

3、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4、判決結果和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1)法院庭審以後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作出以下裁判:

1、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作出有罪判決。

2、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作出有罪判決。

3、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作出宣告被告人無罪的判決。

4、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5、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認定。

『貳』 誰知道法院庭審結束後到審判結果得多長時間

法院開庭之後來知道結果的具源體時間尚無定論但是,我國民訴法、刑訴法和行政訴訟法中對案件的審理期限都作出了規定。

比如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一般的來說,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比如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公訴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刑事自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審理期限為二十日。

『叄』 法院庭審過程是怎樣的

1、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3)法院庭審以後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十一條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

(一)公眾關注度較高;

(二)社會影響較大;

(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

第十二條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著正裝:

(一)沒有職業著裝規定;

(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

(三)所在單位系案件當事人。

非履行職務的出庭人員及旁聽人員,應當文明著裝。

第十三條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

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人使用戒具,但認為其人身危險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第十四條庭審活動開始前,書記員應當宣布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庭紀律。

第十五條審判人員進入法庭以及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宣告判決、裁定、決定時,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

審判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平等對待訴訟各方。

『肆』 庭審結束後判決結果多久出來

法律中並沒有明文規定庭審結束後判決結果多久出來,只說明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4)法院庭審以後擴展閱讀:

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伍』 一審開庭之後,原告是否可以追加被告

一審開庭後,原告可以追加被告。時間限制在判決之前,但是要經過法院的允許。

《民事訴訟法》將追加被告的規定放入「審理前的准備」一節,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法院依職權追加被告還是當事人依申請追加被告,都應該在開庭前申請提出,這有利於案件事實的及時查清和避免司法程序的重復,造成浪費司法資源的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七十三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5)法院庭審以後擴展閱讀

申請追加被告的案例

2018年5月7日上午10時20分許,甲駕駛一輛小型普通客車沿某縣唐安路由西向東行駛至某市第四十五中寶翠園校區門口時,撞到正琦電動自行車由南向北過馬路的受害人乙,造成乙受傷、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乙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本次事故經過某縣交警大隊責任認定,甲負主要責任,乙負次要責任。甲系A公司的員工,其所駕駛的案涉小型普通客車所有權人系B公司,甲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系在工作中。

該車輛在中國人保財險某市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30萬的商業三責險,並購買不計免賠,且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限內。

案件判決結果:保險公司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原告各項損失117353元;被告甲、A公司和B公司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連帶賠償原告其他損失合計409452元;保險公司就上述第二項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在三責險限額內賠付原告其他損失270000元。

本案原告共主張被告連帶賠償損失613884.6元,最終法院支持526805元,就其中本案的相關問題,作如下分析:

關於追加被告的問題,本案是在開庭前20天,本律師接受委託,前期系由另外一名律師代理。在起訴的時,並未把案件中的A公司(用人單位)作為被告。後本律師在接受代理後調取了駕駛員甲的社會保險參保記錄,發現其系A公司原工。

後立即向法院提交了追加被告申請書,將A公司追加為被告,且駕駛員甲系在送貨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的,系在履行職務行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A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把A公司追加為被告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且有利於保障原告及時獲得賠償。

關於被扶養人生活費本案我方主張的被扶養人生活費,法院並沒有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之規定,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且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法院一般才會支持此項訴請。

也就是要想獲得該項賠償需同時具備上述兩個基本條件,因本案被扶養人有子女且有贍養的義務,遂法院未支持,也系符合法律規定。

關於本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支持了8萬元。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侵權致人死亡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一般不低於5萬元,但不得高於8萬元。但本案能夠支持8萬元亦在通過積極舉證和法院溝通基礎上獲得的。

這在一定的程度上給受害人的家屬一定的心理安慰。當然也並非每個類似的案件都能獲得最高額賠償。

關於保險公司絕對扣除10%的不計免賠率的問題。案涉事故車輛因為違反裝載規定,保險公司扣除絕對扣除10%免賠情形即僅在三責險27萬的限額內賠付。

我方認為保險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其盡到提醒和明確該項規定的義務,該項條款對被保險人不發生效力,但法院對此支持了保險公司的主張。我方任然對此持保留意見。

『陸』 法院開庭以後,要多久才下判決書

在法院開完庭判決書下來的時間具體如下:

民事案件審理期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條,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選民資格案件後,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院對開完庭後什麼時候下判決是沒規定的,但對於案件什麼時候宣判則有時間的限制,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柒』 法院庭審結束後法院是否進行深入調查

要看法庭調查的情況,一般庭審中調查清楚,爭議焦點雙方充分辯論,庭審結束法院不需要再做深入調查了。特殊情況除外,

『捌』 一般案子到法院以後什麼時候開庭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專案件,應當在立案屬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拓展資料

開庭審理是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的階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其中,公開審理是原則,不公開審理是例外或補充。以民事訴訟為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0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由此可知,離婚案件一般也公開審理,但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其決定權在於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是因為離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審理中可能會涉及到個人隱私、感情上的一些不願意公之於眾的內容。因此,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法庭一般都會允許

『玖』 法院開庭以後正常宣判多長時間

你好。對於民事案件說,法院開庭後可以當時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當庭宣判的,應當版在十日內權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具體時間無規定,但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即從起訴到宣判在一般情況下不超過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熱點內容
中國五大刑法 發布:2025-09-11 08:35:50 瀏覽:586
法庭狂對法官 發布:2025-09-11 08:35:41 瀏覽:343
法律顧問借鑒 發布:2025-09-11 08:35:34 瀏覽:386
2016司法所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1 08:21:31 瀏覽:580
建築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1 08:19:57 瀏覽:478
民法通則第97 發布:2025-09-11 08:06:30 瀏覽:502
行政法位階及沖突 發布:2025-09-11 07:54:55 瀏覽:10
離婚自由對婚姻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11 07:53:26 瀏覽:941
四川省小作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1 07:53:19 瀏覽:866
法律援助律師執業管理 發布:2025-09-11 07:51:10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