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申請法院進行鑒定

申請法院進行鑒定

發布時間: 2021-01-06 16:50:46

『壹』 最高人民法院二審申請鑒定怎麼申請,有什麼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九條「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對方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和在法庭審理中一直不提起鑒定,等到二審時再提出鑒定,顯然已經過了舉證期限。但是司法實務中,法官為了讓法律事實盡量接近客觀事實,只要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理由正當,且待證事實對案件的正確處理將會產生實質性影響的,在案件終審判決之前都會予以考慮。
二審中法官同意對方鑒定後,要是我方提出反對意見,且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二十八條 「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我方在徵得法官允許後還可以申請重新鑒定。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二審開庭審理後提出重新鑒定申請,法官也同意的,是適用哪種程序,一審?二審?或者是審監?在我看來,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一般實務中都會在二審中重新審理,最後作出終審判決!但
我認為,對當事人在二審中提出的鑒定申請,二審法院認為應當鑒定的,原則上應當發回重審,由一審法院針對鑒定問題提出方案,再判決,不服的話可以通過二審來解決。鑒定一般是針對當事人爭議的重要事實,關繫到對當事人實體權利的保護,且還涉及到許多與鑒定相關的基礎性證據材料,對重要事實及其證據的認定應當經由兩級審理程序,以確保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在程序上得到保障。否則就會出現二審開庭審理後,法官不允許對方當事人提出重新鑒定的現象,剝奪了當事人的權利!

『貳』 民事案件需要申請法院鑒定,申請書什麼時候交給法官

民事案來件需要申請法院鑒定,申請自書必須在舉證期限屆滿之前交給案件承辦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鑒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叄』 向法院提出申請司法鑒定怎麼寫

在訴訟過程中可以口頭提出,由法院記錄在案,然後簽名確認,再由法院安排選定鑒定機構即可。

『肆』 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嗎 了解程序的朋友請進

司法鑒定的申請是指民事、行政案件的訴訟當事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內人、被告人、被容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向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提出對案件中涉及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司法鑒定的口頭或書面的請求。
因此,你可以選擇自行委託司法鑒定或者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無論哪種形式,只要鑒定機構合法、具備合格的資質,那麼它所出具的鑒定結論就具有法律效力,法院是應當依法採納;除非對方有證據證明該鑒定結論不合法或者不成立,對方可以申請重新鑒定。
如果你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有必要了解:
(一)是否准予鑒定由受理案件的法院決定。
(二)決定的程序:法院將根據法律規定,審核鑒定申請,作出是否鑒定的決定。
(三)如果法院作出不準予鑒定的決定,我國目前還沒有關於不服司法鑒定決定的復議程序。

『伍』 在法院一審程序中,被告申請鑒定,原告不同意鑒定,法院應如何認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當事人有申請鑒定的權利,但是否進行鑒定,決定權在法院,而不在對方當事人,所以,被告申請鑒定,如果法院同意就可以進行鑒定,無論原告是否同意,都應當進行鑒定。

如果鑒定必須原告配合,原告不配合就無法進行鑒定,法院會推定被告鑒定的目的成立,並作出對被告有利的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的除外。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經人民法院同意後,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有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5)申請法院進行鑒定擴展閱讀

第一條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附有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一)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四)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六)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七)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陸』 申請精神鑒定,是不是要向法院提出申請

得向法院提出申請啊,否則隨便鑒定的結果也不好使啊。當然法院未版必同意申請。
首先權得有精神病,申請精神鑒定才能被准許,沒有精神病就不會被准許。這就需要以前的過精神病的證據,比如被精神病院關起來過,或者就是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病人。這類人的申請可以通過。
如果正常人犯罪了,一直都很正常,從來沒表現過不正常,那麼申請精神鑒定就不會被批准。
因為精神鑒定不是鑒定有沒有精神病,而是鑒定精神病達到什麼什麼程度,所以前提條件是有精神病。。
精神鑒定是根據一些特徵標准來判斷一個人的精神病程度,它給出的結論只能是得了什麼樣的精神病到了什麼階段,是否有無民事刑事能力。

『柒』 向法院寫申請鑒定,怎麼寫

具體向法院來申請鑒定也是分自很多種情況的,由於您的問題不詳盡並不知道您想要申請那種鑒定,請求事項是什麼,例如請求人民法院依職權指定醫院或相關機構確定申請人的營養費、護理費和後續醫療費,或者是請求鑒定筆跡,亦或者是申請鑒定傷殘等級等。
申請法院鑒定,申請書必須在法院送達的舉證通知書上規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鑒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捌』 我想向法院提交鑒定書,請問委託法院鑒定申請書該怎麼

申請法院鑒定,申請書必須在法院送達的舉證通知書上規定的舉證期限內版提交。《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鑒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玖』 如果未經協商,一方能否直接申請法院指定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鑒定通過法院的,一般都要組織協商,協商不成的指定。現在大多法院協商不成專的情況下通過搖屬號,以示公正公平。協商的目的就是防止當事人隨意不服鑒定申請重新鑒定,避免擴大訴訟成本。如果是協商鑒定的,除非法律規定的情形下可申請重新鑒定外,一般情況下申請重新鑒定法院也不予睬納。
鑒定的程序很多,訴前可申請某律師事務所委託鑒定,這樣可節省時間,提前進入訴訟程序。

『拾』 什麼情況下法院可以駁回申請鑒定的申請,要求具體指出適用的法律條款

按實際情況,現行來法律規定,自並沒有明文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駁回申請鑒定的申請的情形。另外,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六條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當事人未申請鑒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進行鑒定。

熱點內容
順昌法院吳 發布:2025-09-11 02:12:11 瀏覽:965
羅城律師 發布:2025-09-11 02:10:46 瀏覽:404
找真律師 發布:2025-09-11 02:07:05 瀏覽:758
勞動合同專用章勞動法 發布:2025-09-11 02:07:05 瀏覽:253
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 發布:2025-09-11 02:05:30 瀏覽:559
律師案件管理軟體 發布:2025-09-11 02:01:11 瀏覽:92
經濟法與傳播規制 發布:2025-09-11 01:59:55 瀏覽:63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刷 發布:2025-09-11 01:59:45 瀏覽:350
法律碩士考試大綱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1 01:37:01 瀏覽:730
法國司法官 發布:2025-09-11 01:22:11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