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民事審判庭
Ⅰ 法院的民事庭有幾個 分別是處理什麼案件
民事審判一庭
(一)負責審理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人身權專利、房地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屬;
(二)負責指導基層人民法庭工作;
(三)負責牽頭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指導;
(四)負責審批基層法院相關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民事審判二庭
(一)負責審理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人身權利、房地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
(二)負責審理合同、證券、票據及破產案件;
(三)負責審理申請撤銷仲裁的案件;
(四)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指導。
民事審判三庭
(一)負責審理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人身權利、房地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
(二)負責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
(三)負責審理知識產權案件;
(四)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指導。
Ⅱ 法院民事審判庭
民事審判來庭的分工最高院並沒自有同意的規定,但是現在的民事一庭、民事二庭是由早先的民事庭和經濟庭轉化過來的。因此,基本上民事案件在民一庭審理,合同等經濟糾紛案件在民事二庭審理。很多地方設立民事三庭一般都是審理房地產糾紛。因為最高院並無統一的規定,各地還會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
Ⅲ 民事案件庭審的詳細步驟是什麼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
(二)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
2.出示證據和質證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各類證據按以下順序出示,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1) 證人證言。
(2) 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3)鑒定結論。
(4)勘驗筆錄。
(三)法庭辯論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的規定,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3. 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
(四)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
1.合議庭評議
2.宣告判決
(3)法院民事審判庭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開庭審理能夠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的正確行使。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從而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
其次,有利於對審判活動的有效監督。開庭審理將案件的審理過程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加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有利於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性。
第三,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民事訴訟法對開庭審理中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規定,開庭審理有利於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自覺履行訴訟義務,保證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保護了當事人的民事實體權利。
第四,有利於充分發揮開庭審理的教育作用,擴大法制宣傳效果。
Ⅳ 民事審判庭和立案庭哪個好他們的具體職責是什麼
民事審判庭負責管轄案件的具體審理。輕松點的比較依據不足:立案量大。民庭活細。相對說,民庭略好。
民事審判庭的職責是:包含職務職責和司法活動中的職責。
第一條業務庭庭長(副庭長、局長、主任、科長等)在院黨組、分管領導的領導下,團結全庭同志認真抓好工作,保證完成審判、執行等任務,業務庭副職協助正職開展工作。
第二條按照本院各項管理目標和上級有關部門布置的任務,制定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完成各項工作指標,並負責督促、檢查,年底負責完成本庭科室的工作總結。
第三條主持召開庭務會議,及時掌握全庭科室的工作動態和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傳達貫徹有關會議精神,通報情況,部署相關工作,討論審判、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復雜、疑難問題,保證本院的規章制度得到貫徹落實。
第四條組織開展政治學習,做好本庭科室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紀律、作風教育,鼓勵和支持全庭科室人員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不斷增強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
第五條充分發揚民主,虛心徵求和聽取同志們的意見,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直接負責處理或指定審判員辦理上級交辦的案件,處理當事人的批評、表揚和其他反映等事項。
第六條依法決定是否受理案件,確定適用審判程序,指定承辦案件的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庭人員,以及指定合議庭審判長;決定更換合議庭成員。
第七條支持本庭審判工作,審核簽發有關法律文書。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主動辦理和指導審判員辦理疑難案件,完成或超額完成辦案指標。
第八條根據本庭科室的工作實際,積極開展並認真組織好調查研究工作。
第九條根據本院規章制度,結合工作實際情況,負責做好本庭科室人員的行政管理、考勤考績和提請獎懲等工作。
立案庭自成立以來,作為法院的窗口單位,對外通過信訪接待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對內通過立案審查,啟動訴訟程序。信訪接待和立案審查一直作為立案庭的主要工作職責。幾年來,立案工作也是以立審分立為改革重點的。這主要是針對原來存在的「立審不分、先審後立」現象。立審分離後,規范了立案程序,統一了立案標准,杜絕了立案上的「暗箱操作」,消滅了「抽屜案、人情案」,同時加強了對訴訟費的管理。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和法院審判改革的深入,流程管理也被納入了立案庭的職責范圍,以大立案的格局展示。然而隨著流程管理的不斷完善,這種深層次的改革,不僅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好評,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綱要」中加以推廣。在2002年2月召開的「全國部分高級法院立案、信訪座談會」上,最高法院再次強調要全面推行以案件審判流程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大立案」改革,這就需要對立案庭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對立案庭作出更准確的定位。我認為結合法院目前的改革,立案庭應定位於它是審判業務庭,更是輔助服務機構。
Ⅳ 中級法院的庭長是什麼級別
中級人民法來院民事庭庭長級別為:自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中級人民法院職務對應的級別: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5)法院民事審判庭擴展閱讀
中級人民法院主要職責:
1、主要負責審理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3、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4、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