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立案後法官找談話

立案後法官找談話

發布時間: 2021-01-07 19:47:02

法院找當事人談話是怎麼回事

你好,根據案件性質不同,法官一般提前與當事人溝通,主要是了解案件事實情況,對有可能調解的案件進行調節等。

㈡ 庭審前法官找犯罪嫌疑人談話,有點過份吧

明顯不合法的

㈢ 開庭前法官可以讓原告離開法庭單獨和被告談話嗎

可以的,這是庭前調解啊。如果得不成調解協議、法院會即時作出裁決的。

㈣ 談話,法官可以判原告撤訴嗎

申請撤訴
按撤訴處理

申請撤訴
1.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
申請撤訴的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原告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撤訴不影響原告和被告之間本訴的進行。
(2)撤訴必須是原告自願。申請撤訴是原告處分自己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行為,除非原告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強迫原告申請撤訴,審判人員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動員原告申請撤訴。
(3)撤訴必須合法。申請撤訴的時間必須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申請撤訴的人必須是有申請撤訴權的人;申請撤訴在實體上不得有規避法律的行為,不得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有損於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4)撤訴必須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當事人行使處分權,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進行審查,申請符合條件的,裁定準許撒訴,案件審理終結;申請不符合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案件繼續審理。不論是否准許撤訴,都必須以裁定的方式告知當事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民訴意見》明確規定,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後,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依法准許原告撤訴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作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為另案被告,訴訟另行進行。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法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不準撤訴。

撤訴處理
2.按撤訴處理,即原告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他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依法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
按撤訴處理的情況為:
(1)原告或上訴人未按期交納訴訟費用。
(2)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
(4)原告應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交納,或申請緩、減、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納訴訟費用的,按撤訴處理。
(5)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訴處理。
(6)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法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法律規定
按撤訴處理和原告缺席判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法律後果
不論是當事人申請撤訴還是按撤訴處理的,都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1)法院裁定準許撤訴或按撤訴處理,都會直接引起終結訴訟程序的法律後果;
(2)訴訟時效重新開始計算,原告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3)訴訟費用由原告或上訴人負擔。

㈤ 一審後,法官找雙方談話,必須對補交證據質證嗎

不可能,所有證據都需要質證,否則不具有證明力。

㈥ 二審法官找雙方談話了請問還會開庭嗎

既然已經到了二審,不管是否調解成功,法院都會判決。具體是否開庭只是形式問題,判決結果才重要!

㈦ 還沒有下判決書能找法官談話嗎

可以!到法院同法官咨詢案件情況。如果是私下會見談話,法官為避嫌,會拒絕當事人的要求。

㈧ 申請強制執行後,法院法官找你談話,一般會談什麼

簡單的很,主要是看雙方對生效判決的態度。作為你法官還有可能希望你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另外還有可能主持雙方執行和解。總體說,沒有什麼大事情。

㈨ 閉庭後法官與當事人的談話是否可以作為定案事實

不能吧

㈩ 民事糾紛中,當事人單方面與法官約見,期間法官並沒有告知當事人談話內容需要記錄的前提下,將談話內容記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3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法官列印當事人的談話內容,

經過當事人簽字確認後,生效

當事人如果認為記錄不實,可以不簽字,或者寫補充說明。

【3】這些都是合法取證,不用事先告訴當事人。

【4】此提問是錯誤分類,應該是法律問題的分類。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