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應該具備的素質

法官應該具備的素質

發布時間: 2021-01-08 03:30:11

法院法官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及素養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回的審判人員,是權的執行答者。
具有的素質:一 專業素養,必須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學歷要求,通過考試。
二 通過國家或者地方公務員招考筆試、面試被錄用。大城市和發達地方的法院新進法官一般要求法學碩士以上學歷。並且應當符合《法官法》所要求的全部條件。
三 具有職業道德素養。保障公正、提高效率、保持清正廉潔、遵守禮儀、加強自身修養和約束業外活動六個方面。

Ⅱ 法官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學習時代先鋒宋魚水事跡心得體會

公正司法是黨的先進性在司法領域的具體表現。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宋魚水被中央確定為保先教育活動中的先進典型。這段時間,我根據中院及本院要求,認真學習了宋如水的先進事跡,深深地為她所折服。我覺得她就是我們希望並努力培養造就的職業法官。大力推進法官職業化建設,實現法官隊伍從量的擴張轉向更加註重質的提高,培養和造就一支有大局觀念、思想作風過硬、職業道德操守良好和專業技能精深的高素質職業法官隊伍,是人民法院深層次改革所面臨的緊迫任務。 宋魚水身上有多種看似普遍其實難得的素質與能力的綜合體現,她的成功表明一名高素質的法官應當具有較高的司法品性和較強的職業能力。能游刃有餘地「辨法析理」,讓當事人「勝敗皆服」的法官,最起碼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一、堅定的法律信仰和深厚的法學功底 法官必須有堅定的法律信仰,要從內心崇尚法律。正如伯爾曼所指出的,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實的遵守。深埋於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自己思維和行為的法治觀、正義觀、人權觀,對一名法官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一種獨特的法律思維方式。宋如水能夠在一架公正的天平上,始終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忠於法律,公正辦案,應該說這與她堅定的法律信仰分不開。 不僅如此,一名稱職的法官還應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法官應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熟悉法律規范,這是法官的基本專業要求。在大多數國家,法官被尊為在法律和法學領域具有崇高地位和極具智慧的人,而且很多法官本身就是知名的法學家,著述頗豐。沒有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基礎,法官很難領悟適用法律的立法意圖,對案件作出正確的判斷,也難以對判斷作出符合法理的解釋。宋魚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四年較為系統的學習,為她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提高自己,1996年她再次走進人民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學位。2001年,她又被派往荷蘭進修。這使得她能夠站在學術前沿思考各種法律問題。工作中她同樣好學不倦。為了妥善處理疑難案件,她拿著案件材料到處請教:院里的資深法官、過去的同學、法律系的老師,還有圖書館。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能不能進入有圍牆的大學學習,有諸多因素,有時可以說是機緣巧合,但一個人想不想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我院的一些同事中,象丁林彬、顧鳳琪、邵伯新、徐宏林等,年輕時並沒有機會上大學,但在法院業務很出色,原因就在於他們好學肯鑽。年輕的一代法官如果沒有精湛的法學功底,日後是很難在本職崗位上有所作為的。中央推出宋魚水這樣的典型,無疑在召示我們:時代需要像她這樣的知識型、專家型、學者型的法官。 二、一定的職業積累和較強的司法水平 法律專業知識和司法經驗,是形成法官特定職業傳統的重要特徵。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一定的司法經驗。正象人不能生而走路一樣,誰也不能一進入工作崗位就十分出色,當然悟性好的進入角色要快一些。宋魚水獨立辦案11年,先在經濟庭工作,後到知識產權庭,做過書記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這些審判經歷對一名職業法官來說是必要的。不僅要經歷實踐,還必須「用心」做事。要善於總結,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努力實現自身的飛躍和突破,我認為這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個人必須凝心聚力,堅持不懈。對於決策者而言,要重視並善於培養職業法官,把年輕同志放在審判一線甚至多崗位鍛煉,始終關注他們,為他們的成長澆灌、補充養分、防病治病。司法實踐是職業法官的真正搖籃,我們要在審判實踐中造就和培養人才。 法官的司法水平對於審判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宋魚水的庭審水平、製作裁判文書的水平和能力是業內人士公認的,這是法官的基本功。但對我來說,我最欣賞的還是她對調解工作的重視和她的調解水平。她總是有這個本事,讓本來怒目而視、火葯味十足的雙方當事人心平氣和地達成調解協議。她在調解時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總能深深地打動當事人,就像春風拂面而來,如清泉流淌在心間。調解是我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調解是一門藝術,調解的技巧和學問甚至比判決更難掌握。我認為調解水平是法官綜合素質的體現。宋魚水重視並善於調解,經過她的調解,法院和當事人付出最小的成本,社會和當事人的利益達到最大化,這是她事業的一種境界。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的國家審判機關,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向宋魚水學習,在審判工作尤其是民事審判工作中進一步強化訴訟調解,通過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動,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公正和廉潔的司法品行 在法官的職業生涯中,什麼樣的品質最重要?毫無疑問,是公正,是實現公正的勇氣和決心。英國丹寧勛爵在其法官生涯中曾一再闡明自己的立場:實現公正,即使天塌下來。法官職業道德品行的核心,首先是公正。「理想的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法官要有追求正義的理想和良知,不得將其個人的愛好、憎惡、偏見帶入職務過程。宋魚水說「作為法官,我非常在意當事人的喜怒哀樂,在意他們對審判工作的評價。我常常反思,當事人從見到我第一面,直到拿到判決書離開法院時,他們是否感覺到了公正?這個問題常常令我輾轉反側」,從她這句朴實而道地的話語中,我感受到她對公正的追求,這種追求執著而熱烈。有關她的事跡報道中我也看到了這一點,她不是不重感情,但在法律面前,無論是親戚還是鄉親,該沉默的沉默,不說情打招呼,不影響司法公正。她說:「我必須對自己要求更嚴一點,因為背後有億萬群眾審視的目光」。正因此,她審理的各類民商事案件,沒有一件裁判不公,沒有一件被投訴或者被舉報。宋魚水的事跡表明:黨的先進性在司法領域首先表現為公正司法。作為黨員法官更應在司法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如一地堅持公正執法。 廉潔是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之二。古人雲「不受日廉,不污日潔。」(《楚辭。招魂》,王逸注)不受就是不受賄賂,不接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污就是不貪不圖,不沾不染。作為一名法官還必須「省已」、「戒貪」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做到清白無瑕、兩袖清風、剛正不阿。法官的公正、權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廉潔。如果不能抵制金錢和利益誘惑,就無法保證公正履行司法職責,必然以權謀私、枉法裁判,損害司法公信力和社會公平與正義。宋魚水嚴守法官職業道德准則,堅定地堅持廉潔自律,這使她能夠在審判工作中一碗水端平,讓當事人「勝敗皆服」,公正的法官必然是一 名廉潔的法官。 四、寬厚的人文素養和較高的職業素養 法官應有寬厚的人文素養,成為法律領域的「大家」。一個人的人文素養是其知識和能力的寬厚基礎,它制約著個人的發展潛力、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的程度。沒有寬厚的人文素養,很難嫻熟地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社會公眾也難以對其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依賴,最多隻能是工匠型、技能型「操作手」。審判工作是一項技術性、理論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證據的判斷和運用、事實的認定、法律的理解和適用,以及貫穿其中的法的理念、規則、和方法論,都應有一定的文化修養為基礎。法官應當有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當多種信息撲面而來時,能夠比較自如地進行選擇、分析、判斷,做到熟練駕馭、游刃有餘。法官要有相關的專業技能,包括洞察力、分析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研究總結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天賦、學習和實踐等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職業法官事業成就和影響力大小的決定因素。 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法官,才能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法律。專業素質的培養,是法律的公正本質和運用法律維護公正的技術的要求;而道德素質,是作為技術的法律的正當運作的保證。 孟子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自行。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法官的職業是特殊的,長期從事這個職業,在心理、性格、和行為方式上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員的個性特質。宋魚水的人生告訴我們,誠信、仁愛、善良這些人類推崇的美德,可使法律更有力量,依法辦案與提高道德水準是相輔相成的。法官應是誠信之人。中國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稱誠信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法官應當平等待人,要注意平等地對待雙方當事人,語言要文明、規范;法官要有耐心。傾聽是對當事人的一種尊重。宋魚水對當事人的陳述總能耐心傾聽,讓當事人把話講掉,把苦水倒掉,然後循循善誘,辨法析理;法官要耐得住寂寞。英國有句諺語「神與法官不可交友」,就是說法官要少有社會交往,應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性」,不能做公關人物,否則為人情所困擾,執法難免有失公正,損害法官形象。而且,「業精於勤荒於嬉」,在社交活動中浪費太多時間,很難有時間研習法律;法官要善良。正像宋魚水所說,法官具備了善良這一基本品質,就會對公正有更深刻的理解;法官要謹慎。日常生活中慎言慎行,在審判活動中才會慎重使用規范、准確、文明的語言,不輕率表態,避免隨意性和傾向性。總之,時代需要像宋魚水這樣的有著寬厚的人文素養和較高的職業素養的法官,這些同樣影響著司法水平。 我覺得宋魚水的先進事跡,對從事審判事業的共產黨員如何保持先進性有很大的啟發。每一名法官都要向宋魚水那樣努力爭當高素質的法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職業能力,不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同時,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我們要向宋魚水學習,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審判事業中去,讓火熱的青春在神聖的崗位上綻放,努力成為一名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

Ⅲ 法官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法官法》
第九條復 擔任法官必制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二)年滿二十三歲;(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這是法定條件。目前需要有司法資格
素質需要為人公正、清正廉潔,這屬於職業操守。

Ⅳ 法官應具有什麼素質

復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制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具有的素質:一 專業素養,必須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學歷要求,通過司法考試。
二 通過國家或者地方公務員招考筆試、面試被錄用。大城市和發達地方的法院新進法官一般要求法學碩士以上學歷。並且應當符合《法官法》所要求的全部條件。
三 具有職業道德素養。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加強自身修養和約束業外活動六個方面。

Ⅳ 法官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你好,我國法官法對法官的任職要求有明確規定。高等政法大學、高等學校法律系版本科權畢業法學學士學位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學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學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初任法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Ⅵ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

第一要進行角色轉變,牢記自己的法官角色。法官承擔著國家的審判職能,是社會正義的維護者。作為一名法院新進人員,之前對法院和法官的了解是很局限的,現在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認識和法官的要求是有很大的差距。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預備法官首先就要進行角色轉變,從以前的學生等身份轉變成一個法官。角色轉變主要不僅體現在思想認識的轉變,還體現為行為方式的轉變。一個合格的法官要把對法律的認識從書本轉變到司法實踐中來,把對法律的信仰轉變到維護人民合法權益的審判事業中來,要從對法官職業的單純崇拜變成法官隊伍的一員,變成法官隊伍的集體榮譽的捍衛者。
第二要增強自身內在素質和外在素質。法官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只當法官不求素質不是好法官,那麼法官應有的素質是什麼呢?法官的素質主要有:(一)內在素質包括:政治素質、職業素質、職業道德、心理素質。(二)外在素質包括:善言正行、樹立公信、接待 文明、庭審規范、儀表端莊、舉止規范。法官的素質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的培養。一名預備法官要在高度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
首先,加強內在素質培養。作為法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要對黨忠誠,對組織忠誠,對人民負責。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維和法律專業技能,堅持法在心中,正義為上,能利用法律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公平正義。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從心底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讓人民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溫暖和人文關懷。法官提升個人崇高的品德修養,應當具有讓人敬重和信任的品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德高望重贏得公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名優秀的法官應當在審判席上公正不阿、客觀中立、細致冷靜、審慎決斷,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保持謹言慎行、勤儉節約、廉潔奉公、成熟穩重,「不能隨心所欲、瞻前顧後、剛愎自用、奢侈腐化」。其次要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法官代表了國家的審判權,體現了一個國家司法形象。因此一個合格的法官要具有良好的外部形象:淡薄名利,甘於清貧和寂寞,行為檢點,處事謹慎,平等待人,舉止文明,作風民主,讓人民可以通過良好的外在形象看到法官良好的內在素質和法院的良好形象。
第三要具有公正意識,為民意識,廉潔意識。公正意識。公正是法的重要價值,也是我們法院法官工作的靈魂和生命線,失去了公正,法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英國思想家培根曾說過:「作為法官應懂得,一次不公正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了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裁判毀壞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我們一定要樹立公正意識,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工作的基本准則。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使公平正義以人們看得見、感受到的方式實現,讓當事人贏得堂堂正正,輸得人心服口服。
為民意識。孟子說「民貴君輕」,唐太宗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民者政之本」。司法為名是法院的基本職責和最終目標。作為法院執法者,一定要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審判工作中,不斷強化為民、便民、利民意識,充分體察當事人文化水準和法律意識,做好釋法明理訴訟指導工作,讓當事人明明白白打官司,還要努力增強司法親和力,充分考慮辦案效果,講究客觀公正,使司法公正、社會和諧與司法和諧有機統一。
廉潔意識。左傳上說「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明朝縣令郭允禮說:「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具有廉潔意識。 在執法活動中要剛正不阿,不受利誘,不受強暴,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面對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應當堅定立場,頭腦清醒,時時警示法官要以銅為鏡,做到司法裁判「公正如水」、司法作風「清廉似水」、司法為民「柔情若水」。對每一件案件的辦理做到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良心,無愧於自己胸前的國徽。
第四要具有法律思維能力,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裁判文書製作能力。
法官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預備法官,就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司法能力。
法律思維能力。法律思維是指生活於法律制度框架之下的人們對於法律的認識態度,以及從法律的立場出發思考和認識社會的方式,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是受法律意識和法律技術影響的一種認識社會現象的思維方法。法官的法律思維能力就是指法官能夠運用法律術語進行觀察、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一個優秀的法官首先就要具備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力,堅持法律至上,利用法律意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庭審駕馭能力。指法官主持、控制庭審的一種能力。它是法官憑借高尚的人格、公理的精神、扎實的法律知識,熟練運用程序規則,主持整個庭審過程,指揮和控制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以查明案件事實、分清是非責任,作出正確裁判的能力,是法官綜合素質在法庭上的集中體現,是每一個法官應當具備的基本功。
法律適用能力。是指法官運用法律思維尋找選定法律規范並將其運用於解決具體個案的能力。法律適用包括「找法」、「釋法」、「用法」三個步驟和過程,是在法律思維支配下,利用庭審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適用法律的過程。
裁判文書製作能力。裁判文書是人民法院行使國家審判權,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審判案件,對案件的訴訟程序問題和實體問題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處理決定,是裁判權的體現,也展示了法官執法水平與判案能力,是立法精神、裁判結果、訴訟過程、事實認定、裁判理由、行為示範等的綜合體現和集中反映。一個優秀的法官應當具備良好的裁判文書製作能力。
法官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實踐的職業,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預備法官進而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就必須牢記法官的角色定位,不斷提培養自身的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時刻樹立公正、為名民、廉潔的司法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庭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和裁判文書製作能力,各個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真正成為一名人民滿意的優秀法官。

Ⅶ 如何提高法官的素質

這個暫時體系還不完善啊 基本分幾大方面吧 首先各種法律要健全 其次整體國民道德水平素質要比較高 然後要有明確的監察體制啊、法官的福利政策體系啊、明確的獎懲機制和輿論導向等等

Ⅷ 年輕法官需具備哪些司法職業素養

人民法官所需的職業素養
法官應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所謂法官的「悲天憫人」,是指對國家和社會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對基層人民群眾要有深切的同情和關懷。時時刻刻對基層群眾抱有同情心,甚至換位思考,把自己處於當事人的位置,才能做到「司法為民」。
法官應具有高尚的人格,堅守職業道德。法官也是人,也有人的弱點,容易受到諸如收入、權力、美色、娛樂、閑暇等的誘惑。但是,法官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品格高尚的人。一個能夠拒絕物質誘惑、堅守道德原則的人,才能取信於人,也才能服務於司法。法官應堅持職業道德,做一個勤勉和謹慎的人。
法官應具有良好的文化及人文素養。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夠使法官做到尊重和理性。法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熟知文學、哲學、歷史、經濟等知識,不僅僅給判決文書增加理性思考,也在審判時能夠具有足夠的廣博的知識,從更加寬廣的角度審視糾紛的解決途徑。
法官應具有良好的司法能力。司法能力主要是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庭審駕馭、裁判思維、裁判效率、文書製作等能力。這是一個法官的基本職業技能。在新類型案件越來越多的時代里,司法能力也應當與時俱進。在「調判結合、調解優先」的工作方針下,調解能力也是廣義上的司法能力,不過裁判與調解對法官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不分裁判法官和調解法官的情形下,一個優秀法官應同時具備良好的裁判能力和調解能力。

法官應具有良好的司法形象。司法形象是社會公眾對法院的最直觀的認識。司法形象是指法官對當事人的態度、言語、舉止等。法官的態度應當謙和、耐心,言語應當文明,不一味追求法言法語,舉止應當大方得體。司法形象是內心修養的外在體現,是對當事人的尊重和對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現。美國司法界將司法裁判中的法官的好脾氣稱之為「司法涵養」,這一術語反映了好脾氣在良好的司法裁判中的重要性。審判可能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個人的氣質、情感、經驗等等將會影響審判,因此良好的司法形象不僅僅構建良好的法院公眾形象,也是公平正義的前提性要求。
法官應具有豐富的社會閱歷。「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豐富的社會閱歷,不僅僅有助於與人處事,更有助於案件的裁判。社會閱歷有助於法官找到解決糾紛的最佳辦法,也能夠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對案件的洞察力,可以更加有助於發現案件背後的因素和糾紛形成的根本原因。
法官應具有實現公平正義的理想和勇敢精神,應當是一個孤獨的理想者。法官職位並非是一種謀生的職業,而是堅守公平正義的理想。在紛擾與躁動的社會中,堅守公平正義的理想,註定是孤獨的。一個法官應當具有堅守公平正義的勇氣。法官不畏懼外在的暴力威脅,同時一個具備勇氣的法官,將會嚴格依法辦案,而不會為了迎合輿論而犧牲法律的公平正義。因此,法官的勇氣首先是對待暴力威脅的勇氣,其次是堅持法律信仰的勇氣。
職業素養是指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所應具備的素質和修養,是一個人在品德、知識、技能等方面先天的稟賦和後天的學習、實踐綜合作用的結果。法官的職業素養不僅包括他的司法理念、司法形象和司法能力,也包括他的職業操守和敬業精神。
司法形象是指法官的儀表、態度、言行等。這是社會公眾對法院最直觀的認識。在辦案過程中,他總是保持文明、謙和、耐心的態度,給當事人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司法能力主要是指裁判能力,包括法律學養、裁判思維、庭審駕馭、文書製作、審判效率等,在「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下,也包括調解能力。
法官的工作針對的對象是「人」,使用的手段是「法」,在工作中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十個字:「正人先正己,修業必修身。」他很注重個人修養,堅持堂堂正正做人,淡泊名利,清正廉潔,在內心深處有自己的人格追求。他很愛惜羽毛,堅持無愧於當事人、無愧於親人和朋友、無愧於身上穿著的法服和胸口佩戴的法徽。

熱點內容
客戶須知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0 09:28:14 瀏覽:943
性貪法官吃奶照片 發布:2025-09-10 09:28:13 瀏覽:846
美國法院數 發布:2025-09-10 09:23:04 瀏覽:58
1000萬訴訟法多少錢 發布:2025-09-10 09:08:52 瀏覽:293
新婚姻法修改重點 發布:2025-09-10 09:07:54 瀏覽:69
法院判的賠償怎麼辦 發布:2025-09-10 09:07:13 瀏覽:231
關於法律知識的廣播稿 發布:2025-09-10 09:05:53 瀏覽:378
gsp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0 08:51:32 瀏覽:18
道德教育的圖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687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論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