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答記者問
A. 法院傳票不接收會怎樣
法院傳票不簽收,可以留置送達,即視為送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
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1)法院答記者問擴展閱讀:
快播公司涉盜版被罰2.6億通知書實施留置送達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5月15日對外公布,快播公司存在傳播淫穢色情內容信息的行為且情節嚴重,根據相關規定,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擬對其處以吊銷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同時,快播公司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公安部門目前已立案偵查,刑拘了多名犯罪嫌疑人。
報道稱,快播公司存在兩種問題,一種是傳播盜版視頻,另外一種是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全國「掃黃打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快播公司利用開發的播放器和管理的伺服器提供視頻播放服務,迅速地擁有了大量使用者。
然而,快播公司在提供服務時不履行內容安全管理責任,罔顧社會公德,突破法律底線,大肆為淫穢色情等違法有害信息傳播提供平台和渠道,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影響極為惡劣,必須予以嚴懲。
5月20日下午,網上有消息指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來到快播深圳總部,送達了對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擬行政處罰聽證通知書,擬對快播處以2.6億元罰款。
由於快播的中高層都不在公司,通知書實施留置送達。然而記者了解到,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並未向媒體披露相關情況。
5月20日晚上,記者向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相關負責人核實,證實了這一消息。該負責人表示,罰單已經開出,消息無誤,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擬對快播公司處以2.6億元的罰款。
之所以是擬罰款,是因為按照程序,罰單開出後,對方還可以通過復議、起訴、聽證等一系列復雜的程序,對罰款的數額進行復審。
B. 法庭旁聽需要什麼條件
法院實行公開審判為原則,不公開審判為例外。一般允許群眾進入法庭旁聽。
除了以下專要求的人員不可以旁聽屬:
1、證人、鑒定人以及准備出庭提出意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
2、未獲得人民法院批準的未成年人;
3、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人;
4、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狀態異常的人;
5、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記錄的公開庭審活動,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組織人員旁聽。
依法不公開的庭審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旁聽。
(2)法院答記者問擴展閱讀:
法庭(courtroom)是法院(court)的事務類組織單元,是法院的子屬級單元:分為部門法庭(如民事庭刑事庭)、某事的臨時法庭、基層法庭(縣級法院的鄉鎮級基層單位)。
特別法庭(tribunal)是特別設立的裁判所,可能是某法院的子屬級單元,也可能是獨立機構如國際海洋法法庭(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所謂有些國家的法院稱法庭,如法國的初審法庭、英國的家事法庭等,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這些特殊法庭並非完全意義的法院,而是特殊制度里具有高度相對獨立權的法庭。
C. 派出所立案,法律有規定多久要結案嗎
1、沒有明確時間的規定。
2、如果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並採取強制措施,例如刑事拘留或逮捕的,那羈押的時間有限制,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關於偵查終結的規定。
3、如果公安機關決定不立案的,應當向受害人或報案人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書。
4、不予立案的救濟途徑:
刑訴法規定:
第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3)法院答記者問擴展閱讀:
派出所立案標准:
1、派出所刑事立案標准要根據不同罪名而確定;
2、如果是盜竊罪,刑事立案的標准為一千元以上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不一樣;
3、如果是詐騙罪,刑事立案標准為三千元以上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不一樣;
4、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在跨地區運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盜竊地點無法查證的,盜竊數額是否達到「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應當根據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確定的有關數額標准認定。盜竊毒品等違禁品,應當按照盜竊罪處理的,根據情節輕重量刑。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D.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答記者問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就發布《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答記者問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法發[2011]7號)(以下簡稱《決定》)。就《決定》發布的背景和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 記者:請問制發《決定》的背景是什麼?
答:2008年2月4日,為配合物權法的實施,我院曾對2001年10月30日制發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進行了修改,制發了《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以下簡稱2008年《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自2008年4月1日施行以來,在方便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規范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審判和司法統計工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三年來,隨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保險法、專利法等法律的施行或修訂,審判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新類型民事案件,需要對2008年《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進行補充和完善。特別是侵權責任法已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迫切需要增補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案由。經最高人民法院院領導批准,2010年2月,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牽頭成立了由本院立案一庭、四個民事審判業務庭以及審監庭參加的研究小組,正式啟動修改工作。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小組完成了2008年《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修改工作,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制發《決定》。根據《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又下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法[2011]41號)(以下簡稱《通知》),對各級法院適用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提出了具體要求。
記者:請談談《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修改過程。
答:根據工作方案的安排,201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下發《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徵集〈民事案件案由〉修改意見的通知》,向全國各高級法院徵集有關2008年《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修改意見。絕大多數高級法院召開了所屬轄區內各級法院參加的座談會,及時上報了應當修改、刪除、增加的具體案由,總數達900餘個。對於各高級法院上報的具體案由,研究小組在進行整理、篩選和分類的基礎上,起草了《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徵求意見稿)》、《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根據工作方案的安排,研究小組分別在福州和重慶召開了「全國部分法院民事案件案由修改工作座談會」。部分高級法院、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從事民事立案、審判和司法統計工作的法官參加了座談,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建議。考慮到「海事海商糾紛」案由的特殊性,研究室與民四庭專門在青島海事法院召開座談會,就「海事海商糾紛」案由聽取全國海事法院代表的意見建議。來自天津、廣州、大連、武漢、寧波、廈門、北海、海口、青島等九家海事法院的代表參加了座談會。2010年6月24日,研究小組還召開了由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和律師參加的座談會。每次座談會之後,研究小組均及時認真研究、消化會議代表的意見,多次修改徵求意見稿,形成了《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送審稿)》、《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送審稿)》。2010年1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兩個送審稿。 修改過程中,研究小組對兩個送審稿反復研究和修改,先後八易其稿。可以說,此次民事案件案由的修改,集中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集體智慧,凝聚了地方各級法院的辛勤探索,是全國廣大法官心血和勞動的結晶。
記者:請問此次修改遵循了哪些原則?
答:經廣泛徵求意見,我們確定此次民事案件案由修改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為:
一是合法原則。要確保所制定的具體案由具有實體法和程序法依據,還要符合民事訴訟法關於民事案件受案范圍的有關規定。
二是實用原則。案由要簡潔明了,便於使用,案由的制定要體現一定的科學性,但更要注重實用性和適度地靈活性。通過四級案由體系的設置,為方便當事人訴訟服務,為立案和審判實踐服務,為司法統計服務,為創新和加強民事審判管理服務。
三是穩定性原則。從保證案由體系的適度穩定性出發,盡量對案由體系、結構不做大的調整。
記者:請介紹此次案由修改的主要內容。
答:為適應侵權責任法施行後審判實踐的需要,我們將侵權糾紛案由提升為第一級案由。按照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在其項下增補相關的侵權責任糾紛第三級和第四級案由。首先,按照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列出了該法新規定的各種具體侵權責任糾紛案由。其次,協調好侵權糾紛案由與其他第一級案由之間的關系。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侵權責任法的保護對象為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這些民事權益,分別包含在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權、物權、知識產權等民商事權益之中,而這些民事權益糾紛往往既包括權屬確認糾紛也包括侵權糾紛,這就為科學合理編排民事案件案由增加了難度。為了保持整個案由體系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盡可能避免重復交叉,此次修改將這些民事權益侵權糾紛案由仍舊保留在各第一級案由之中,只是將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有關案由列在「侵權責任糾紛」案由項下,並將一些實踐中常見的、其他第一級案由不便列出的侵權責任糾紛案由也列在第一級案由「侵權責任糾紛」項下,並從「兜底」考慮,列在其他八個民事權益糾紛類型之後,作為第九部分。 根據審判實踐的需要,此次修改還增加部分其他第二級案由、第三級案由和四級案由。此次共修改第一級案由5個,修改第二級案由20個,修改第三級案由113個,修改第四級案由154個。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共有第一級案由10個,第二級案由42個,第三級案由424個,第四級案由367個。
記者: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在適用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針對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在適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修改後的《通知》進一步作了明確規范。
一是明確了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案由與「人格權糾紛」、「物權糾紛」、「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等其他部分項下案由的協調問題。在確定侵權責任糾紛具體案由時,應當先適用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列出的具體案由。沒有相應案由的,再適用「人格權糾紛」、「物權糾紛」、「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等其他部分項下的案由。如機動車交通事故可能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確定案由時,應當適用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由,而不應適用第一部分「人格權糾紛」項下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由,也不應適用第三部分「物權糾紛」項下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由。
二是明確了民事案件案由的性質與功能。各級人民法院不得將《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受理條件,不得以當事人的訴請在《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中沒有相應案由可以適用為由,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影響當事人行使訴權。
三是明確了案由變更的問題。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一致的,人民法院結案時應當根據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的性質,相應變更案件的案由。
四是進一步規范了部分案由的適用問題。對於那些名稱中帶有頓號(即「、」)的部分案由,適用時應當根據具體案情,確定相應的案由,不應直接將該案由全部引用。如「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由,應根據侵害的具體人格權益來確定相應的案由;如「海上、通海水域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由,應當根據糾紛發生的具體水域來確定相應的案由;如「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案由,應當根據具體侵害對象來確定相應的案由。
E. 著名導演陳凱歌舉報「吐糟自己的UP主」,是否有這個必要
「誰能想到,我能獲得當年胡戈的待遇。」
時隔16年,曾表示要起訴將電影《無極》剪輯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侵權的陳凱歌,再次因為舉報幾名B站做吐槽視頻的UP主而登上熱搜。昨天,B站多位UP主發文稱,自己發布的關於陳凱歌的吐槽視頻被陳凱歌舉報。
16年過去,當年胡戈將電影重新剪輯並配以解說的方式,已經成為視頻網站上常見的「吐槽」類視頻,一些UP主也以強烈的個人風格受到網友的歡迎,其中不乏一些過激、冒犯的言語。
有UP主在視頻中針對陳凱歌個人生活進行評述,目前已刪除
但法律界人士也表示,批評陳凱歌在綜藝節目中「言行前後不一」等是否屬於人身攻擊仍需探討,「對人身攻擊的判定比較主觀,但帶有攻擊性的言論一般都要擔責。」郝紅穎提醒影視評論視頻作者,對於影視作品及其相關作者的吐槽需要把握尺度,在確保信息真實客觀的情況下,不要惡意攻擊公眾人物外貌、人品等,避免侵權風險。
應給予「吐槽」一定的空間
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放到16後的今天,其實就是B站上一個典型的「吐槽」視頻。
「這些吐槽視頻不妨看做視頻化的影視評論。他們輸出的內容是有價值的、能獲得網民認同的,只是採取了更貼近網路、更創新和個性的表達方式,這些方式可能對所涉的作品、人物產生冒犯,但我認為這樣的冒犯是應該被容忍的。」市民陳先生認為,就像《吐槽大會》這樣的節目廣受歡迎,「吐槽」本身就是當代的生活方式,不必「帶著放大鏡去看待」。
「我也許很討厭一些電影,但在B站上看吐槽他們的視頻卻很歡樂。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吐槽視頻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作品,並且留下UP主鮮明的個性,這些價值是獨立於原本的影視作品的。」B站用戶史小姐是此次被舉報的部分UP主的粉絲,她也認為應該允許給予「冒犯的空間」。早在陳凱歌與胡戈發生糾紛之時,時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厲無畏就曾撰文稱「移花接木的手法是開發創意的最常用的手法」:「移花接木、集成重組是賦予平白的產品以新的文化內涵的有效途徑之一。」
「軒邈Elias」在回應中表示,「作為一個內容傳播者,一定是給大家提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人民的心聲是需要被表達的,但作為表達者要承擔表達形式的責任」。
F. 告人誹謗罪需要什麼證據啊!
誹謗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
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
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並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
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並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
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
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方面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
行為人的目的在於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6)法院答記者問擴展閱讀:
量刑標准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不構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
1、泄露並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