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法院協助執行
㈠ 對有協助執行義務單位如何執行
1.人民法院在執行工作中有時經常需要有關單位履行協助義務協助人民
法院執行被執行人的收入或財物。但同時也會遇到一些有協助執行義務的有關
單位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並向其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以後卻拒不配合
和協助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在此種情況下能否對有協助義務的有關單位采
取強制執行措施呢?本文僅就在執行有協助義務單位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作一些
粗淺的探討謹供大家參考。
2.關於有關單位應當協助人民法院執行的具體各項義務在我國《民事訴訟
法》第三編的執行程序中已作出了相應的規定。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銀行、信
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有協助人民法院凍結、劃撥存款的義務"。第
二百二十二條規定"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
單位有協助人民法院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收入的義務"。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
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應當
根據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轉交"。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在執行中需要辦
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關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
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3.除了上述義務《民事訴訟法》還對有義務協助人民法院執行的有關單位
拒絕協助執行等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作出了可以採取強制措施的規定。第一百
零三條第一款第(二)(三)(四)項明確規定"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
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凍結或者劃撥存款的
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
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其他拒絕
協助執行的。人民法院對有以上行為之一的單位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
並可以對其予以罰款還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還
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㈡ 如何申請法院協助執行
您好!
【1】可以向所正在執行的執行的法院提出申請
【2】申請書、相應能夠證明被執行人與協助執行人之間存在債權或其他的權益的相關證明材料。
㈢ 協助執行通知書協助執行的單位拒不執行怎麼辦
法院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後,協助執行的單位拒不執行,可以對單位罰款,可以對單位負責人或者經辦人員視情況拘留。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3. 第一百一十五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第一百一十六條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拘傳應當發拘傳票。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㈣ 如何申請法院下達協助執行通知書
直接向法院申請協助執行就可以了。
協助執行通知書時人民法院對不願意自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所規定的義務當事人,依法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其財產和扣留、提取被執行人的儲蓄存款或勞動收入等執行措施,請有關單位協助執行的憑證。
它對故意推諉、拒絕或妨礙執行有義務協助的執行人按妨礙民事訴訟規定處理。書寫中主要填清被執行人和執行項目,對被決定扣留、提取的勞動收入,應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供養家屬必須的生活費用。
協助執行,是指由人民法院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法協助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所確定內容的法律行為。
委託執行是指因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人的財產在外地法院管轄范圍內,而由立案法院委託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的一項制度。
民訴法規定委託執行,目的是為了降低執行成本,提高執行效率。協助執行,是指由人民法院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法協助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所確定內容的法律行為。
(4)申請法院協助執行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八條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㈤ 協助執行通知書
法院復的協助執行通知制書,是法院在執行某個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時,需要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協助執行的,會對協助執行的單位或者個人發出協助執行的通知。
如果不協助,會被法院拘留、罰款的。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5)申請法院協助執行擴展閱讀:
【協助執行通知書】人民法院對不願意自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所規定的義務當事人。
依法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其財產和扣留、提取被執行人的儲蓄存款或勞動收入等執行措施,請有關單位協助執行的憑證。
它對故意推諉、拒絕或妨礙執行有義務協助的執行人按妨礙民事訴訟規定處理。
書寫中主要填清被執行人和執行項目,對被決定扣留、提取的勞動收入。
應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供養家屬必須的生活費用。
㈥ 法院下達的調解書可以直接申請協助執行書嗎
法院製作的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法院調解書所確定的義務的,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需要辦理相關證照轉移手續的,要先申請強制執行,法院立案執行後,由執行法院出具協助執行通知書,通知有關單位辦理,不能直接申請下達協助執行書。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一條 在執行中,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關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㈦ 法院的協助執行,協助單位可以不執行嗎
不可以,協助單位有義務協助調查和執行,如果拒不履行的單位,可以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具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四條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2、第二百四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3、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7)申請法院協助執行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中對有關單位協助人民法院執行的具體程序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
1、第36條規定「被執行人在有關單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向該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其協助扣留或提取」。
2、第37條規定「有關單位收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被執行人收入的通知後,擅自向被執行人或其他人支付的,人民法院有權責令其限期追回;逾期未追回的,應當裁定其在支付的數額內向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
3、第56條規定「有關企業收到人民法院發出的協助凍結通知後,擅自向被執行人支付股息或紅利,或擅自為被執行人辦理已凍結股權的轉移手續,造成已轉移的財產無法追回的,應當在所支付的股息或紅利或轉移的股權價值范圍內向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
以上規定既明確了有關單位應當協助執行的義務,又規定了有關單位拒絕協助執行應當承擔的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㈧ 協助執行書如何辦理
協助執行通知書是人民法院在案件執行過程中,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通知有關內單位協助執行有關財產容或履行指定的行為的文書,無需申請人申請,由法院依據執行情況發出。但當事人可以向法院執行局建議,是否採納由法院決定。
《民事訴訟法》第222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緊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㈨ 法院能否要求個人協助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三十六條版規定:被執權行人在有關單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向該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其協助扣留或提取。第三十七條規定:有關單位收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被執行人收入的通知後,擅自向被執行人或其他人支付的,人民法院有權責令其限期追回;逾期未追回的,應當裁定其在支付的數額內向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
㈩ 到法院申請協助執行通知書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應該是申請強制執行,只要准備好個人的身份證明和帶著法院判決就可以了!
為經過審判,法院不會協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