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刑事量刑
1. 量刑是什麼意思
量刑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刑事法律,在認定犯罪的基礎上,確定對犯罪人是否判處刑罰,判處何種刑罰以及判處多重刑罰,並決定所判刑罰是否立即執行的刑事司法活動。以下是關於量刑的詳細解釋:
- 量刑的主體:人民法院。只有經過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才能對犯罪人進行量刑。
- 量刑的客體:犯罪人。量刑是針對已經被認定為犯罪的人進行的。
- 量刑的依據:刑事法律。人民法院在量刑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刑事法律規定。
- 量刑的內容:
- 是否判處刑罰:根據犯罪的性質、情節和犯罪人的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對其判處刑罰。
- 判處何種刑罰:根據法律規定和犯罪情況,選擇合適的刑罰種類,如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等。
- 判處多重刑罰:對於犯有數罪的犯罪人,決定如何合並處罰。
- 刑罰是否立即執行:對於某些刑罰,如死刑緩期執行、有期徒刑緩刑等,需要決定刑罰是否立即執行。
- 量刑制度: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數罪並罰、緩刑等,這些制度在量刑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刑罰的輕重和是否執行。
綜上所述,量刑是刑事司法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它體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嚴,也是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
2. 區縣級法院最高量刑標准
區縣級法院最高量刑標準是十五年有期徒刑。根據法律規定,中級法院可判處無期徒刑,基層院最高15年。
量刑的指導原則如下:
1、量刑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根據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決定判處的刑罰;
2、量刑既要考慮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輕重,又要考慮被告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大小,做到罪責刑相適應,實現懲罰和預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應當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罰當其罪,確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4、量刑要客觀、全面把握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治安形勢的變化,確保刑法任務的實現;對於同一地區同一時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處的刑罰應當基本均衡。
量刑步驟如下:
1、根據基本犯罪構成事實在相應的法定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根據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數額、犯罪次數、犯罪後果等犯罪事實,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3、根據量刑情節調節基準刑,並綜合考慮全案情況,依法確定宣告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第二十二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3. 交通肇事罪法院應當如何量刑
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犯本罪的,具體量刑標准如下:
1、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立案標准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立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氏拆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核衫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後渣棗、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