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如何退出員額
㈠ 如何面對法官員額「自覺退出」機制
推行法官員額制度是當前全國法院改革的內容之一,是推進法官職業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所謂法官員額制度,筆者理解,就是將法官定編,確定一個科學的、相對穩定的員額,經過嚴格的遴選,使少數專業化、道德化、法律化的高素質人才擔任法官,行使審判權,而其他任何人都無權行使審判權,其他一些審判輔助性事務由法官助理和書記員承擔的一種審判工作制度。
實行法官職業化、建立法官員額制度是中國司法改革的方向。但是,任何一項改革都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穩妥推進,要充分考慮到地域的差別,經濟文化的差別和自身條件的差別。任何一項改革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都必須由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都必須爭取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就建立法官員額制度而言,有條件的法院應當積極探索,搞好試點,加強調研,廣泛宣傳,不具備條件的法院不能盲目趕時髦,貪功冒進,草率行事,急於求成。推行法官員額制度改革還應當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配套進行。
一是努力提高法官的整體素質。通過提高法官「門檻」,嚴把「進口」,疏通「出口」,保證法官質量,實現良性循環;通過拓寬法官的遴選渠道,保證有充足的人才供應;通過嚴格法官選任程序,確保少數高素質的法官行使審判權;通過強化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等形式,提高法院現有人員的素質;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著力提高法官的職業意識。
二是改革法院現行的管理體制,改變目前「司法權力地方化、司法活動行政化、法官職業大眾化」的現狀,建立一套符合審判工作特點、有利於司法公正的法院人、財、物管理體制。
三是建立和完善對法官的監督制約機制。通過實行對法院各類人員的分類管理和流程化管理,創新監督機制;對法官八小時以內和八小時以外,實行全方位監督;拓寬監督渠道,自覺接受人大、政協、檢察機關、上級法院、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堅持「防範在先」原則,做好事前監督,加大懲戒力度,做好事後監督。
四是建立法官的職業保障。通過立法的形式確立法官的職業地位、職業收入,改變現有的按照國家公務員的職級確定法官工資待遇的體制,使法官真正成為一個擁有崇高職業地位、極高法律素質、豐厚職業收入的社會階層,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法律的公正與權威,才能真正推動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
㈡ 退出員額法官以前在手的案件怎麼辦
法官走之前是要移交案件的法院從新指定法官審理的
根據法官法規定,法官要求辭職,應當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除其職務。
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三)因審判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法官義務,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拓展資料】
辭退法官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除其職務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第二條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依照憲法、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設置。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五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
第六條人民法院堅持司法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七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公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八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法院的工作實施監督。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保障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工作依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㈢ 員額法官退出管理辦法
法官自願申請退出員額的,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且具備正當理由的,經批准後可以退出法官員額。法官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調離所任職法院的、退休、辭職的、依法被辭退或開除的、交流任職調整到法院非員額崗位的,具有以上情形之一,自然退出員額。法官符合任職迴避情形的;因健康或個人原因超過一年不能正常履行法官職務的;辦案業績考核不達標,不能勝任法官職務的;因違紀違法不宜繼續擔任法官職務的;根據青海省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意見應當退出員額的;入額後拒不服從組織安排到員額法官崗位工作的;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沒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其他不宜擔任法官職務的情形,法官具有以上情形之一的,也應當退出員額。
員額編是衍生出來的一種人員編制,待遇要比臨時工和公益崗好,但是比正式在編人員差一點,屬於在編人員,財政撥款。實行了事業單位改制的地方是全員聘用制 ,沒實行改制的地方分幹部編制和工人編制,工人轉干時是聘用制,其他是正式在編人員。不過不參與改制的也分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國家正式幹部和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正式在編人員。
法官員額退出,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人崗相適;
(三)業績導向;
(四)能進能出;
(五)公開、公平、公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等級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二級法官以下等級的法官晉級在職務編制等級的幅度內,按下列規定逐級晉升:五級法官至三級法官,每晉升一級為三年;三級法官至一級法官,每晉升一級為四年。
㈣ 員額法官退出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官自願申請退出員額,具備正當理由的,經批准後可以退出法官員額。法官員額退出,應當堅持能進能出;公開、公平、公正等原則,法官退出員頻,包括申請退出、自然退出、應當退出三種情形。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第一條 為進一步完善法官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法官員額制改革,建立能進能出的法官員額管理機制,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等相關規定,按照中央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精神,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法官員額退出,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人崗相適;
(三)業績導向;
(四)能進能出;
(五)公開、公平、公正。
第三條 法官退出員頻,包括申請退出、自然退出、應當退出三種情形。
第四條 法官自願申請退出員額,具備正當理由的,經批准後可以退出法官員額。
㈤ 退額法官還可以入額嗎
退額法官還可以入額。根據中央《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中央政法委《關於嚴格執行法官、檢察官遴選標准和程序的通知》、《江蘇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案》以及《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江蘇法院員額法官動態管理暫行辦法(試行);的通知》等規定,結合我院司法改革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第六條 員額法官可以自願申請退出員額。因自願申請退出員額的法官,申請退出員額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退出員額後再行申請入額的,應當重新按照法院入額遴選條件和程序進行。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第十五條 法官因懲戒委員會意見退出員額5年後,因本辦法第四條、第七條情形退出員頻兩年後,可以重新申請入額。符合入額條件的,參加考試考核,按照統一程序進選入額。
㈥ 員額受到什麼處分要退額
法律分析:法官依法被辭退或者開除的,自然退出員額。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第五條 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的,自然退出員額:
(—)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調出所任職法院的;
(三)退休、辭職的;
(四)依法被辭退或者開除的;
(五)實行任職交流調整到法院非員額崗位的。
㈦ 員額法官任免程序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專門人民法院的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任免辦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十一條法官職務的任免,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人民法院的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
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的任免辦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㈧ 法官員額制是否叫停
【法律分析】
法官員額制目前尚未叫停。法官員額制,目的就在於使得這些法官的工作僅限於審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門以及法官助理人員去進行。但是由於該制度存在種種局限性,目前已經有《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自2020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但是這不意味著整個制度的叫停,該制度目前還在改革之重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進一步完善法官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法官員額制改革,建立能進能出的法官員額管理機制,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等相關規定,按照中央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精神,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法官員額退出,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人崗相適;
(三)業績導向;
(四)能進能出
(五)公開、公平、公正。
第三條法官退出員頻,包括申請退出、自然退出、應當退出三種情形。
第四條法官自願申請退出員額,具備正當理由的,經批准後可以退出法官員額。
第五條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退出員額:
(一)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調出所任職法院的
(三)退休、辭職的;
(四)依法被辭退或者開除的;
(五)實行任職交流調整到法院非員額崗位的
第六條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退出員額:
(一)符合任職迴避情形的
(二)因健康或個人其他原因超過一年不能正常履行法官職務的;
(三)辦案業績考核不達標,不能勝任法官職務的;
(四)因違紀違法不宜繼續擔任法官職務的;
(五)根據法官懲戒委員會意見應當退出員額的;
(六)入額後拒不服從組織安排到員額法官崗位工作的;
(七)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儒但子女均巳移居國
(境)外的;
(八)其他不宜擔任法官職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