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被告程序
『壹』 法院起訴欠款人的流程
法律分析:起訴欠款人到法院的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准備起訴狀,確保份數等於被告人數加一。
2. 攜帶相關材料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進行立案,並按規定交納訴訟費。如果被告是公司法人或其他單位,需要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以及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
3. 准備證據材料復印件,份數同樣等於被告人數加一。對於借款主張償還,訴訟時效為三年,超過該期限一般視為放棄追償權利。訴訟時效可能會因債務人的承諾而延長,這通常需要書面或口頭承諾的錄音作為證據。
4. 如果只是簡單的借貸關系,債權人可以持借條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支付令。支付令是法院發出的限期15日內償還債務的命令。如果債務人在規定期限內未履行義務,債權人可以申請執行程序或者直接起訴要求給付。
5. 如果支付令申請未被批准,債權人可以選擇起訴以主張債務的給付。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貳』 法院追加被告的程序
法律分析:(一)原告申請追加被告
依據民訴法第13條、第108條規定,原告啟動訴訟程序時列誰為被告是原告的權利。訴訟中,原告也可以申請追加被告,其實質是基於程序法所賦予當事人的追加申請權。對於原梁罩告的申請,人民法院對追加的被告是否符合必要共同訴訟的條件進行審查,分別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1、如果追加的被告符合必要共同被告條件,法院應當裁定追加並通知其他當事人。
2、在追加的被告不符合必要共同被告條件但符合起訴條件的情形下,法院應當駁回追加被告的申請,告知原告可另案起訴。駁回原告追加被告申請的本質是追加的被告不符合必要共同訴訟的條件,不能夠參加到已經存在的訴訟中來,法律後果是法院對未追加以前原告已經存在之訴依法予以審理並最終作出實體判決。
(二)被告申請追加共同被告
民訴法解釋第57條,被告有權申請追加共同被告。對此,人民法院應當從以下方面進行審查:
1、是否必要的共同訴訟。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共同所有、共同繼承、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共同侵權、合夥制度等,決定民事訴訟可能產生必要的共同訴訟橡李鬧。必須是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被告的,除此之外被告沒有權利再行追加被告。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如與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只能列為第三人,而不能是被告。
2、原告是否同意追加。由於法律賦予原告選擇確定被告的訴訟權利,那麼訴誰、不訴誰應當尊擾咐重原告的意見。對於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確屬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當事人的,應當行使法官釋明權,告知原告並徵求其意見。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準許;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鑒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列為第三人參與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三條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第一百零八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叄』 法院民事訴訟流程具體是什麼樣的
人民法院在處理民事糾紛訴訟案件中,首先需要當事人寫起訴狀並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審查認為符合訴訟條件的,會受理並擇日進行審理,法院經過民事訴訟案件調查取證,經過庭審辯護環節,最終做出依法判決。 法院民事起訴的流程為:
1、先通過一審程序,原告遞交起訴書送達被告處;
2、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後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若未在有效時期內遞交答辯狀,也不影響審理;
3、在開庭審理案件的前三天,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並發布公告;
4、法庭在調查階段,根據原被告出示的書面證據、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等等,法院及時做勘驗筆錄,並宣讀鑒定結論;
5、法庭辯論環節,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先後發表意見並進行答辯
6、最終法庭作出判決。
如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程序流程基本與一審一致。
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
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綜上所述,當事人由於民事糾紛無法通過協商形式解決處理,可以選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權,通常情況下民事糾紛案件的訴訟流程,從遞交訴狀立案審查,到法院調查取證和庭外調解,調解無效則開庭審理和最終判決等,判決後如果對方拒不履行的,當事人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肆』 起訴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需要看案情。
1、從向法院遞交起訴狀那天起法院必須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
2、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將您的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必須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不答辯的不影響審理。
3、開庭前會提前3日通知。這期間如果對方申請延期審理,或法院認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等,都會影響最終開庭的時間。
一、一般起訴民事糾紛流程要多久?
一般六個月之內就會結束的,特殊情況除外。
1.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必須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不答辯的不影響審理。 開庭前,會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 這期間,如果對方申請延期審理,或法院認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等,都會影響最終開庭的時間。
2.當庭宣判的,10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一審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簡易程序的話3個月。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經過一審程序後,遞交起訴書到被告處。
1、先通過一審程序,原告遞交起訴書送達被告處;
2、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後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若未在有效時期內遞交答辯狀,也不影響審理;
3、在開庭審理案件的前三天,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並發布公告;
4、法庭在調查階段,根據原被告出示的書面證據、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等等,法院及時做勘驗筆錄,並宣讀鑒定結論;
5、法庭辯論環節,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先後發表意見並進行答辯
6、最終法庭作出判決。如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程序流程基本與一審一致。
一般的民事糾紛都是可以在六個月之內結束的,復雜的案件可能需要延長,一般法院會先將起訴書發到被告處,被告應在15天之內提出答辯狀,若此期間沒有提交,也是不會影響審理的,對一審判決不服,是可以申請二審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當事人逾期不交納訴訟費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請,或者申請司法救助未獲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內仍未交納訴訟費用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伍』 法院起訴欠款人的流程
法律分析:到法院起訴欠款的流程如下:1、寫起訴狀,份數為被告人數+1份;2、到被告地人民法院立案,交納訴訟費。被告如果是公司法人等單位,要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3、證據材料復印件,份數為被告人數+1份。借款主張償還的訴訟時效為3年,超過的一般視為放棄訴訟追償的權利;訴訟時效因債務人承諾限期給付情況而延長,一般可以書面承諾和口頭承諾錄音為證據證實這一事實。只是借錢不還的,可持借條向管轄權法院申請支付令給付,支付令即限期15日內給付的命令,否則可能起動執行程序或是債權人可申請執行。不獲批支付令申請的,就得起訴主張給付。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