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官東京審判
① 請介紹一下參加過東京審判的中國法官梅汝璈如題 謝謝了
梅汝璈(1904年~1973年),字亞軒,江西人,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的梅汝璈在江西省立模範小學讀書。因父親梅曉春家教極嚴,梅汝璈每日必須早早起床到外面拾豬糞牛糞當農田的肥料。每日出門拾糞時,他總要帶本英語書,一邊拾糞一邊苦讀,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 12歲那年,梅汝璈小學畢業,旋即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留學預備班(清華大學前身)學習。1924年,梅汝璈赴美國留學。1926年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文科學士學位。1926年夏—1928年冬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回國以後,他考慮到山西大學歷史悠久,而且與清華大學同樣有「庚子賠款」的淵源,有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融會貫通的特點,加上梅汝璈的同學冀朝鼎的父親、時任山西省教育廳廳長的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山西大學法學院的創始人冀貢泉的邀請,到山西大學法學院出任教授。任教期間,他主要講授英美法、政治學、民法概論、刑法概論、國際私法等課程。 梅汝璈在強調「法治」重要性的同時,還經常以清華人「恥不如人」的精神勉勵學生。他諄諄告誡同學們:「清華大學和山西大學的建立都與外國人利用中國的『庚子賠款』有關,其用意是培養崇外的人。因此我們必須『明恥』,恥中國的科技文化不如西方國家,恥我們的大學現在還不如西方的大學,我們要奮發圖強以雪恥。」 4年後即1933年,梅汝璈又應聘到張伯苓擔任校長的南開大學任教。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南開遷往昆明與北大、清華合並成立「西南聯大」。梅汝璈途經重慶,應在中央政治學校兼職的清華校友顧毓琇的邀聘,擔任中央政治學校的法律系教授。抗戰勝利後,梅汝璈回到上海,出任復旦大學法律系的教授。 以上出自http://www.daynews.com.cn/mag6/20060907/ca485836.htm
② 中國法官在東京審判中起訴日本「東條英機,……等人時。為什麼沒有起訴日本天皇
遠東軍事法庭只是審判日本戰犯,並沒有審判日本國民
起訴天皇意味著起訴全日本國版民,權日本人是不可能接受的
(雖然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但是天皇在日本民眾中的地位並沒有太大影響)
日本當時雖然已經宣布戰敗,但是本土武裝並沒有被完全解除
一旦決定審判天皇並宣布有罪,極可能再度引發戰爭直到大和民族回到石器時代無力抵抗
二戰美國對東京進行了多次轟炸,轟炸機也無數次從日本皇宮上方飛過
不過美國嚴禁傷害天皇,原因就是因為天皇是日本民眾的精神領袖,至高無上的神
③ 東京大審判的中國法官是誰,為我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東京大審判的中國法官是誰,為我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一、東京大審判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東京大審判是在二戰結束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的東京對二戰中的日本戰犯進行的審判。當時的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在審判中,中國代表團受到了種種的困難和挫折,然而,整個法庭上不贊成對這些戰犯處以死刑的人居然佔了大多數。中國的法官和檢察官們在面對其他各國法官們的偏見和刁難的時候,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了解等種種的不利因素,終於在庭審辯論上取得了上風。這次審判持續了長達兩年的時間。最終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7名日本甲級戰犯被判處死刑。
④ 《東京審判》中的那個中國法官叫什麼,還有那個檢察官
法官 梅汝璈 檢察官 向哲浚
⑤ 東京審判指的是什麼當時有哪些法官在場
東京審判,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二戰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甲級戰犯的國際大審判。
在1945年9月3日,日本正式投降,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的好戰分子也在東京被處以嚴厲的審判,世界才得以回歸人人嚮往的和平。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慘痛的經歷,我們才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和平。在當下復雜的世界格局下,回顧這些令人心痛的事可以讓我們切身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我們很幸運的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家,時刻享受著和平的喜悅與國家帶給我們的無盡的美好。
社會的各個階層應該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
⑥ 《東京審判》中那個中國法官和那幾個日本犯人叫什麼
《東京審判》中日本戰犯的名字與中國法官的詳情
中華民國: 梅汝璈 律師;立法院立法委員 (吳學義法律顧問)
共有28個被告被審判,大部分是軍事或政治的領導者。兩個被告(永野修身、松岡洋右)於審判期間自然因素死亡。大川周明在審判期間裝瘋,而逃脫了正義的審判。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絞刑
七名甲級戰犯因為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決絞刑。他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池袋的巣鴨監獄執行死刑。
東條英機,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遠征軍指揮官、前陸軍大臣、前首相。
板垣征四郎,陸軍大將,日本陸軍大臣、前關東軍參謀長、前中國派遣軍參謀長。
木村兵太郎,陸軍大將,前駐緬甸日軍總司令。
土肥原賢二,陸軍大將,特務、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軍官。
廣田弘毅,男爵,日本前首相。東京審判被絞死的唯一文官戰犯。
松井石根,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武藤章,陸軍中將,日本前第十四師團參謀長、前陸軍省軍務局局長。
▲終身監禁
16個被判決終身監禁。三個(小磯國昭、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死於獄中,而其他的於1955年假釋出獄。
荒木貞夫,陸軍大將,日本前文部大臣。
梅津美治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參謀總長、前關東軍司令。死於獄中。
大島浩,日本前駐德國大使。
岡敬純,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省軍務局局長、海軍次官。
賀屋興宣,日本前大藏大臣。
木戶幸一,侯爵,日本前內大臣、前文部大臣。
小磯國昭,陸軍大將,前朝鮮總督,日本前首相。死於獄中。
佐藤賢了,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省軍務局長。
嶋田繁太郎,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大臣、前海軍軍令部總長。
白鳥敏夫,日本前駐義大利大使、外務省顧問官。死於獄中。
鈴木貞一,陸軍中將,日本前內閣企劃院總裁兼無任所國務大臣。
南次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軍司令、前朝鮮總督。
橋本欣五郎,陸軍大將,中日戰爭的煽動者、日本翼贊政治會(法西斯統治下的議會)總裁。
畑俊六,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平沼騏一郎,男爵,日本前國務大臣。死於獄中。
星野直樹,日本前書記官長兼國務大臣。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 ,假釋後於鳩山一郎內閣服務。
東鄉茂德(20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死於獄中。
判決前病死
永野修身,海軍元帥,日本前海軍軍令部總長(1947年1月2日死亡)。
松岡洋右,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1946年6月27日死亡)。
▲免予起訴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文人、種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理論家、九一八事變直接組織者和參與者,受審後即患梅毒性腦炎而引起的精神異常而被認為免除追訴
[編輯本段]審判前已死戰犯
杉山元 ,陸軍元帥、第一總軍司令(戰敗畏罪自殺)
本庄繁 ,陸軍大將、前關東軍司令(戰敗畏罪自殺)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近衛文麿,公爵(繼承),前日本首相(戰敗畏罪自殺)
山本五十六,海軍元帥(追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戰時擊斃)
南雲忠一,海軍大將(追贈),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戰時戰敗自殺)
阿南惟幾,陸軍大將,陸軍大臣(戰敗當天自殺)
中島今朝吾 ,陸軍中將,原第十六師團的師團長(抓捕前一天病死)
柳川平助,陸軍中將,原近衛內閣國務大臣,原第十軍司令(戰時病死)
⑦ 東京審判後中國法官去向
東京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美、英、法、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
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向哲浚和倪征燠:為遠東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
梅汝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向哲浚(1892-1987),湖南省寧鄉縣雙江口人,遠東國際大審判結束後,拒絕了國民黨政府讓其出任「最高法院首席檢察長」的任命;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法政大學、上海大夏大學、東吳大學擔任大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後,又先後在復旦大學法律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擔任法律教學和研究工作。1960年擔任上海財經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兼外語教研室主任,1965年退休,1987年8月31日逝世,享年96歲。
倪征燠 (讀音:yù),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 (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
倪征燠,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新中國成立後,倪征燠調到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任法律顧問。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後,他多次作為代表出席國際海洋法大會;1981年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1984年,倪征燠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資深的閱歷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國際司法界最高榮譽的國際法官。倪征燠於2003年9月3日晚19點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⑧ 在東京審判中誰擔任中國方面的律師
東京
公元1946年5月3日,東京。
10時30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庭執行官高聲宣布開回庭,法庭里的所答有人起立,迎候法官入場。在一片肅靜中,衛勃庭長率領著身著黑色法袍的法官們威嚴地走入法庭,登上審判席。一位中國法官緊隨其後坐在衛勃的左側。在以後的庭審中,這名中國法官在這個位置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名中國法官就是梅汝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