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懟法官
① 張蘭回應被判入獄怒懟網友,她為什麼要懟網友
2021年1月8日,據香港媒體報道,張蘭女士被裁定藐視法庭,遭判處監禁一年,同時發布拘捕令。張蘭於2018年4月11日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訴,但是上訴卻被駁回。法官在判詞中指出,張蘭在2018年4月11日因沒有遵從早前香港高等法院頒布的凍結資產令而被判刑,張蘭對判決結果不負而提出上訴,但事隔兩年才向法庭申請提交新證據,法庭認為張蘭沒有合理解釋她為什麼不在原審時提交有關新證據,故駁回她上訴提交新證據的許可。
作為一名企業家,更應該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法律不僅是保障我們正常工作生活的基礎,同時我們也要履行法律給予我們的義務。張蘭的事件也給她本人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旗下的公司遭到網友的抵制和詆毀,股份下跌。而張蘭本人也會受到監禁,失去了人身自由權。法不容情,無論是平民還是優秀的企業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不應該觸碰法律的底線。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
② 首席法官米斯拉——強奸犯、神棍、暴徒的終結者
題圖為印度最高法院。
迪伯克·米斯拉法官即將退休,他以正直、善良、帥氣的形象告別印度最高法院。米斯拉法官的退休時間定在2018年10月2日,這一天同時也是甘地誕辰。
米斯拉法官近期動作頻繁,印度司法系統颳起了一股清風。他的大動作之一是判定《印度刑法典》第377條違憲。該條款曾將所有「違背自然秩序」的性交行為定義為犯罪,對LGBT群體造成極大影響。米斯拉法官的裁定書長達近500頁,其中前三頁便足以展現他的形象。
米斯拉法官引用歌德、叔本華和約翰·密爾的話,強調對個體獨特性的強調是人們生命之鹽。他在判決書中明確表達了對LGBT群體的關懷。
此外,米斯拉法官還在另一些案件中廢除了「通姦罪」和禁止女性進入薩博利馬拉廟的禁令。這些改變展現了他作為勇敢變革者的溫情。
米斯拉法官引用了著名的女權運動宣言:「男權,一分不多;女權,一分不少。」他的言行旨在改善印度教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
盡管米斯拉法官走馬上任時的意識形態偏向保守,但在退休前夕,他頻繁地懟保守派,展現了自己的獨立和勇氣。
米斯拉法官的履歷出色,特別是在兩起轟動世界的死刑案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拒絕延遲執行絞刑,判處恐怖分子雅克布·梅蒙死刑。同時,他維持了德里輪奸案四名被告的死刑判決,為受害者伸張了正義。
德里輪奸案被稱為「Nirbhaya」案,米斯拉法官的判決讓印度人感到了恐懼和憤怒。他的一系列行動彰顯了印度司法系統的力量。
米斯拉法官的退休為印度司法系統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的行動不僅推動了印度法律的變革,也為社會帶來了積極的變化。他的正直、善良和勇敢將繼續激勵更多人點亮黑暗。
印度首席法官的選任方式與美國或中國模式不同,但首席法官的退休年齡為65歲,這一規定導致絕大多數首席法官在任時間短。米斯拉法官的任期雖然短暫,但他的影響深遠。
退休之際,讓我們祝願這位可愛的老男人退休快樂,感謝他在印度司法系統中的貢獻和努力。
③ 我只在乎你的劇情簡介
庄嚴肅穆的法庭,檢察官王浩然(劉松仁飾)義正辭嚴歷數被告林青雲(彭於晏飾)利用駭客技巧竊取財物的犯罪事證,毫不留情的懇請法官求處重刑。辯護律師丁宛秋(楊謹華飾)從容不迫,坦承她當事人的罪行,話鋒一轉,痛陳犯罪嫌疑人之所以有今天,全是這位以正義化身自居的檢察官一手造成,因為,他是他的親生兒子,是父親把兒子推進了犯罪的深淵。「DNA可以證明一切」丁宛秋請求法官准許驗證,但林青雲卻從被告席上大喊:「他不是我爸爸」,王浩然也同時咆哮:「他不是我兒子」,旁聽席上,攝影記者雷鳴(陳宇凡飾)把鏡頭對准了道貌岸然的王浩然,卻把痛心疼惜的目光投向了丁宛秋。
宛秋和青雲是一對戀人,然而,在他們相識相戀之前,雷鳴早已對宛秋柔情深種。雷鳴他萬萬沒想到,和自己競爭的,竟然是一個用駭客手法連續犯下大案的對手,無獨有偶,和他同病相憐的還有另一個人--和青雲青梅竹馬的陳雪娟(李康宜飾)。
此刻,雪娟正在醫院前,悉心守護著青雲病弱的母親佩瑤(塗善妮飾)。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青雲案子的報導,她把滿腹的積怨向前來探病的父親陳宏飛(唐文龍飾)悻然發洩:「都是你毀了他」。宏飛滿臉抱愧,同時也滿心的憤慲,恨恨反問:那麼又是誰毀了我。宛秋陪著保釋候傳的青雲回到母親身邊,青雲對於眼前的處境忿忿不平,母親佩瑤卻猶殷殷告誡的青雲:不要對你的父親心懷仇恨。
青雲,這個從出生就不被祝福的兒子,心中壓抑的怨懟,因為與父親王浩然的相遇而完全爆發,他的報復行動才剛開始,母親的勸誡,根本阻擋不了他的決心浩然的腳步停在病房外,聽到了佩瑤與青雲的對話。正當自己腳步與身心都在進退兩難之際,冷艷高雅的甘采霓(何如芸飾)悄然出現在他背後:把你過去的一切都攤在陽光下,你承受得起嗎。這個父子情仇,兩代恩怨的故事,要從多年之前,王老太太(唐琪飾)家裡遭竊說起 。
④ 當你們還在指責劉鑫時 陳世鋒正在減刑
最近,江歌事件依然在逐漸發酵,愈演愈烈。大家把大部分的焦點都對准了劉鑫,而忽略了兇手陳世鋒的存在。現有日本法律方面的專家稱兇手陳世鋒有可能被減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當你們還在指責劉鑫時,陳世鋒正在減刑。
在看到江歌母親在微博發起的《請求判決陳世峰死刑的簽名活動 》後,我大受感動,不僅立即表態簽了名,還轉發到朋友圈,希望我的朋友和學生能看到,為此大力協助。
評論里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有人認為這是輿論干預司法的行為,我當場就懟回去了。
我認為民眾有權發出聲音表態自己對判決的態度,這是民眾的權利。
而司法的公權在於,司法機關有權依照具體事實僅把民意作為一種參考意見進行裁定,這是一個交互的過程。
但有一位律師朋友的發言,引起了我深深的憂慮。他是研究日本文化和法律的專家,他的意見我必須謹慎對待。
他告訴我,他認為《請求判決陳世峰死刑的簽名活動 》感情上可以理解,但實際意義可能不大。
我連忙問其原因,他告訴我:「日本所有的司法系統都是極具政治性的,他們的所有工作都是以其自身所處的制度文化和政治文化為背景而展開的。」
他還發來一份文獻是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弗蘭克·阿帕漢發表的文章,內容是《政治附庸還是忠誠公僕?——關於日本司法系統的兩種看法》,這篇文獻的結論是,日本司法系統的特徵是,議會對個體法官進行緊密的官僚制控制,使得司法系統統一並且和諧運轉,但這也導致了日本法官更趨向於服從重森嚴的等級,而非法律的教義。
「日本通」律師朋友告訴我,因為事發地在日本,極大可能採用屬地管轄,審判很可能使用幾乎沒有死刑的日本法律。
他很悲觀地認為,這事在日本最多被判15年,要是陳世峰事發以後一直閉嘴不承認(他也確實是這么做的),找個好點的律師團隊(聽說其父母已經帶領尖端律師團隊赴日了),拿出自己之前沒有什麼犯罪記錄,頂多10年。
如果作為關鍵證人的劉鑫願意積極指證陳世峰,那到還好。
但假如劉鑫出於對江歌媽媽的怨恨,又或者還對陳世峰抱有好感,又或者出現了其他一些原因,做出了陳世峰是沖動殺人、非蓄意殺人,甚至是過失殺人的證詞,律師在強調一下他的「悔過自首行為」,那搞不好五年都有可能。
無論是否應該相信劉鑫,絕不能讓陳世峰躲過這次法律的嚴懲,也許他此刻早已准備好了脫罪的材料。
網友ying特意在FACEBOOK上問了下日本網友,發現在日本,雖然有刑法規定多種暴力罪名皆可判處死刑,不過通常來說,至少是殺害2個人以上才能算是惡性殺人案(不包括殺害兒童)。而且依據法律,死刑在判決之後還有漫長的上訴程序要完成,最後還要法務大臣簽署執行令才能執行死刑。
特地在谷歌上搜了一下,日本從2000年到2017年執行死刑的人數有74人,而且都是本國公民,還沒有外國國籍人員在日本被判死刑的案例(也許有過,不過我沒查到相關案例)。
總得來說日本法院是不太可能簽署死刑的,法官把簽署死刑看作是自己殺了人。
02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糟糕的情況是,在日本司法服從於政治的原則上,這個案件要是被多方勢力捲入,那就更撲朔迷離了。
我們可以了解下,日本第一個未成年人被判死刑的案例。
1999 年4月18日,警方逮捕當時剛滿18歲一個月的少年(日本法律規定20周歲為成年)。 根據犯人的供述,他於4月14日當天下午兩點左右,喬裝成排水管檢查的工人,按門鈴順 利進入被害人家中。
罪犯目的只有一個-強奸被害人。少年將本村彌生壓在身體下面,可是遭到被害人激烈的反抗。少年於是動手掐死被害人,被害人彌生窒息死後,加害者的少年用事先准備好的膠帶將被害人雙手困綁, 並在口鼻處也黏上膠帶(預防被害人"萬一"又蘇醒), 對死去的被害人進行屍奸。
當時11的月的嬰兒夕夏一直在媽媽的旁邊哭泣不休,少年將嬰兒拋往別處,可是嬰兒還是掙扎哭著,往已死去的母親遺體處爬去。獸性大發的少年怕嬰兒的哭聲引起鄰人的注意而壞了他的好事,於是將哭鬧不止的夕夏從母親遺體旁邊拉開,重摔地面數次之後再用繩索勒斃。
然而這件事最糟糕的地方在於,由於犯人說了一句對不起,法官就認定他具有悔改的意思,一審判處無期,被告的辯護律師非常有自信,只要在被告在裡面不犯事,進行一番操作最多七八年就可以出來。
原告本村洋氣暈了,他不斷上訴,甚至當時的日本總理都站出來為他說話,二審都仍然被駁回,無奈起訴到最高法院。
在最高法院,本村洋先生看到了對方豪華的辯護律師團,成員二十一員,均是知名律師。他們給被告辯護的原因還不是收了錢什麼,居然是因為鼓吹自己贊同廢除死刑,為某些「人權派」政客拉票,從而上演這么一幕丑劇。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辯護意見,實在是荒謬到了可笑的地步。
對殺人奸屍,他們是這么解釋的。
被告的母親是自殺身亡,被告因為渴望母愛,希望被母親擁抱的慾望過於強烈,才 會在見到被害人時情不自禁的抱緊被害人,最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遺憾。被告並非是強 奸目的而侵入民宅,而是想求取失去的母愛。 只要將精子送入被害人的體內,被害人就會起死回生。所以死後對 遺體的性行為並非污辱遺體,而是一種起死回生的式。
至於殘殺幼兒,他們是這么解釋的。
至於用繩索勒斃夕夏小妹妹也 不是心存殺意。因為夕夏妹妹一直哭泣,福田被告想讓夕夏妹妹停止哭泣,所以在她的脖子上綁上蝴蝶結而已。
簡直是愚弄天下人的智商,但這樣的事情就是發生了。
不幸中的萬幸,檢方提供福田被告寄給友人的信件做為證據。
內容是:」不過就是一隻公狗走在路上,碰巧遇到一隻可愛的母狗,公狗自然而然的就騎上去了. .....這樣也有罪嗎?
要是沒有這封信,被告依然能脫罪。
福田被判處死刑,已經是十多年後的事情了,而他被執行死刑,則又過了很長時間。
律師朋友告訴我,這次事件有可能被政治左右的還不光只有「廢除死刑派」,日本右翼勢力介入的可能很高,他們很可能想藉此事件,污衊中國人干預日本司法,甚至幫助其陳世峰脫罪,以彰顯自己強硬的對華態度。
另外還有一個絕望的消息,在日本就算被判了死刑也會很長時間才被執行。福岡滅門案里的犯人魏巍,也是時隔10多年後,才被執行死刑。
悲觀估計,陳世峰不會死刑,會被判十年的概率很高,顯然這不是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03
陳殺人當天更是准備了一套備用的衣服,在殺人後換上,逃之夭夭,裝成不知道。陳在被捕後,一開始矢口否認殺人,如今在證據目前卻沉默不語
有消息指稱,原本陳世峰可以接受日本政府指定的辯護律師,也就是說,他可以免費獲得律師援助。但是他沒有,他現在的辯護律師,是他背後的人,花高額請的私人律師,而且這個律師是專門針對中國人案件進行辯護的。也就是說,他們想給陳世峰,做到最輕的判罰。
我不得不猜想,陳之所以低調,是想幫助他脫罪。
而陳世峰在日本服刑完後遣返回國,在國內的輿論重壓下,他將再次受審。
根據刑法第十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如果是這樣,陳世峰最多隻會是無期。
但數年後,我們仍然得關注此事,搞不好大家都忘了這個事的時,案件依然會停滯不前,甚至不被起訴都有可能。
不知道為什麼,網路上關於他的消息少之又少,似乎大家都忘了他才是真正的惡魔。
有時,正義這種東西,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理解。某種時候它會對好人太苛刻,對壞人太寬容。
所以,除了建議日本法院對其重判以外,江歌媽媽可以在大家還關注這個事情的時候,收集網友的意願,假如陳世峰在日本成功脫了罪,或者處罰較輕,那我們一定得要求司法機關在其服刑完畢後,將其遣返回國,在國內再次接受正義的審判。
所以,不僅要關注劉鑫,更要關注殺人者陳世峰,尤其當他的律師再次提出他有「悔過」情節時。
張公子有句話說得不錯:讓我們一起打開劉鑫和陳世峰與世隔絕的門,那扇企圖關起來,好完全擺脫責任的冰冷的門。
在「是否有悔罪表現」被日本法院看得很重的今天,為了不顛倒是非,為了讓江歌媽媽不像本村洋先生一樣無助,我們大家得好好看看,陳世峰的那句「對不起」是不是也像他前女友一樣,顯得特別的「實用主義」。
⑤ 原告提離後搬出去,回來又出去反復幾次,開庭,原告說回來爭取過,還是覺得不合適,想離,被告如何答辯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陳佳慧
4月30日上午9時,湖南湘妹子寧順花的離婚糾紛案在衡陽縣人民法院開庭。
前一晚,寧順花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敢預估判決結果,更不知道會不會當庭宣判。如果判離,想重新開始,重新出發。如果不判離,會繼續起訴。」
自2016年12月以來,湖南省衡陽縣80後女子寧順花,因無法忍受丈夫陳定華嗜賭、家暴,先後四次提起離婚訴訟,被法院以「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完全破裂」「為保障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等理由駁回。今年3月3日,她第5次向衡陽縣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並於當日成功立案。4月30日上午,此案開庭審理。
「如果判離,對他(陳定華)一句話都沒有,」寧順花態度堅決,「沒有一個字留給他!」她同時告誡未婚女性,「結婚需謹慎,要看好了,了解清楚了再結婚,特別是相親的,一定要多了解。」
「現在很緊張,也很疲憊」
第五次開庭並不順利。
寧順花第五次起訴離婚一案原定於4月23日開庭審理。4月21日晚,衡陽縣法院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通報,被告陳定華以需要收集新的證據為由,向衡陽縣法院提出延期開庭的書面申請,衡陽縣法院決定對本案延期開庭。
對於延期開庭一事,寧順花此前曾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失落至極」。
4月26日,寧順花再次收到衡陽縣法院開庭傳票。傳票顯示,該案將於4月30日上午9時在衡陽縣法院正式開庭。4月29日下午,寧順花回到衡陽縣,准備參加次日的庭審,「現在很緊張,也很疲憊」。
寧順花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次不打算再寫遺書了,這次有警方、婦聯出面,相信政府不會讓悲劇發生。」因擔心自己被傷害,寧順花每次回老家出庭都會留下遺書。而陳定華為達到與寧順花不離婚的目的,曾多次揚言要殺死寧順花親屬。
據寧順花所述,目前自己並不了解陳定華「收集到了什麼新證據」。
5年5次起訴離婚
4月30日開庭的寧順花與陳定華「離婚糾紛案」,已是寧順花5年內提出的第5次離婚起訴。
自2016年12月起,寧順花4次起訴離婚,分別為2017年7月;2018年10月;2019年11月,但均被駁回。
寧順花回憶,2016年6月,兩人登記結婚,婚後一個多月發現丈夫有賭博的習慣,因此多次發生爭吵,對方甚至出現家暴行為。2016年11月,寧順花離家與丈夫分居,並於同年12月向衡陽縣人民法院起訴離婚。
4次訴訟離婚期間,就離婚引起的糾紛,陳定華被拘留4次,寧順花被拘留1次,衡陽縣法院2次下發人身保護令。
2017年7月,因陳定華不願離婚,陳定華用拳頭擊打寧順花父親的左眼致其受傷。陳定華還多次向寧順花及其弟弟發送恐嚇威脅簡訊,「你無情休怪我無義,你雙眼我是要定了,我不可能會讓你好過,更不能讓你飛,咱們走著瞧,一輩子如此,定會多帶一個你的親人」「我已經生無可戀,只想做的是同歸於盡」。
2019年12月18日,陳定華與寧順花在離婚庭審結束後,租車追趕上寧順花,將寧順花所乘車輛攔住,並把寧順花拖下車,致使寧順花面部、脖子造成傷害。
「我經常半夜夢見這段經歷,起來大哭,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半個月。」寧順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的命運掌握在法官手裡,他手一松我就能掙脫出來,結束這段婚姻」。
4月14日,衡陽縣人民法院對外發布了關於「寧順花訴陳定華離婚糾紛案」的情況通報。通報提到,從寧順花第一次起訴至今的5年間,陳定華自始至終請求和好的意願非常強烈。「2020年6月,我院承辦法官與婦聯幹部一起到雙方戶籍所在村及鄉鎮走訪,聽取了雙方親友及村鎮幹部的意見。綜合考慮全案客觀情況,依法駁回了原告離婚的訴請。」通報中說。
據2020年8月衡陽縣法院最近的一次判決書顯示,陳定華辯稱:登記結婚後,夫妻關系較好,一同協商裝修房屋等。「我對原告十分鍾愛。由於在裝修房屋時,夫妻間產生意見,原告即擅自外出,我多番尋找,希望夫妻和好。原告多次訴請離婚,無正當理由,我願意用實際行為給原告幸福,堅決不同意離婚。」
2019年11月寧順花第五次提起離婚訴訟後,陳定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可能同意離婚,「寧順花的幸福只能由我給。法院一旦判離,將會出事情,(我)會報復、搭上人命」。
對此,衡陽縣人民法院稱,「我院已協調相關部門對當前和判決之後的關工作作出了相應的安排」。
⑥ 辦案筆記!因大意借出的幾百萬恐要不回來
辦案筆記!因大意借出的幾百萬恐要不回來。
大致案情:張先生和王先生都是深圳本地長大,是高中同學。這幾年,張陸續地向王借錢,加起來有幾百萬。月利息1.125%,按月付息。王先生出借的款項有些是轉賬、有些是現金。其間,張還拿了一個所謂張父擔保的借條給王先生。王沒有見到張父本人,也沒要求通過電話或者視頻去核實是否為張父的簽字:而且關於擔保的文字表述,也寫得不清不楚。
後來,張的經濟狀況惡化,還不了錢,王於是起訴張和張父到福田法液埋院。開始調解時,張的態度很好,對於現金部分都承認了:但是因為共同被告的張父沒到法院,調解不成。待到正式開庭時,張卻玩起了失蹤,作為共同被告的張父也不出庭。然後,法官就判了:對於調解時張自認的現金數額,沒有算到尚欠金額里,也就是這部分沒有支持王先生的訴求。
還有個細節:庭上法官問王,「你的錢從哪裡來」?王不懂法官是在調查資金來源,以排除他是職業放貸人(審理借貸案件法院都是如此);而是沒好氣地,當庭把法官懟了回去;但王本也是個實在人,還是承認了錢是來自於銀行貸款。總之吧,一審判下來的金額縮水了三分之二,而且擔保人張父也沒追究上責任。為了判決早日生效,王沒上訴,直接進入強制執行程序。法院把能封的封了後(卻處置不了,比鬧清螞如對方的車),又把張掛了限制消費名單,然後就終本了。結果呢,王是一分錢都沒拿到。
聽完介紹,心中有個疑問:在調解時,在張還能正常溝通時,若能判斷出張父的簽字是代簽,就可以把對張父的起訴撤回去,王張二人直接以調解結案、讓張把借款的實際金額在法院的調解書上確認下來。畢竟,對於現金部分王沒有證據,心裡還是虛的啊。
非法律專業的朋友聽了案情,可能會覺得奇怪,「張自己都認了現金借款,法官判的時候為啥不支持這部分的金額呢」。這里就牽扯到一項法律規定。即,調解時候的當事人對於案情的自認不能作為後面訴訟對己不利的證據。法律之所以正檔這樣規定,也是為了打消雙方調解時的顧慮、促成調解。
我們在福田法院的判決里看到了這么幾項認定。
01「原告自己當庭承認,是否為被告***簽字按指模其不清楚」。
02「雖然在還款協議書,原告明確其中借款包括其代償款、銀行貸款轉借款項及應付的利息、微信出借款項及現金出款項,雖在調解過程中被告***予以確認,但調解過程中被告***確認的事實,不得作為訴訟中對其不利的證據,被告***未到庭提出抗辯,原告應舉證證明上述借款合法有效且實際交付給被告***。」「關於原告主張的現金出借款項,沒有證據證明,本院不予採信。」
03「關於原告主張的2021年8月31日銀行轉貸的30萬元借款, 原告已實際支付至被告***賬戶,但原告出借資金自認系銀行貸款轉借,應為無效,但被告***應向原告償還本金及相應的資金佔用費,資金佔用費按起訴時的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標准計算。」(即法院沒有支持雙方約定的LPR4倍利息,而是認為轉貸無效)。
04「關於被告***的責任。原告稱系被告***應原告要求提供了被告***的擔保,被告***並未當面出具或簽訂該擔保,是否為被告***真實意思表示存疑,且擔保中所涉還款協議是否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還款協議書並不能對應,亦未明確債權人、債務人或所擔保債務的具體情形,原告主張被告***為被告***的債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前面的3項,張先生看得也是心塞,對方玩失蹤,錯失了調解的好時機也很無奈;而對於第4項的擔保,我們結合最高院的(2022)最高法民再206號案例可以知道,擔保人未到庭抗辯,不能因此認定其同意提供擔保。
案件提示。
01文書要規范、流程要嚴謹。回到本案中,對於出借的現金部分,王先生沒有要求張及時予以書面確認金額;張父的擔保借條的內容寫得不明不白,王先生既沒有要求張父當場簽署,也沒要求進行視頻通話來確認,以至於在張沒能力還錢時,張父名下的多處房產是牽扯不到本案中的。
02雙方的借款時間周期挺長,對於王先生來講,看到張的還款能力出現問題、情況不妙時,就應及時止損、而不應輕信繼續出借。
03追款時在合法的范圍內,既要有耐心和決心、也要有勇氣。目前張只剩下了兩家公司,一家是持股100%(這家沒有執行價值,還要墊付幾萬的評估費用,不考慮);一家是張參股20%的公司、目前正常經營中。王先生可從此角度入手,和大股東去談一下,興許有點空間和希望。
⑦ 韓劇被告人大結局是什麼 韓劇被告人結局劇情介紹
《被告人》結局:
因為俊赫提供的相關證據,政宇順利拘捕民浩及次長,但民浩為了逃避法律的懲罰而裝瘋賣傻,加上法官也被民浩收買,審訊過程一再受阻礙,但當延希以證人身份出庭後情況大逆轉,政宇終於對民浩求處了死刑。
《被告人》劇情簡介:
因殺人嫌疑而身陷囚圄的朴正宇(池晟飾)是大韓民國最優秀的刑事科檢察官,一系列的突發事件使他淪為被關在監獄看守所里的人。而更為糟糕的是他在一系列事件發生之後記憶全部暫時喪失,這為他洗刷冤屈增添了不少的難度。他也進入人生最糟糕的兩難選擇,開始陷入檢察官的迫切殊死的斗爭中。
(7)被告人懟法官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池晟飾演朴正宇,38歲,檢察官。首爾中央地檢強力案件檢察官把檢察官當作天職,絕對做不了律師的人。不管是受到檢察機關拒絕搜查的威脅,還是受到巨額聘請都決不動搖的人,受到讓他脫下檢察官制度的威脅也絕不讓步的人。
2、嚴基俊飾演車善浩,39歲,車銘集團代表,車榮運會長的長子。他與沖動粗暴的父親不同,謙卑有禮的贊美之聲不絕於耳。對保安大叔、保潔大嬸也會先走過去打招呼,既灑脫又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