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的舉證責任倒置
A. 行政訴訟中實行證明責任倒置原則的原因是什麼
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倒置是指:原告所提出的特定事實主張(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合法),由被告就該事實主張承擔否定其成立的舉證責任,否則將承擔敗訴的法律後果。
行政訴訟證明責任倒置的原因,即被告(行政機關)承擔證明自己行為合法性的原因是:
被告承擔證明責任是依法行政原則的應有內涵。依法行政原則要求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不僅要實體合法,而且程序也應合法。被告有充分的舉證能力。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符合大陸法系「主張消極事實的人不負舉證責任」的原理。行政訴訟的訴訟標的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還有立法政策上的考量和行政導向方面的意義。行政訴訟要解決的問題是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從行政訴訟的立法目的即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出發,擺在立法者面前的惟一合理的選擇是設置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推定原則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所具有的行政導向方面的意義在於,有利於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促使其嚴格遵守「先取證,後裁決」的程序規則,以充分實現行政訴訟法的立法目的。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B. 行政訴訟中實行證明責任倒置的原因是什麼
行政訴訟中實行證明責任倒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被告舉證能力優於原告:
- 被告作為代表國家行使行政職權的國家機構,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占據主動地位,最清楚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根據與法律依據,並掌握和控制著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全部證據。
- 原告通常只掌握和控制著對自己有利情況的一些證據,尤其在特定情況下,原告幾乎沒有舉證能力。
遵循「先取證、後裁決」的執法原則:
-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前,應充分收集相關證據,並根據已查清的現有事實對照相關法律作出裁決。
- 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被訴至法院時,應當能夠有充分的事實材料證明其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這是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基礎。
平衡不平等法律地位的需要:
- 在行政訴訟中,原告和被告的法律地位本就不平等,被告通常具有更強的權力和資源。
- 實行證明責任倒置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這種不平等,確保訴訟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重點內容:行政訴訟中實行證明責任倒置的主要原因在於被告的舉證能力優勢、遵循「先取證、後裁決」的執法原則,以及平衡原告和被告之間不平等法律地位的需要。
C. 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
在行政訴訟中,若被告需證明其自身行為的合法性,將採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該原則意味著舉證責任根據通常規則本應由特定方承擔,但可通過明文規定的方式轉移至他方。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D. 行政訴訟中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是怎樣的
在行政訴訟中,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是被告必須對其作出的行政行為進行舉證。以下是關於這一情形的具體說明:
1. 舉證責任倒置的定義:舉證責任倒置意味著,按照一般規則本應由一方當事人承擔的舉證責任,根據法律的明確規定,可以轉移到另一方當事人身上。
2. 法律依據: 具體的法律依據來自《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該條文明確指出,被告對於其作出的行政行為具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該行為的證據以及相關規范性文件。
3. 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情況: 在行政訴訟中,當涉及被告作出的行政行為時,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適用。 被告需要承擔提供行政行為相關證據的責任,以證明其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 舉證不能的後果: 如果被告未能提供證據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將被視為沒有相應證據。 這可能導致被告在行政訴訟中承擔不利後果,如行政行為被撤銷或確認違法等。
5. 特殊情況: 如果被訴行政行為涉及到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此時第三人提供證據的情況將不在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范圍內。 這種情況下,第三人可能需要自行承擔舉證責任,以證明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行為的影響。
綜上所述,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旨在確保公正和公平的訴訟過程,保護各方在法律面前的權利得到平等對待。